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时,一名参加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写信给毛主席:请求降衔

历史迷小贺 2024-12-26 18:03:07

前言:

1955年2月8日,解放军历史上首次实行军衔制,从元帅到列兵,百万大军授衔。这是解放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次授衔中,有一位曾经参加飞夺泸定桥22勇士之一的老红军,被授予大校军衔(原被授予开国少将)。但他却认为自己贡献不大,多次向上级请辞,要求降衔。这位老将军,就是后来自称为长征路上的普通兵战士——刘金山。

说起刘金山,大家对他可能不太熟悉,要说起长征路上的一次艰险战斗“飞夺泸定桥”,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是记忆犹新。曾出现在我们初高中历史课本上的泸定桥,以及与这个地点息息相关的那场战斗,都离不开无数英雄战士的誓死拼搏,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刘金山就是其中的一位。

飞夺泸定桥上的22位开路勇士之一

刘金山,1908年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1930年参加红军,在红四方面军第四军10师28团任班长。

1935年5月24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一部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迅速渡过大渡河,挫败国民党军前后夹击红军的企图,决定红一军团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附近继续渡河,向泸定城方向前进,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

29日16时,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迅速歼灭守桥之敌,占领泸定城。

川军一部被歼,其余向天全溃逃。与此同时,红一师和干部团击溃川军的阻击,胜利到达泸定城,策应了红四团的夺桥战斗。接着,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当时,刘金山身为红四军的班长,负责为二连连长廖大珠率领的突击队打掩护。刘金山回忆说:“我们的任务是掩护突击队强攻泸定桥。我和战友们占领泸定桥桥头阵地后,架好机枪向对岸敌人猛烈射击,掩护突击队过桥。那天,泸定桥河水奔腾,波浪滔天,敌人的枪弹在桥头上空呼啸,敌人的炮火在两岸的山头上轰鸣,但是,我们一点不怕,打得很英勇。

在那种危急的关头,突击队冒着敌人的炮火,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夺取了桥头阵地,消灭了桥头守敌,我们迅速占领了泸定城,为大部队过河创造了条件。”

在这次战斗中,红四团第二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英勇顽强地夺下了泸定桥,谱写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不朽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专门为“飞夺泸定桥”题词:“大渡桥横铁索寒。”后来,中央军委又授予杨成武“强渡大渡河英雄”荣誉称号,授予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大渡河连”荣誉称号,授予红四团第二连“飞夺泸定桥连”荣誉称号。但是,因为当时战争环境残酷,资料难以保存,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当年22名勇士的姓名并没有全部留下来,而刘金山是留下姓名的勇士之一。

而刘金山这个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之前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一个乡间农民起的小名叫刘伢子,这个名字是当时的他参军后继承了已故牺牲的团长杨金山的意志,在去世之前将“金山”象征着革命前途光明蕴意的名字传给了他,此后刘伢子便改名为刘金山,他也带着团长的那份荣誉奋斗下去。

在刘金山平稳度过了长征的困难后,终于在1936年与大部队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在之后国共两党展开抗日合作,刘金山应征参加了鲁南铁道大队和红四团的抗日斗争。然而,战争是相当残酷的,在一次与日本侵略者对抗的过程中,他不幸受伤。

白求恩医生拉回的亡魂

那是在1938年春,国民党上将李宗仁在山东地区的台儿庄负责阻击日本的进攻,刘金山身为铁道大队的组长兼大队长在敌后配合国军的游击工作。在一次战斗中,刘金山因为部队没有了弹药在危急时刻便带领着战士们配上刺刀,向前冲锋,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在拼刺刀方面是很厉害,我党的许多战士不少都倒在了敌人的刺刀下,刘金山也不例外,在这次的刺刀血战中,刘金山刀疤上的刀片掉落了,但他依旧不服输,在没有武器的情况下,撅起旁边树干上的大树枝,朝着敌人挥去,两个鬼子被树枝打死,刘金山也受了十分严重的伤,拖着腹部的鲜血在战斗。

刘金山的腹部内肠子被打断,急需手术,战士们便把他送到了当时的山东红十字会医院,为刘金山手术的医生正是加拿大籍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先生。在一间破旧的小屋内,屋内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借助着外面的太阳照射,白求恩紧张的进行着手术,终于将他从死神的手中拉了回来。

在康复后,刘金山谢绝了在后方疗养的特殊照顾,继续北上参加到抗日的战火之中,并打响了著名的黄土岭战役。

再后来记者采访刘金山将军的女儿刘苏芳时,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从来没有和子女们提及过打仗的事情,只是教导他们要勤俭朴素,不忘今日的幸福生活。直到自己在前些年参观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看到白求恩大夫救治伤员的介绍栏写着:‘白求恩大夫抢救刘金山’后,才知道原来父亲过去在军中是一个‘战神’,绰号‘刘大胆’。

然而,刘金山所留下的事迹可不止这些,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以往在革命战线上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将军进行评价时,罕见的对罗瑞卿上将说到:“我们的军队将士中有一个‘韩大胆’(即韩先楚)和一个‘刘大胆’,这个刘金山打仗很有一套,我愿称他为‘三快战神’。”

“三快战神”,巧夺胜利的法宝

刘金山之所以会获得毛主席这个评价,主要是由于其在历次的作战中行动迅速,不留痕迹,为我军的前线阵地的转移争取了足够多的时间。1935年9月开始的腊子口战斗中刘金山担任了攀岩‘敢死队’的队长,配合红一方面军绕道敌军的后方攀登巨大的焦岩,想着给予敌人大规模的打击。

然而,正当刘金山带领着红军战士攀岩时,他们的行动被国民党反动派所发现,刘金山的手指被敌人打伤,筋骨被打断,携带的配枪也不幸掉落悬崖下。刘金山此时却不顾伤口奋力攀登崖顶,采取前后夹击的战术于1935年9月17日攻克了腊子口,打通了红军通往北进的道路。

经过一场场战斗的洗礼,刘金山也成功蜕变成了一名出色的指战员。尤其是他的耳朵,只要前方一有风吹草动,就能判断对方兵马有多少,辎重步枪火器有几顶,然后根据这些判断出来的信息适时做好行动部署,给予敌人以漂亮的打击。

为此,军中的战士在与刘金山指挥员打仗时总是能有条不紊的根据部署进行作战,而且一战定乾坤。逐渐的刘金山的作战威名便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中,毛主席在得知刘金山的打仗策略后,评价道:“红军队伍中人才辈出,红四军里面就出来个刘金山嘛!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之多的胜利,无非靠的就是三点:兵力部署快,下命令快,出战快。”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战场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授衔仪式上却甘愿自降军衔,授予大校级待遇,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愿降衔的开国将领,愿当好党的普通兵

新中国成立后,刘金山陆续担任了山东湖西军分区以及菏泽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按照条例规定,对正军职和相当军职的军官,授予少将、中将、上将军衔。

按照评定军衔的标准,刘金山完全符合授予少将军衔的条件。但得知自己被授予少将军衔时,刘金山却有些不安。于是,刘金山提笔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请求降衔。他在信中写道:“毛主席,“我是泸定桥战斗22勇士之一刘金山,我的贡献和廖大珠连长相比实在是太小了,给他授衔都不高,何况我呢?毛主席给予我的军衔,太高了!”接着刘金山在下文继续写到:

在以往的战斗中,我只是一名普通士兵,为突击队打掩护,功劳簿上没有我的名字,但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在授衔工作中,同志们给我定了少将衔,我想我是班长出身,从士兵到将军,已跨越了几个台阶,已够高了,因此请求降衔,降为大校或上校。

不久,总政治部派人到刘金山家中,告诉他:“毛主席和总政治部领导看了你的信,都很感动,认为你的思想境界很高。后来根据中央军委以及毛主席做出的指示,将你的军衔改为开国大校”。再后来,刘金山为了表示感谢,专门跑到罗瑞卿总长那里,以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认可。

罗瑞卿听后,笑着对他说:“老刘啊,你的这份心意我会替你向毛主席转达的,你当年可是‘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啊,为革命立了大功,大校衔不高,你就安心戴着吧!”就这样,刘金山成了新中国开国大校之一。晚年的刘金山身体很好,多次给当地的学生普及爱国教育,讲述红军在长征时期的故事,尤其是飞夺泸定桥的战役,因为他是亲历者,所以每次都讲得绘声绘色。

1999年,刘金山将军因病逝世,享年84岁。在逝世前,他特意嘱托家人:“我死后,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我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就行。”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

参考文献:

——《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刘金山》

——《江西刘金山,白求恩奋力抢救的“战神”》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