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道鲁迅有一个儿子叫做周海婴,却不知道这是他跟同居学生许广平所生。
后人知道鲁迅的妻子叫朱安,却不知道两人自从结婚到离世,都没有夫妻之实。

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出身优渥,且因为包办婚姻一生无儿无女,去世的时候仍是处女,一生凄苦悲凉……
直到1947年,她在贫病交加下离世,在她离别之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她这屈辱、痛苦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朱安出生于1878年,父亲是商人,家境优越,但出生于旧社会,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她不但没有读过书,目不识丁,而且还被迫裹上了小脚。
在当时,只有三寸金莲才是贵族的象征,才能嫁到一个好人家。

长达6年流血又流泪的裹脚生涯,是朱安不幸的开端,她往后的人生,也成为了那个时代背景下,所有落后女性的缩影。
原本以为,裹得三寸金莲,就可以嫁到一个好人家,可惜朱安长相不够漂亮,长脸尖下巴、大鼻子高额头,既象发育不良,又像发育过于成熟。
以至于到了21岁还没有嫁出去,在这当时可是老姑娘了,父母急得团团转。

后来,有人将她介绍给鲁迅,鲁迅出生于1881年,比她小3岁,他家境贫寒,当时正在南京读书,苦于没有钱,鲁迅母亲鲁瑞迟迟没有来朱家提亲。
本来鲁迅深受新思想的影响,特别讨厌包办婚姻,奈何他是一个大孝子,所以还是勉强同意了这桩婚事。
可他后来拿到奖学金赴日留学,他跟朱安的婚事就这样被搁置了
转眼间鲁迅在日本读了好几年书,朱安已经快要30岁了,还没有跟鲁迅见上一面,为此朱家和鲁家也是着急不已。

鲁瑞更是催促儿子:你好歹要给人家姑娘一个交代啊。
为了让儿子回国完婚,鲁瑞最后装病,才将儿子骗回来。
订婚多年,终于要把女儿给嫁出去了,朱家对于这段婚事很重视,花大价钱打造了一张精致的雕花婚床,另附带许多昂贵的嫁妆,风风光光将女儿给嫁出去。

可当鲁迅得知母亲是装病骗他回来的时候,心情跌落谷底,尤其是当他走进婚房,看着妻子那一言难尽的脸和畸形的小脚,更是悲从中来。
当天晚上,他没有跟朱安圆房,而是在椅子上坐了一夜。
朱安意识到鲁迅的冷漠,不由得泪如雨下,可她受到封建思想的荼毒,认为不管嫁得好不好,都得顺从,也就没有将自己的处境告诉娘家和婆婆。
后来两天,鲁迅也没有跟她圆房,甚至在第三天直接回日本读书了。

朱安虽然没有得到鲁迅的疼爱,却是一个善良温顺的姑娘,她逆来顺受,从不说鲁迅半点不是,而是尽心尽力照顾婆婆,深得鲁瑞的喜爱。
直到1909年鲁迅回国在杭州教书,他也没有跟朱安同房,他对待朱安是没有任何感情的。
鲁迅回国后,为了躲避朱安,是能不回家就不回家,即便是回家了,也跟朱安分房睡。
朱安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这让她娘家人在当地抬不起头来,很多人都认为是她的问题。
为了能有一个孩子,她卑微地求过鲁迅:先生,你能不能跟我睡一晚,我想生个孩子。
面对这个凄惨的女人,鲁迅还是不为所动,残忍地关上了房门,在书房度过一晚。
被拒绝后的朱安虽然很难过,但受到旧思想的荼毒,她始终认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论丈夫好不好,都要照顾好婆婆。
于是她在周家任劳任怨,就好比是一个保姆般,将鲁瑞照顾得妥妥当当。

后来,鲁迅的身边总是出现一个女性的身影,她叫许广平,是他的学生,比他小17岁。朱安意识到他们两人关系不简单,果然后来鲁迅跟许广平在外同居,并生下一个儿子周海婴。

原本这对于朱安来说是极其屈辱的事情,可周家有后了,反倒令她开心不已。她没有怨恨丈夫和许广平,反而将周海婴当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当鲁迅去世之后,许广平落难,她还拿出过所有的积蓄给周海婴买新衣服和鞋子。
在鲁迅去世之后,朱安也没有离开周家,而是照顾婆婆到最后一刻。
可惜婆婆去世之后,她的生活陷入艰难之地,每天喝稀饭度日,生病了也吃不起药。

直到1947年6月29日,她在北平病逝,享年69岁,这悲惨的一生终于落幕。
她在去世之前,还将鲁迅所有的遗产和版税交给周海婴,并告诉许广平,自己不怨她也不怨先生。

朱安悲惨的一生,道不尽的唏嘘,从21岁那年跟鲁迅订婚到69岁离世,她默默付出没有得到过一丝怜惜,就连去世的时候身边都没有一个亲人,而她本人一生未育无儿无女,去世的时候还是处女,实在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