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家红薯藤蔓茂盛,却结出不少细长的“老鼠根”。
邻居王婶的一句“心急吃不了热红薯”,点醒了我:种植红薯,时机很重要!
究竟红薯早种有哪些风险?
怎样才能获得高产?
红薯高产并非“先到先得”,反而可能掉进早种的五大陷阱。
早春地温低,红薯苗容易遭受寒害。
土壤就像冰窖,红薯苗要么停止生长,要么根系腐烂。
村里张大爷前年二月就种了红薯,结果一半苗子冻坏,只能重新补种,浪费了人力和肥料。
倒春寒对早种的红薯苗危害极大。
早春天气变化无常,一场寒潮就能让幼苗受损。
我表叔家三月中旬种的红薯,就因为倒春寒,苗尖冻得卷曲,最终产量锐减。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等到榆树开花再种植,红薯苗才能更好地抵御寒冷。
第三,早春雨水多,土壤湿冷,不利于红薯结薯。
在这样的环境下,红薯容易只长藤蔓,不结薯块,这种现象被称为“跑秧”。
李婶子家地势低洼,早种后又遇上连阴雨,挖出的红薯都泡酸了,连猪都不爱吃。
因此,种植红薯要记住“宁可等三天晴,不抢一日湿”。
第四,早种的红薯苗抗性较差,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在气温较低的时期,红薯苗生长缓慢,容易成为地老虎等害虫的食物。
我们村的技术员老周说,早种的红薯苗抵抗力弱,容易遭受虫害,即使喷洒农药也难以补救。
第五,早种的红薯虽然生长期更长,但在温度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藤叶疯长而薯块发育不良的情况。
我曾亲眼见过早种的红薯藤蔓爬满三垄地,但收获时,薯块却细小得可怜。
这是因为营养都供应给了藤蔓的生长。
农技站提醒,在红薯生长中期要及时剪藤,控制藤蔓生长,才能保证薯块的正常发育。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红薯种植的最佳时机呢?
要学会测量地温。
可以用传统的土方法,将鸡蛋埋入土中三天,如果鸡蛋没有变臭,就说明地温适宜种植。
此外,还可以观察自然节气和物候。
例如,当连续一周夜温超过12℃,杨树絮飘飞时,就可以开始种植红薯了。
选择合适的品种也很重要。
一些抗寒品种,例如徐薯32,比传统品种更耐低温,更适合早春种植。
当然,科学的田间管理同样重要。
在红薯生长中期,要进行控旺和剪藤,将养分集中供应给薯块的生长。
种植红薯就像养育孩子,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放任不管。
正如老农常说的:“红薯认节不认早,地气通了自然好。
”只有把握好种植时机,避开早种的误区,科学管理,才能最终获得丰收。
此外,土壤的肥力、水分、通气性等因素也会影响红薯的产量。
如何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调整种植方法?
如何在红薯生长过程中预防病虫害?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你还有哪些关于红薯种植的经验和疑问呢?
欢迎分享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