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广州的德国教会医院内,一位孕妇正在艰难地分娩。此时,她已经难产了三天三夜,因为孩子的尺寸超过了正常标准,直到精疲力竭,孕妇都没能把自己的孩子生产下来。
由于当时并没有做剖腹产的条件,无可奈何的医生只好使用产钳帮助生产。然而,由于用力过猛,孩子的头部受到了很大损伤,刚刚降临人世便不幸离去了。
这位刚刚痛失爱子的孕妇就是邓颖超,她与周恩来的爱情结晶就这样夭折了。
在那个大革命的时代,伟大的革命家们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在1926年12月的时候,周恩来就被调往了上海工作,邓颖超的生产过程都是由她的母亲陪同的。
生产的艰难、孩子的夭折令邓颖超身心俱疲,她拖着虚弱的身体,久久无法从孩子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这令她根本无法安心休养。
就在此时,更坏的消息传来,蒋介石无耻地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措手不及的共产党人惨遭大量逮捕、屠杀。举国上下,一片白色恐怖,而在上海的周恩来也被迫转入了地下,邓颖超根本得不到他的一点消息。
全国吃紧,广州也危在旦夕。反动派随时都会来医院搜查,而邓颖超的身边只有她年迈的母亲一人。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一位时髦打扮的贵妇走进了邓颖超的病房。只见她戴着昂贵的宝石,抹着鲜艳的口红。邓颖超一开始以为她是走错病房了,但是定睛一看,这个人正是陈铁军。
陈铁军跟邓颖超都是党在广东省委妇女部工作的,她这次一改平时朴素的作风,就是为了掩人耳目。她此次过来就是专门来通知邓颖超,现在上海、广州的形势都不容乐观,党组织均以转入地下,必须尽快想办法离开广州。
与此同时,周恩来也从上海发来了电报,这使一直在担心自己丈夫的邓颖超终于有所放心。周恩来在电报中让邓颖超和母亲尽快来上海,到上海后通过发寻人启事的方式跟他联系。
形势紧急,要怎样才能躲开反动派的追捕呢?邓颖超只好将如今的处境告诉医院的医生。
虽然,医生没能帮助邓颖超的孩子成活,但是邓颖超从来就没有对医生和护士有任何怨言,反而安慰她们说:“我知道你们尽了最大努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医生、护士们因此对邓颖超非常地尊重和同情,她们立刻想出办法,让邓颖超打扮成护士,她的母亲打扮成护工,然后乘坐德国领事的船只去香港。
在等待船只起航的日子里,为了防止反动派突然来搜捕,医生决定把她们安排在后院的一间小屋子里,反锁着,一日三餐都由护士送进来。
果不其然,就在她们搬离病房不久,反动派的一个军官就带着几十名士兵就冲进了医院,逢人就问:“邓颖超在哪?”
医生回答他们说:“是有一位姓邓的产妇,但是孩子死了,人已经出院了。”
但是这个军官依然不依不饶,继续指挥着士兵四处搜查。这时,德国院长走了出来,厉声呵斥道:“这里是德国教会办的医院,决不允许中国军队搜查!”
这位反动派军官看到洋人立刻软了脚,吓得赶紧带着士兵溜走了。
几天之后,按照原定计划,邓颖超和母亲化妆成护士与护工,在巡逻军警的眼皮底下顺利登上了前往香港的船。那一天,海上的风浪很大,刚刚生产不久的邓颖超本来身体就很虚弱,船又颠簸得厉害,她甚至连黄水都吐了出来。
5月1日,邓颖超和母亲终于辗转香港来到了上海。刚一下岸,就能看出来整个上海的气氛异常紧张,到处都是巡逻队员,随时都有可能被抓。
她们找到一家旅馆入住,然后去上海最大的报纸《申报》刊登了寻人启事:“伍豪鉴:你久已不见你的妻子。现在,我带着她在上海找你。你见报后速到XX旅馆来。岳母振德。”
伍豪是周恩来平时用来联络的化名,反动派并不知道。当时周恩来住在一户工人的家里,在他们的小阁楼里仍然紧张地工作着。当他看到这则寻人启事之后,总算松了一口气。但是当他读到旅馆的名字时,他立刻又紧张了起来。
原来,正是在前一天,中央的几个干部就是在那家旅馆里被抓走的。周恩来的紧张是有道理的,此时的反动派特务正死死盯着这家旅馆呢。当得知旅馆里又入住了一对可疑的母女,特务立刻向上峰作了汇报。
周恩来迅速做出反应,派人前往旅馆把邓颖超母女接到了一家日本人开的福民医院养病。
不出所料,邓颖超她们前脚刚走,后脚反动派的人就到了,还好有惊无险啊!
邓颖超在福民医院住了两个星期,打探的人员就没有断过,只不过因为这是日本人的医院,反动派不敢搜查。直到两个星期以后,趁着特务稍有松懈的机会,周恩来找到一处隐蔽、安全的房子,邓颖超才与自己的丈夫相见。
邓颖超在几经凶险之后,终于与周恩来相遇,竟一时说不出话来,正如诗中所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段往事一直深深地被记在邓颖超的心里,当时隔多年她向后辈们讲起这段经历时,她动情地说道:“我们参加革命,是随时准备牺牲的,必要时,是不能考虑个人安危的。我们几十年的革命,牺牲了多少优秀的同志,是那些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他们英雄的壮举,用他们宝贵的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宁。他们的光辉形象在人民革命的历史中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参考资料:周秉德·《我的伯父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