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这话一点儿没错,咱们国家这些年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又是加大投入,又是出台各种政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教育搞上去,让孩子们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本来是件大好事,可不知道为啥,很多学校在执行政策的时候,总喜欢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把好好的政策给念歪了经。
结果呢,老师们被各种表格、计划、总结搞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备课上课,苦了老师,也耽误了孩子。
我有个小学老师同学,前两天跟我打电话诉苦,说他现在看见学校就想吐,恨不得马上退休。
我赶紧问他咋了,他说他现在每天被各种表格、计划、总结搞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备课上课,感觉自己不像个老师,倒像个文员。
就拿备课来说吧,按理说,备课是老师上课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得认真研究教材,琢磨教学方法,才能把课上好。
可现在呢,很多学校根本不重视这些,反而把重点放在了教案上。
我那朋友就跟我吐槽过,他们学校要求老师必须手写教案,每周都要检查,还跟职称评审挂钩。
你说说,都什么年代了,电子教案用起来多方便,非得手写,这不是折腾人吗?
而且,教案这东西,关键在于实用,在于老师是不是真的用心去思考了,而不是写得漂漂亮亮就能说明问题的。
结果倒好,我朋友为了应付检查,每周都得花大量时间抄抄写写,真正用来研究教材、琢磨教学方法的时间反而少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除了备课,开会也是学校的一大“特色”。
三天两头开会,而且很多会议内容重复、空洞,老师们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我朋友就跟我吐槽过,有一次学校开会,主题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结果校长在台上讲了半天,全都是一些空话套话,一点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
最后,会议结束的时候,校长还语重心长地对老师们说:“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你说说,就这种会议,能提高什么教学质量?
还有更让人无语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计划总结、数据统计。
开学要写教学计划,期末要写教学总结,听课要写听课记录,培训要写培训心得,就连家访都要拍照写记录。
总之,学校恨不得把老师做的每一件事都记录下来,美其名曰“规范管理”,实际上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结果呢,老师们被这些繁琐的 搞得疲惫不堪,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培训机构当老师,有一次聊天,他就跟我说,他特别羡慕体制内的老师,说他们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
我当时就笑了,跟他说,你看到的只是表面,其实体制内的老师也有很多难处,尤其是现在,各种形式主义泛滥,老师们都快被压垮了。
说白了,学校教育,已经成了形式主义的“重灾区”。
这些形式主义,不仅加重了老师的负担,影响了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它严重损害了老师的职业幸福感,让老师们对这份职业失去了热情和期待。
长此以往,最终损害的还是咱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啊!
所以,咱们真的得好好反思一下了,形式主义这股歪风,在教育领域必须得刹住车了!
要我说,评价一个老师,就应该看他教的学生怎么样,而不是看他写了多少教案,开了多少会,写了多少总结。
只有让老师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而不是浪费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咱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好起来!
这样招数下来,难怪不怪。老师没精力沒时间好好上课教书,又为了不拖后腿只能多布置作业学生回家让爸妈辅导至晚上十一二点才休息。这就是所谓的家校教育合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