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是也是世界战争历史上非常奇葩的战争,在“老大帝国”清国的土地上,日俄发生战争,当事国却保持中立,明显的软弱无能。这场战争最终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这里面除了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实力增加有关,还有当时清廷的态度。
作为当事国,面对列强在自己的土地上为所欲为,肯定是心有不甘的,但是清廷没有办法,打也打不过,只能做到表明中立,暗地里支持其中的一方。清廷考虑再三,选择支持日本。之所以支持日本,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实力上更看好日本,沙俄虽然国土面积大,综合实力强于日本,但沙俄的中心在欧洲,并不在远东。日俄战争爆发后,沙俄需要从欧洲调集军事力量,路途遥远,肯定没有临近东北的日本准备更充分,局部区域的实力日本占优。清廷在这个时候大胆赌日本能赢的,而且日本背后是有英国人支持的,沙俄加紧入侵中国东北引起英国人的恐慌。当时英国的地位是世界老大,自然不希望沙俄做大,在东北问题上,英国和日本立场一致,就是要遏制沙俄做大,有英国帮助日本,清廷更有把握赌日本赢。
二是此时的东北地区已经被沙俄出兵占领了,帮助日本属于借兵夺土。沙俄和日本都是豺狼,都想蚕食中国的土地。两害取其轻,日本虽然来势汹汹,但日本的根基尚浅,对清廷的伤害要比沙俄小。况且东北已经在沙俄手里,在凭借自己夺不回来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日本来夺。这样的局面,相对于一种借兵,当然日俄冲突,是列强为了利益必须要打的一场战争,只不过清廷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站队。
三是日本本质上是岛国,在当时对于传统大陆国家的威胁不是特别大。虽然甲午战败让中国重新认识了日本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但对于岛国的危害,并没有认识特别清,甚至当时维新派的很多人对日本还抱有幻想。况且中日文化比较相近,在清廷内部更容易接受。而一旦东北等地被沙俄完全控制,将会实施其所谓的黄俄罗斯计划,清廷的京师都很危险,离亡国就不远了。
从上面的三个原因可以知道,各方都惧怕沙俄侵吞中国东北,因此实际上形成了没有言明的同盟。但是即使这样,日俄战争,日本也是在筋疲力尽的情况下,才迫使沙俄认输。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沙俄取胜会有什么结果。当然历史不是可以假设的,只能说一点个人的想法。
沙俄:如果获胜,沙俄将实现在远东获得更大权益的目的,尤其在渴望的不冻港方面,会获得很多的优质港口。这会刺激当时世界上的头牌帝国英国,英国就好加紧围堵沙俄,此时距离一战开战不到十年,英俄同盟很难形成,德俄的关系有可能走的更近,如果德国能够从中调停奥匈帝国和沙俄的冲突,三者可能会结盟。这样再加上摇摆国意大利,四国同盟实力,足以威胁英法和日美结成的同盟,双方将进行一次非常惨烈的厮杀,结局大范围还是英国一方胜,因为当时英、法、美属于强国,德国属于强国,沙俄、奥匈只能算二流强国,意大利属于典型的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当然,一战的胜利依然和沙俄无缘,沙俄内部的危机会促使沙俄最早崩溃。
清廷:本来清廷就已经摇摇欲坠了,走进历史是早晚的事。因为沙俄获胜,东北守不住,清廷不仅失去了祖业,也失去了京师的北部屏障。国内的失望程度会更大,清廷被推翻的概率大大增加,很有可能撑不到1911年。日俄战争,日本获胜,实际上是在帮清廷续命。
日本:作为战争的另一方,因为战败,短期内很有可能要退出东亚大陆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回到列岛。但复仇心切的日本会进一步和英国结盟,成为英国在亚洲的盟友,制衡沙俄,并且在取得胜利后,变本加厉的在亚洲大陆抢占土地,急剧膨胀,最终灭亡。
综上,日俄战争本质上是英俄冲突在亚洲的延伸,在黑海问题上,英法已经联合给沙俄上了一个,在自己腾不出手脚的情况下,选择支持日本来对付沙俄,遏制了沙俄的进一步扩张。如果取胜的是沙俄,各主要当事国的结局不会有太大改变。但受伤最大却是无辜的中国平民,战争没有胜利者,遭殃的是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