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五十,还有必要鼓起勇气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吗

温州故事大叔 2024-12-24 16:34:50

第一次听到舒适圈这个说法是在十几年前的一次同学聚会上,那天一位初中同学从京城回温州,几个在温的同学便相约一起小聚。这位初中同学是班上的学霸,考上京城的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就一直留在京城工作。

在聚会上,作为主宾的他,在同学们的频频举杯之下,喝得比较高,面对一群同学,他的话也多了起来。说的话题自然离不开他在京城打拼的故事。大学毕业后,为了在举目无亲的京城落脚,硬是赤手空拳打出一片天,实属不易。其中提到他之所以能在京城站稳脚跟,是在于他不断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圈。

那年,我们这群同学刚刚到了四十岁左右的年龄,要么躺在舒适圈里不想出来,要么想往舒适圈里钻。大家都觉得余生一眼就能看到头,既然混不成大富大贵,那就让自己混得轻松,努力去躺平。

这次聚会过后没多久,我就接到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让我以后人生道走上了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那天晚上,一家人在电影院里正优哉游哉地看电影。突然间,腰间的电话猛地一阵振动,我赶紧起身来到走道上接电话。

电话是老板打来的,老板告诉我,公司刚刚成立的一个部门缺人手,想让我过去帮忙。我知道,这个忙是一时半会帮不完的。如果过去的话,我基本上就要留在新部门了。电话里,我告诉老板正在与家人一起看电影,明天我去他办公室找他详谈。说完,我挂了电话就匆匆忙忙回到自己位置上继续看电影。

后半场电影,我根本无法入戏,一直在想着老板刚才在电话里说的话。老板对我有知遇之恩,平日里对我也不薄。只是我从来没想到要离开现在的岗位,觉得在现在的工作熟门熟路,不管是人还是事,对接起来都很是顺手,可以说是妥妥的舒适圈。如果能找一个说过得去的理由去拒绝他,估计他也不要强迫我去新部门。

我就这样胡思乱想,直到电影散场。回家路上,妻子说,刚才的电话对我一定非常重要。因为后半场的电影情节对我情绪丝毫没有影响,我如同雕塑一般,纹丝不动。

那几天是我最纠结的日子,到处打探新部门的消息,还咨询了几位前辈的意见。最后,还是决定离开了舒适圈,义无反顾地去了新部门。

刚成立的新部门,一片空白,所有的秩序都在重新构建,新部门里的江湖地位也完全根据个人的工作能力与付出来排位。工作虽然很忙碌,每天都有新问题冒出来,急需处理。但这充满新鲜感的工作,让我又回到年轻时那种满是激情的工作状态。

在那种工作状态下,又能及时解决冒出的新问题,这让我收获满满的成就感。那段时间,我就像如同打了鸡血将军,到处在寻找战机,一心想着将对方斩于马下。

一天,与我一起刚到新部门的同事聊起来最近这种疯狂的工作状态,他戏谑地说:真没想到,到了40多岁还能有机会更换一个完全不同的工作环境,这感觉,就如同换了老婆,每天充满激情。

虽说新部门的工作经历,让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推开了另一扇门,向我展示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但是给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那种充满激情的工作氛围,每天面对新任务而不服输的那种精神状态。

然而时间回到十年后的今天,我必须承认,随着体力和精力的下降,我的工作热情大不如前。

现在的工作按部就班,日子一天天在重复,没有丝毫波澜。对老板交给我的任务喜欢依样画葫芦,去年怎么干,今年还怎么干,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话也挂在了嘴边。工作状态与十年前不可同日耳语。可以说这十年间,我为自己打造了一个舒适圈,把自己牢牢的困在里面。

突然想到有位老哥曾经告诉我,人这辈子能干事情的时间就那么几年,机会来了就必须牢牢抓住。怪不得年迈的廉颇还说自己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的我,千里之志日渐低落,难道真的安心夜夜伏枥吃夜草吗?

我看,这舒适圈,还得要再破一次!

0 阅读:0

温州故事大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