仅剩676亿颗!中企主导新一波“冲击”,外媒:美芯没人要买了

崔诗红科普 2023-05-05 10:45:17

仅剩676亿颗!中企主导一波新的“冲击”,外媒:美芯没人要买了?

在芯片规则的加速启动下,全面的连锁反应已然降临,强行将中国市场“剥离”,也注定了身处于供应链中的企业无一幸免,“实体清单”中的中企在经营上的确遇到一定困境,但美企也没好到哪里去。

在华为的带动之下,国产芯片开始被中企接受,根据海关的数据统计,2022年中企累计砍单了970亿颗的芯片,而专注于芯片销售的美企,自然就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英伟达、英特尔、高通等等美企,在被限制高端芯片出口之后,已经面临着库存的危机,大幅的降价也难以倾销,理由也非常简单,在失去中企的订单之后,全球范围内根本找不到可替代的市场份额。

老美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让自身始终处在科技产业链的“上游”,掌控了大量的技术专利实现“躺赚”,但在全球供应体系被打破之后,损失最惨重的同样是美企,只能大幅裁员、削减资本开支,以保住企业的正常经营。

新的数据已经传出,据统计2023年前两个月,海外进口芯片份额再度遭遇砍单,同比下滑超过了26.5%,仅剩下676亿颗,外媒也直接指出:“美芯已经没有人购买了!”,这样的数据能够体现什么呢?

美芯卖不出去了?

在前不久韩企传出消息,芯片库存的比率同比增长超265.7%,这也打破了“尘封”26年的记录,显然也是受到了“芯片规则”的影响,老美试图将中国半导体“孤立”,在周边组建了所谓的“四方联盟”,而韩企就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中企消耗了韩企芯片50%以上的份额,在自由出货被限制之后,想要获取授权变得难上加难,老美启动“芯片规则”的本意,并非完全冲着中企而来的,打压国际半导体产业,实现美技术体系的再度“霸权”才是目的,无法摆脱含美技术的韩企,也逐步沦为了“棋子”。

但市场终究逃不开“物极必反”的规律,老美在过去能够通过“打压”实现技术的绝对领先,是因为当时全球科研是基于“美技术体系”打造的,但如今情况已经开始反转,而中国科研团队成为了这个“不确定”因素,明里暗里和老美在较劲。

从禁止高通出货、到中断台积电供货、再到恢复4G芯片供应,通过华为这一波的遭遇,就能够看出老美的“野心”,想要打乱全球已有的供应体系,试图让美企厂商重归顶峰,而邀请台积电、三星等等企业赴美建厂,就是为了“套取技术”好重塑本土制造业。

然而整个计划看似“滴水不漏”,实则已经是“千疮百孔”了,不仅遭到了全球半导体协会的谴责,就连“自己人”也开始反对,没有一家美企供应商愿意继续推进“芯片规则”,比尔盖茨更是直言:“美国无法阻止中国拥有强大芯片!”

由中企主导的新一轮“冲击”启动了,2023年前两个月的进口芯片份额同比下滑26.5%,仅剩下676亿颗,就足以说明问题,限制了高性能芯片的出货,反倒加速了国产芯片的利用。

中国半导体制定了2025年实现70%自给率的目标,此前这被当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鉴于近期进口芯片的不断砍单,这项计划逐步被全球所看好,全球供应链都期待着这样的“变数”出现,好对美半导体形成一定的牵制。

中国芯片给出了“态度”

芯片规则一开始,还只是限制美企供应商和华为的合作,但随后逐渐演变为含美技术体系和中企的较量,至今已经有600多家中企,被加入到了所谓的“实体清单”中,想要合作国际供应链就必须要获得授权。

ASML、高通、英特尔、台积电等等企业,相继表态了不可能离开中国市场,很多企业更是开始“硬刚”芯片规则,这也给拜登团队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而外媒直言“芯片卖不出去”自然是有依据的。

在芯片规则的影响下,全球科研合作氛围被破坏,已经很久没有颠覆性的技术诞生,这也直接导致数码产品的销量急剧下滑,执着于先进工艺研发的美企,出现了大量芯片库存,就算大幅降价也难以倾销。

而中国半导体也给出了态度,如果欧美国家愿意恢复合作,中企是很乐意接受的,毕竟唯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在合作中寻求突破,一直都是中企的强项,但如果他们依旧执迷不悟,国产芯片替代计划将全面提速,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

5 阅读:3069
评论列表
  • 2023-05-05 23:36

    韩国队比赛输了,韩国教练冲上拳台,拉扯瓦尔克的衣服,并不断辱骂,一边前来阻拦的人,又被教练助理纠缠,场面一片混乱,而在现场的保安队长和官员,更是趁乱脱下黄色制服,围殴起了瓦尔克。 事后韩国教练狡辩说,这一行为是出自“爱国本能”,越来越多的韩国观众涌上拳台,一时间丑态百出,全球观众都沸腾了,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 2023-05-05 11:45

    自作自受,自作孽不可活。

  • 2023-05-09 15:18

    希望外界紧逼中国,原子弹、核潜艇都是逼出来的!

崔诗红科普

简介:崔诗红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