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剩女是因为过于优秀才没有结婚吗?

浮游千里 2025-03-13 15:16:13

能够早早找到合适对象并且走入婚姻生活的女人,不是因为她们很优秀,而是因为她们对婚姻有相对正确的认知,并且她们也足够幸运。没有在自己的黄金年华遇到另一半的女人不是因为她们自己太过优秀,也不是因为她们比较倒霉,没有能够遇到足够优秀的男人,而是因为她们的认知偏离了现实。

这个社会上优秀的男性和优秀的女性在数量上并没有太大的悬殊。也就是说,只要女人足够优秀,一定有同样优秀的男人会渴望跟她们产生交集、擦出火花、产生结果。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是男性——世界首富是男性,甚至前十的富豪都是男性,中国首富是男性,世界各国的总统绝大部分都是男性。

社会精英当中,男性占据了大部分。所以也就不存在优秀的女人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她们并不是因为自己太优秀了而失去了择偶市场,而是认知产生了偏差。

女性的确会在大部分情况下向上择偶,寻求比自己更优秀的男人。但即使是这样,优秀男人的供求也一定是充足的。

所以就说明了一个道理,找不到合适对象的剩女不是过于优秀,恰恰相反,是因为她们不够优秀,同时还误以为自己很优秀,然后寻求更优秀的男人,结果就是一脚踩到了空处。

更麻烦的是,她们在踏空了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持续等待了下去,于是就剩下了。

有个例子很有意思,89年的女性,身高168厘米,长相也不错。从小就被家里严加管束,父母不允许她在读书期间谈恋爱,包括大学期间也不允许。

由于父母从小灌输的观念太过根深蒂固,所以她就真的不谈恋爱。并且由于父母从来没有教过她任何恋爱观和择偶相关知识,所以她几乎算得上是一个靠小说和电视剧获取恋爱信息的人。

大学毕业之后,她很快就在工作上取得了小成绩,然后她父母开始催促她结婚生子。

她这时候定下来的择偶标准是:身高180cm,长相阳光开朗帅气,不抽烟喝酒打牌,没有谈过恋爱,收入高于自己,学历高于自己,家境优于自己。

如果从这里面挑选一两条,我估计她孩子都上初中了。但是她硬生生把这个标准坚持到了35岁,并且现在还在坚持。

你要说她不优秀,那肯定是不合适的。你要说她是因为太过优秀而找不到和自己匹配的对象,那也是扯淡。

有明确具体的标准是好事,但不能盲目定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

二十几岁的时候的确市场供需都很充足,但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在二十几岁的时候进入婚姻,所以就导致三十几岁的未婚人士很少。拿着二十几岁的时候的标准放到三十几岁来找对象,结果肯定会让人落空。

三十几岁还没有结婚的男性,要么是对18岁小姑娘很专情的群体,要么是才勉强解决自己温饱的落魄汉,再要么就是gay,还有最后一部分独身主义者。当然,还有一部分离婚人士。离婚人士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身有问题而且没钱没能力的男人,还有一种叫做钻石王老五。

不能笼统把离婚男人都称之为垃圾选项,就像是不能把所有大龄未婚女性都归类到次等选项一样。有钱的大龄女性不叫大龄剩女,她们有个专门的名字——富婆,有钱离异男性也有一个专有名称——钻石王老五。

择偶就是分析市场供需关系的事情,如果市场上存有大量顶尖优秀的男人,那真的可以随便让女人定标准。

问题就在于,男人和女人在择偶的时候是有差异的,女人除了长相身材之外,最吸引男人的就是生育能力,这就注定了大部分女性在过了生育能力黄金期之后就难以再选择更年轻的男人。

但是女人并没有男人那么看重对方的生育能力,而且男人的生育期非常长,所以就导致了男人要么就被淘汰,要么就可以找更年轻的女人。

大龄剩女最可能的出路就是找那些经济能力弱的男人,当然这也是一个比较差的选项。如果自己能释怀,能跟自己和解,能在将来的几十年当中从容淡定地独自过下去,那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说坚持以前的标准,还是趁早打消念头,没有那么高的预期,就不会有太大的落差,心态就会平和一点。

0 阅读:4

浮游千里

简介:每个人都有活得明白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