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再惯着老美,进口直接下降70、80,特朗普一脸懵逼

浩博聊娱娱乐 2025-03-28 03:05:18

美国企业最近集体破防这事大伙都听说了吧?原本以为稳赚不赔的买卖突然黄了,现在西海岸港口堆着几十万吨卖不出去的棉花,墨西哥湾飘着二十多艘装满天然气的货轮,底特律车库里停着几万辆滞销的大排量皮卡。

这些可都是准备运往中国的"

硬通货",如今全成了烫手山芋。

事情得从四十天前说起,当时白宫刚宣布对中国商品加税,咱们反手就把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砍了个干净。

现在休斯顿能源公司的老板们急得直跳脚,原本每月雷打不动往中国运40万吨天然气,如今连个问价的电话都没有。

有艘从路易斯安那州出发的LNG运输船在海上漂了三十多天,硬是调头往欧洲开,结果那边报价比成本价还低15%。

德州棉农杰克的遭遇更魔幻,他家仓库里堆着够做两亿条牛仔裤的棉花。

中国买家去年这时候还催着发货,现在连邮件都不回了。

隔壁农场主老比尔更惨,刚贷款买了台最先进的约翰迪尔采棉机,现在只能停在院子里当摆设。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全美未售出棉花库存已突破历史纪录,价格跌到十年最低点。

汽车行业也没好到哪儿去,肯塔基州工厂的流水线这个月停了三次工。

那些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全尺寸SUV,现在连展示厅都摆不下。

上海海关的数据显示,美系进口车数量直接腰斩,宝马4S店的销售经理偷偷透露,现在来看车的客户开口就问"是不是德国原厂"。

咱们这边可没闲着,巴西棉商最近笑得合不拢嘴。

圣保罗的货轮现在每周固定往青岛港跑两趟,价格比老美便宜三成不说,到港时间还快五天。

山东纺织厂的王老板算过账,改用巴西棉后每条牛仔裤成本能省两块五,光这笔钱就够给全厂工人加顿排骨。

要说最绝的还是能源这手牌,中俄刚签的天然气大单直接把美国货挤出了市场。

西伯利亚的管道现在24小时满负荷运转,每年380亿立方米的供气量足够京津冀用大半年。

更狠的是咱们和澳大利亚签的十五年长约,珀斯的液化气码头现在灯火通明,装卸工三班倒都忙不过来。

汽车市场更是上演惊天逆转,深圳比亚迪展厅这个月人流量暴涨三倍。

他们新出的电动轿跑直接把特斯拉ModelS按在地上摩擦,百公里加速快0.3秒不说,价格还便宜二十万。

北京现代4S店的小张说,现在连看探险者的人都转头去试驾胜达了,美系车的品牌光环算是彻底砸了。

这事闹得华尔街那帮分析师直挠头,他们原本预测中国撑不过三十天就得服软。

现在高盛的报告改口说"全球供应链正在加速重组",摩根士丹利连夜调低美国制造业股票评级。

最逗的是有个美国网红做了期节目,标题就叫《如何把滞销棉花做成圣诞装饰》,播放量居然破了两百万。

不过要说最惨的还是普通老百姓,爱荷华州的超市里肋排价格涨了四成,加油站每加仑油价突破5美元。

中西部农民现在见面打招呼都变成"你家仓库还能堆多少",有个蒙大拿的牧场主索性把苜蓿田改种大麻——反正政府补贴还没到位,种啥不是种啊。

这场贸易博弈倒是给全球上了堂生动的经济课。

东南亚国家现在抢着和咱们签自贸协定,越南的电子厂、泰国的橡胶园、马来西亚的芯片封装车间,全都开足马力承接产业转移。

就连非洲兄弟都嗅到商机,埃塞俄比亚新建的棉花加工厂这个月就要投产,听说设备全是郑州重工提供的。

说到这儿想起个有意思的事,上海海关最近查获批假冒美国产棉花,结果检测发现居然是正宗的德州长绒棉。

这事在业内都传疯了,说是有贸易商想玩"出口转内销"的把戏,结果栽在自家商标上。

要我说这帮人也是人才,这操作简直比穿越小说还魔幻。

眼下最焦头烂额的恐怕是白宫经济顾问团队,他们原本设计的施压剧本彻底跑偏。

中国不仅没按套路出牌,反而借着这波调整优化了供应链。

现在美国企业主们分成两派,有的嚷嚷着要政府赶紧谈判,有的已经开始裁员关厂。

有个加州企业家在推特上吐槽:"我们像是在和自己影子打架,每次出拳都打空。

"

这事给各位看官提个醒:现在买进口车是不是得悠着点?要是过半年4S店都改卖国产车了,保养维修会不会成问题?还有那些囤着美国货的代购,听说有人开始打折清仓了,你们觉得现在是抄底的好时机吗?

1 阅读:616

浩博聊娱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