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媒体行业的朋友一定知道《纽约时报》的份量,说它是全球最权威的媒体之一都不为过。恰恰是这样的一家媒体最后以小米SSU7为正面例子,以苹果为反面写了一篇报道。

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为何中国电子科技公司能造出电动汽车,而苹果不能。而且在报道中特意拿小米汽车为例子,他们讲小米在短短三年的时间之内成功推出自己的首款汽车小米SU7,而且这款汽车一上市就获得了市场高度认可,甚至火到了全球。但是苹果却历经十年研发,最终放弃了汽车项目。简单讲就是为何苹果研发十年都没能造出电动汽车,人家小米三年就造出一款汽车。还给出了苹果为何造不出汽车的原因,以及小米能在三年内造出汽车的简单分析等等。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出“纽约时报”对于苹果造不出汽车的失望。

苹果造不出汽车是什么原因,不是谁都能分析出来的。现实中是小米确实用三年的时间造出了汽车,而且小米SU7大卖特卖,如果不是产能跟不上,现在小米SU7交付量至少应该在30万台左右。用雷军的话讲2024年九个月交付了13.5万辆,目前还有14-15万小米SU7在等待排产。小米SU7成功的背后其中就是切中消费者的需求,用真诚造一辆好车。大家也知道一开始小米汽车也是不被行业看好的,但伴随着小米SU7的热卖一切都成为了浮云,雷军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升产能、提升产能、提升产能……

现在的问题在于不仅小米SU7火了,而且小米SU7 Ultra也大火。有的订单已经排到6-7个月之后了。特别是小米SU7 Ultra用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的销量任务,要知道这可以是一款售价52万以上的豪车,这说明只要产品给力,豪车也是讲性价比的。
无非是中国产业链完善,好比特斯拉在中国设厂,一下子扭转在北美亏损局面,苹果若把工厂设在中国一样香。
菊花:我的贴牌车很差吗?
苹果有骨气想自研芯片和自动驾驶软件,摆脱高通税和中国产业链,目标定太高实现不了,某米是极力给高通爹销售芯片,手机芯片+汽车芯片,蹭国内产业链搞组装,当然轻松造车成功了!
电动汽车大头是电池,苹果不做电池,在这个行业里就没办法像手机一样随便拿捏别人
某粉:垃圾纽约时报,还不如国内自媒体[得瑟]
华伪舔狗:这纽约时报被充值了?
你们米国政府不疼,人民不爱,哪有有信心搞[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有强迫症的都知道不是造不出。
因为小米在中国可以随便挖人,用的是他山之石。
比起众多挤牙膏厂家,小米的配置参数的确很了不起,行情火爆也是情理之中
这是供应链和信心和自我定位的问题。
国货之光![点赞][点赞][点赞]
不懂车装逼的屌丝才会买吧,不坐人2吨多重车身100度的电池跑的不远,随便一个撞击不管对自己还是别人都容易致命,脆弱的铝合金悬架容易金属疲劳,自己封装隐患电池,危险的智障驾驶系统,买噱头不会告诉你大电流容易拉伤电池,10年换电池十多万吧,哈哈哈
《纽约时报》表示“纽约时报”是李鬼
苹果只会陪感欣慰,儿子终于长大了
这种反思会不会让有些人奔溃[捂脸哭]
美国去工业化的生产成本要上天了最大特点ios系统,还是金融化赚钱
那奖都能作假的企业上啥报都不稀奇
世界工厂不是浪得虚名的,当然好的工厂都是外资
珍爱生命远离杂粮厂
狗吃屎,说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