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被中国“抛弃”?美专家:俄想做世界中心,而不是东方一部分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5-04-08 01:14:49

俄罗斯作为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国,它的战略定位和国际关系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有美国专家提出一个观点:俄罗斯担心被中国“抛弃”,但它更想成为世界的中心,而不是仅仅做东方的一部分。

这话听起来挺有意思,但背后反映的是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复杂心态和现实处境。

俄罗斯想当主角,不甘当配角

俄罗斯的战略定位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来,它从来不是个甘于平庸的国家,总想在全球舞台上刷存在感。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11个时区,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不可能低调。西边挨着欧洲,东边靠着亚洲,北极圈和太平洋都在它家门口。

这种地缘优势让俄罗斯天然觉得自己是“世界玩家”,它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手握否决权,在国际事务中分量不轻。

加上上合组织、金砖国家这些平台的加持,俄罗斯一直想在全球格局里占个C位。

但这位置也带来麻烦。西边有北约东扩的压力,东边有中国崛起的影响,俄罗斯夹在中间,既要防着西方,又得平衡东方,日子并不好过。

美国专家说它不想只做“东方的一部分”,其实是点出了俄罗斯的心思——它不想被任何一方完全牵着走,更不愿当谁的小弟。

俄罗斯经济靠能源,天然气出口全球第一,石油出口全球第二,能源收入一度占它财政的40%以上。这让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很有底气,尤其是对欧洲,动不动就拿“断气”威胁一下。

但这也暴露了软肋:油价一跌,经济就哆嗦。2020年油价暴跌加上西方制裁,卢布崩得一塌糊涂,GDP缩水严重。

俄罗斯也知道不能老靠卖油卖气,普京这些年一直在推经济多元化,想搞高科技、制造业。

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是它最大的底牌,核武器库存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常规部队也不弱。叙利亚战场上,俄罗斯靠着精准空袭和地面支持,硬是保住了巴沙尔政权,打出了大国风范。北极地区它也在加紧布局,军舰、潜艇、冰上基地,忙得不亦乐乎。

军事强硬是俄罗斯的战略支柱,也是它不想“屈居东方”的资本。它觉得自己靠武力就能跟美国平起平坐,但这也让西方对它更忌惮,制裁、军备竞赛接连不断,日子过得紧巴巴。

俄罗斯的文化底蕴深厚,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这些名字全球都知道。它很重视文化输出,俄语学校、媒体、文化节搞得热火朝天,尤其在独联体国家和非洲,影响力不小。普京说过,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得用好。这也是俄罗斯想当“世界中心”的底气之一,不愿只在东方混个脸熟。

国际关系左右逢源还是左右为难?

俄罗斯的国际关系很复杂,跟谁都不完全是一条心,但又都得拉拢着。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跟西方的关系就没消停过。北约东扩、乌克兰危机、叙利亚问题,一件接一件,搞得双方剑拔弩张。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对俄制裁加码,能源、金融、技术全线受限。俄罗斯反击也不手软,禁运西方农产品、拉拢非西方国家,硬扛了下来。

美国专家说俄罗斯怕被中国“抛弃”,其实背后还有一层意思:它更怕被西方彻底孤立。

毕竟历史上,俄罗斯一直把自己看成欧洲文明的一部分,跟西方的博弈是“家族内斗”,输赢都得有点面子。

可现在这架势,西方不给它留余地,俄罗斯只能往东靠,但又不想完全倒向东方。

中俄关系是俄罗斯外交的重头戏,两国签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能源、军事、贸易合作热火朝天。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我国没跟西方一起制裁俄罗斯,反而加大了能源进口,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俄罗斯卖油卖气,我国买得欢实,表面上看是双赢。

但细看没那么简单,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越来越深,尤其是能源出口,70%的天然气管道都通向中国。

可我国能源选择多得很,中东、澳大利亚、美国都能供货,俄罗斯只是其中一个选项。美国专家点出这点:俄罗斯怕哪天我国不稀罕它的资源了,自己就成“备胎”。

再加上中国经济体量是俄罗斯的10倍,影响力甩它几条街,俄罗斯心里多少有点不平衡,想当“世界中心”的梦跟现实差距不小。

俄罗斯在中东混得风生水起,叙利亚内战,它帮巴沙尔稳住江山,顺便拿下军事基地;跟伊朗搞军火贸易,跟土耳其卖S-400防空导弹,左右逢源。2023年俄还主办了“俄罗斯-伊斯兰世界”论坛,拉拢中东国家。这是在西方制裁下,俄罗斯给自己找的新出路。

但中东这摊水太浑,俄罗斯投入不少,回报却有限。跟中国比,它在中东的影响力还是小弟级别,想靠这块跳板当“世界中心”,难度不小。

非洲是俄罗斯近年的新目标,它推“军火换资源”模式,给苏丹、埃及、马里这些国家卖武器,换石油、矿产。2023年俄非峰会,普京承诺免除非洲43国230亿美元债务,还送粮食援助,摆明了要刷好感。

可非洲这块蛋糕,我国早就占了大头。中企修路建桥,投资规模是俄罗斯的几十倍。俄罗斯想在这儿分杯羹,得加把劲,但它经济实力有限,能不能持久还是个问号。

俄罗斯担忧被中国“抛弃”?

俄罗斯经济命脉在能源,我国是它最大的买家。2023年,中俄能源贸易占俄罗斯出口的30%以上。可中国能源战略很灵活,进口来源多样化,俄罗斯的油气并非不可替代。

万一国际局势变了,中国转向中东或新能源,俄罗斯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这不是杞人忧天,油价波动和制裁已经让它吃够苦头。

中国GDP是俄罗斯的10倍,制造业、基建、科技全方位领先。俄罗斯卖原材料,中国卖成品,这种贸易结构让俄罗斯觉得自己像“资源附庸”。

俄罗斯最怕失去独立性,它跟我国合作紧密,但又不想被绑死在一棵树上。普京多次强调“多极世界”,意思很明白:俄罗斯要自己说了算,不想当谁的跟班,可俄罗斯的腾挪空间越来越小。

俄罗斯眼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很现实,选哪条路决定了它能不能圆“世界中心”的梦。

经济上,能源依赖是老大难,油价一跌就拉胯,制裁还断了高科技进口。地缘上,乌克兰冲突没完没了,北约虎视眈眈,安全上,恐怖主义、边境冲突时不时冒头。

俄罗斯日子紧,钱袋子更紧,想翻身得费老劲了。

全球多极化是大趋势,西方一家独大的日子过去了。俄罗斯抓住这机会,跟中国、印度、非洲国家抱团,能给自己加不少筹码。它在金砖、上合这些平台上活跃得很,就是想借东风起飞。

面对现状,俄罗斯得做点明智的选择。

跟西方死磕没啥好处,俄罗斯得找机会对话。哪怕不恢复老交情,至少别把路堵死。多边外交、国际组织都是突破口。

俄罗斯的未来不好说,但有几点得抓住。

转型是硬仗,高科技、工业得跟上,不然老靠能源,早晚被市场淘汰。多跟非西方国家混,多边合作搞起来,俄罗斯才能有点话语权。内乱、外敌都得防,军事力量不能松懈,但也别老想着靠打仗刷存在感。

俄罗斯想当“世界中心”,不是东方配角,这心思谁都懂。

可现实是,它得先把内功练好,别老想着靠硬实力撑场面。美国专家说得没错,它怕被我国“抛弃”,但更怕自己掉队。

路还长,俄罗斯得一步步走扎实了。

参考资料

《普京东方经济论坛讲话释放信号》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