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去世后,身为皇长子的豪格,为何败给叔父多尔衮

梦沉古道 2021-02-24 22:55:38

清朝前期的皇位继承人选择,并不是严格执行父子相传,也不是兄终弟及,而是类似于家族选举制。这种皇位确定方式不仅在清(后金)存在,在契丹(辽)、金还有蒙古(元)都存在。这种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整个家族不出现分裂。如果能够理解,推举制的皇位继承方式,就不难理解豪格,不得不接受皇位争夺战中败给弟弟福临,同时,不得不同意多尔衮成为摄政王。

清朝兴起于努尔哈赤,真正具备问鼎中原实力的是在皇太极时期。努尔哈赤靠十三副铠甲起兵,并统一了女真各部,但当时的后金的势力范围局限在辽东一带,勉强可以击败明军。而皇太极时期,蒙古各部归附,实力增强,由偏居一方的豪强,开始正式称帝(努尔哈赤是称汗),并为清军入关扫清了障碍。可以说,皇太极时期真正奠基了抵御。但是皇太极却在52岁突然病逝,主要原因是皇太极身体肥胖,有三高,再加上皇太极本人晚年在情绪控制方面是有很大一方面问题的,因为心爱的宸妃辞世,大悲导致身体变差。即使这样以皇太极对清朝局势的掌握,他还是可以确定继承人的,但是很奇怪,他们确认,而他的父亲努尔哈赤去世前也没有确立继承人,汗位继承由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制,皇太极就是被推举为新大汗的。那么,基本就可以断定,清初的皇位继承方式就是推举。

按照正常来讲,努尔哈赤的子孙都有资格被确立为皇太极的继承人,天下是整个家族的。但一部分人已经被排除继承行列了。

首先被排除的是济尔哈朗,他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第六子,努尔哈赤的养子,本身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但此人对清朝皇位继承人的确定很关键,他是努尔哈赤时期八大和硕贝勒之一,是皇太极时代四大亲王之一,能力和地位可见一斑。当时他是镶蓝旗旗主,他和皇太极非常好,他目标的皇位继承人是皇太极的儿子,这也符合他对皇太极的忠心。在豪格和多尔衮没有开撕之前,他肯定是倾向豪格的。但此人避免被多尔衮三兄弟清算,还是不敢支持豪格。豪格和多尔衮剑拔弩张的时候,在抛出皇太极幼子福临这个折中方案后,他支持福临继位,顺利实现清朝权力过渡,成为两位摄政王之一(另一位自然是多尔衮了)。

第二位被排除的是代善。代善是努尔哈赤嫡次子,地位是非常尊贵的。本来是有希望接努尔哈赤班的,非常可惜因为与大妃阿巴亥的暧昧关系,被排除在努尔哈赤继承人行列。但此人作为努尔哈赤在世最年长的儿子,还是有很高的威望的。皇太极是他推举的,皇太极死后,他又是整个家族的大家长,也有人提议他即位,但被他拒绝了,主要是年龄太大,不想参与皇权争夺。他在豪格和多尔衮之间是保持中立的,他作为家族的最年长者,目的一个就是不能出现分裂,一旦分裂,努尔哈赤打下的基业就会白费。代善和儿子硕托掌握着两红旗,对于未来皇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了这两位以外,其他人几乎形成了两派,一派支持豪格,其中在皇太极生前亲自统领的两黄旗还有豪格统领的正蓝旗。一派支持多尔衮,由多尔衮三兄弟统领的两白旗。在力量对比上,豪格占据优势,济尔哈朗作为皇太极的死忠也是站在豪格这一边的。但是豪格忽略了一个问题,两黄旗虽然支持豪格,但并不是绝对的,索尼、鳌拜等人是忠于皇太极的,支持豪格是因为他是皇太极的儿子,一旦选择皇太极其他的儿子,他们也是支持的。而且正蓝、正黄、正红三旗也有部分宗室是支持多尔衮的,这就造成了,豪格的优势没有那么明显。再加上多尔衮的聪明狡诈,豪格最终失败也是情理之中了。

多尔衮在争夺皇位希望不大的情况下,选择了折中方案,那就是选择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的福临继位。福临作为皇太极之子会得到两黄旗的支持,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也支持,代善父子的两白旗中立,多尔衮三兄弟的两红旗也同意这个方案,豪格就不得不同意。表面上看,豪格和多尔衮谁也没胜,实际上多尔衮胜了,因为多尔衮获得了摄政王的位子。

多尔衮的政治能力在这时候体现了,福临继位,他并没有把自己推到最前面,他怕豪格反对。他让济尔哈朗成为第一摄政王,这样豪格是服气的。自己作第二摄政王,豪格是没有办法。而豪格犯的第二个错误是他以为济尔哈朗能够制衡多尔衮。很可惜的是,多尔衮找个借口罢免了济尔哈朗辅政大臣的位置,同时,找机会构陷了豪格,独揽大权。

多尔衮的结局也不是特别好,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最终39岁去世。他被追尊为清成宗,后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当然这对于多尔衮是不公平的,清朝能够入关并建立大一统王朝,多尔衮是有大功劳的。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