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武松和潘金莲才是最安全的结局。虽然这个想法有点大胆,甚至前卫,但却可能是最皆大欢喜的结局。
对于潘金莲来说,她曾经引诱过武松,说明她是喜欢武松的。如果她真能和武松结合,能够和身材魁梧的打虎英雄在一起,完全可以配得上她的美貌。那么,她也就不会和西门庆发生的故事,然后一步步走向堕落。现在有人把潘金莲作为追求幸福的女性,这一点并不准确,她是命苦之人,生的好相貌却是个丫头命,被大户人家强嫁给了武大郎这个“三寸丁谷树皮”,委屈是自然的,也算是个可怜人。但她没有谨守妇道,谋害亲夫,这种幸福是建立在别人性命的基础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人生。而不得不讲,在内心深处,她对武松的报复心理,加重了她走向罪恶的深渊。
而对于武大郎来讲也是好的。潘金莲在和西门庆勾搭之前,并没有闲着。武大郎之所以从清河县搬到阳谷县,是因为不堪被人骚扰。这个骚扰是潘金莲偷汉子带来的,而武大郎没有选择休掉潘金莲,就是为了有个老婆过日子。对于潘金莲在外面偷人也是一种默认态度。可以说,潘金莲自始至终都不是省油的灯,没有遇到西门庆,也会遇到东门庆、南门庆。武大郎本身懦弱,形象也不好,对于潘金莲的背叛也是默认的。
武大郎的现实条件注定,对于潘金莲,只要还是他的媳妇,有一个完整的家就可以。至于背后的故事,他也心知肚明,自己管不了。好比一笔家产,自己保不住,是让外人获得好,还是给自己家人呢?显然内部资源整合更好。武大郎作为一个人,虽然形象不好,并不一定缺心眼,肯定会不舒服,但是反对能力有限,默默地忍受。
从《水浒传》的情节也可以看出来,武松差一点被潘金莲俘虏了,如果不是施老先生不想偏离主题,违背人伦,潘武之间完全就有可能走到一起。在力图拿下武松的过程中,潘金莲真的很用心,先是以嫂子的名义不断地关心,然后找机会挑逗武松。面对身边的美妇,武松很难讲不动心。但最终理智和亲情战胜了欲望,武松选择了拒绝。
假如武松不拒绝,那么很有可能两个人走到一起,然后过着表面是叔嫂,背后是夫妻的生活。反对这样的,说他们是苟且,不乱之恋。喜欢的人说两个人般配,就是爱情。话说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杨过与小龙女属于师生之恋,也是不被允许的。后来也成为了杨龙之恋。这种关系合适不合适,关键看舆论。或许两个人最初是遮掩,后来在武大郎的默认下,可能就公开了。也许再有后来,就平平淡淡、幸福过一生了。潘金莲也不会有后面的故事,找到打虎英雄,他应该就心满意足了。好色的西门庆也没有机会遇到潘金莲,一方面是他不敢对官面上的武松,毕竟衙门里的人,天下女人有得是,不招惹为好。另一方面,找到理想的人,西门庆的撩妹计划很有可能被潘金莲反对,撩不上,西门庆就会罢手。
而打破这种平静的恰是武松的拒绝,武松的拒绝,有人伦原因,还有一点,本身因为以往的事,亏欠哥哥,再做出这样的事,内心有愧。而武松在出远门之前,告诉武大郎早出晚归,紧闭家门。然后他说出来一个词语彻彻底底地激怒了潘金莲,那就是篱牢犬不入。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只有篱笆足够结实,狗就进不了。这是暗示潘金莲,你要守住本分。这就是武大郎的催命符,把潘金莲引向了杀夫的边缘。
在这之后,出现了潘金莲失手用竹竿打到路过的西门庆,西门庆被迷得神魂颠倒的情况。这里面也是有问题的,这个竹竿明显就是一个低空坠物,正常情况下,她要躲起来,因为打到别人了,最次是挨骂。万一不幸伤到人,就会被人讹钱。并且打到人的概率也很低,除非是提前预谋好的。还有更匪夷所思的是,在西门庆向王婆打听潘金莲的时候,王婆提出了著名的“潘驴邓小闲”理论,概括一下就是想搞定潘金莲,需要是个高富帅。王婆的这一套实际上在变相抬高潘金莲,一个市井人家的妇人,模样虽说标致,但出身并不高,只不过是大户人家的丫环,也不通琴棋书画。层次上来讲,顶多配得上一个富商。
可以说,王婆在包装潘金莲,增加难度,然后让西门庆多给银子。而王婆和潘金莲是否串通好了,也不好说,有外心的潘金莲肯定会找个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她的最低目标,猜测就应该是超过武松,这是报复心理的体现。经常来王婆这喝茶的西门庆估计早被潘金莲瞄上了,西门庆的模样也还不错,关键是比武松更有身份、更有钱。一副好模样,让潘金莲极富虚荣心,在武大郎白天不常在家的情况下,与王婆勾勾搭搭是具备条件的。一个本就不守妇道的少妇与本就属于下九流的婆子合伙算计好色的富商,也不是什么问题。
不管如何,在王婆一步步的设计下,潘金莲和西门庆都如愿了,而武大郎是否知晓并不清楚,武松出门时间也比较长。如果武大郎不去捉奸,很有可能这个奸情会在武松回来后败露,或者西门庆玩腻了,就尽早换人脱身了。但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懦弱的武大郎不得不去捉奸,西门庆不得不摊上风流债。
卖脆梨的郓哥,因为看见老主顾西门庆去了王婆家,就要去卖梨。而因为屋里的勾当,王婆是万万不会让郓哥知道进屋的。郓哥对王婆心生怨恨,觉察到了里面的故事。他就开始鼓动武大郎去捉奸。对于这件事,武大郎有没有可能知道呢?或许他是知道,但是他管不了,一方面,为了生计,他不可能天天守在潘金莲身边看着。另一方面,潘金莲的气场完全压制住他了,他根本就不敢管。为了家不散,就选择忍气吞声了。
郓哥为了自己的私利,把武大郎送上了绝路。不捉奸吧,男人面子过不去,捉奸吧,自己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果然,捉奸的武大郎被一脚踹成了重伤。武大郎自觉窝囊,就想吓唬潘金莲,让她和西门庆断了,就不告诉武松。这实际也是一句给自己催命的话,西门庆虽然嘴上硬气,但能说他不惧怕身手了得,又有衙门背景的武松吗?最关键的是他就是想在外面寻开心,没有必要惹上事。
于是,西、潘、王三人合伙对已经重伤的武大郎灭口。武松回来,也发现了问题,还有武大郎的托梦,他结果这几个人,替哥哥报仇。
潘金莲的罪恶在于,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生命的基础上。欲望带来罪恶,最终也死于罪恶。也许她觉得武大配不上他,只有武松这样的男人才对得起自己的模样。罪恶之源是不知足,很多时候,生活中的人们也如此,走正道做正常人才是不败王道。
其实,武松和潘金莲才是最安全的结局。虽然这个想法有点大胆,甚至前卫,但却可能是最皆大欢喜的结局。
对于潘金莲来说,她曾经引诱过武松,说明她是喜欢武松的。如果她真能和武松结合,能够和身材魁梧的打虎英雄在一起,完全可以配得上她的美貌。那么,她也就不会和西门庆发生的故事,然后一步步走向堕落。现在有人把潘金莲作为追求幸福的女性,这一点并不准确,她是命苦之人,生的好相貌却是个丫头命,被大户人家强嫁给了武大郎这个“三寸丁谷树皮”,委屈是自然的,也算是个可怜人。但她没有谨守妇道,谋害亲夫,这种幸福是建立在别人性命的基础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人生。而不得不讲,在内心深处,她对武松的报复心理,加重了她走向罪恶的深渊。
而对于武大郎来讲也是好的。潘金莲在和西门庆勾搭之前,并没有闲着。武大郎之所以从清河县搬到阳谷县,是因为不堪被人骚扰。这个骚扰是潘金莲偷汉子带来的,而武大郎没有选择休掉潘金莲,就是为了有个老婆过日子。对于潘金莲在外面偷人也是一种默认态度。可以说,潘金莲自始至终都不是省油的灯,没有遇到西门庆,也会遇到东门庆、南门庆。武大郎本身懦弱,形象也不好,对于潘金莲的背叛也是默认的。
武大郎的现实条件注定,对于潘金莲,只要还是他的媳妇,有一个完整的家就可以。至于背后的故事,他也心知肚明,自己管不了。好比一笔家产,自己保不住,是让外人获得好,还是给自己家人呢?显然内部资源整合更好。武大郎作为一个人,虽然形象不好,并不一定缺心眼,肯定会不舒服,但是反对能力有限,默默地忍受。
从《水浒传》的情节也可以看出来,武松差一点被潘金莲俘虏了,如果不是施老先生不想偏离主题,违背人伦,潘武之间完全就有可能走到一起。在力图拿下武松的过程中,潘金莲真的很用心,先是以嫂子的名义不断地关心,然后找机会挑逗武松。面对身边的美妇,武松很难讲不动心。但最终理智和亲情战胜了欲望,武松选择了拒绝。
假如武松不拒绝,那么很有可能两个人走到一起,然后过着表面是叔嫂,背后是夫妻的生活。反对这样的,说他们是苟且,不乱之恋。喜欢的人说两个人般配,就是爱情。话说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杨过与小龙女属于师生之恋,也是不被允许的。后来也成为了杨龙之恋。这种关系合适不合适,关键看舆论。或许两个人最初是遮掩,后来在武大郎的默认下,可能就公开了。也许再有后来,就平平淡淡、幸福过一生了。潘金莲也不会有后面的故事,找到打虎英雄,他应该就心满意足了。好色的西门庆也没有机会遇到潘金莲,一方面是他不敢对官面上的武松,毕竟衙门里的人,天下女人有得是,不招惹为好。另一方面,找到理想的人,西门庆的撩妹计划很有可能被潘金莲反对,撩不上,西门庆就会罢手。
而打破这种平静的恰是武松的拒绝,武松的拒绝,有人伦原因,还有一点,本身因为以往的事,亏欠哥哥,再做出这样的事,内心有愧。而武松在出远门之前,告诉武大郎早出晚归,紧闭家门。然后他说出来一个词语彻彻底底地激怒了潘金莲,那就是篱牢犬不入。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只有篱笆足够结实,狗就进不了。这是暗示潘金莲,你要守住本分。这就是武大郎的催命符,把潘金莲引向了杀夫的边缘。
在这之后,出现了潘金莲失手用竹竿打到路过的西门庆,西门庆被迷得神魂颠倒的情况。这里面也是有问题的,这个竹竿明显就是一个低空坠物,正常情况下,她要躲起来,因为打到别人了,最次是挨骂。万一不幸伤到人,就会被人讹钱。并且打到人的概率也很低,除非是提前预谋好的。还有更匪夷所思的是,在西门庆向王婆打听潘金莲的时候,王婆提出了著名的“潘驴邓小闲”理论,概括一下就是想搞定潘金莲,需要是个高富帅。王婆的这一套实际上在变相抬高潘金莲,一个市井人家的妇人,模样虽说标致,但出身并不高,只不过是大户人家的丫环,也不通琴棋书画。层次上来讲,顶多配得上一个富商。
可以说,王婆在包装潘金莲,增加难度,然后让西门庆多给银子。而王婆和潘金莲是否串通好了,也不好说,有外心的潘金莲肯定会找个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她的最低目标,猜测就应该是超过武松,这是报复心理的体现。经常来王婆这喝茶的西门庆估计早被潘金莲瞄上了,西门庆的模样也还不错,关键是比武松更有身份、更有钱。一副好模样,让潘金莲极富虚荣心,在武大郎白天不常在家的情况下,与王婆勾勾搭搭是具备条件的。一个本就不守妇道的少妇与本就属于下九流的婆子合伙算计好色的富商,也不是什么问题。
不管如何,在王婆一步步的设计下,潘金莲和西门庆都如愿了,而武大郎是否知晓并不清楚,武松出门时间也比较长。如果武大郎不去捉奸,很有可能这个奸情会在武松回来后败露,或者西门庆玩腻了,就尽早换人脱身了。但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懦弱的武大郎不得不去捉奸,西门庆不得不摊上风流债。
卖脆梨的郓哥,因为看见老主顾西门庆去了王婆家,就要去卖梨。而因为屋里的勾当,王婆是万万不会让郓哥知道进屋的。郓哥对王婆心生怨恨,觉察到了里面的故事。他就开始鼓动武大郎去捉奸。对于这件事,武大郎有没有可能知道呢?或许他是知道,但是他管不了,一方面,为了生计,他不可能天天守在潘金莲身边看着。另一方面,潘金莲的气场完全压制住他了,他根本就不敢管。为了家不散,就选择忍气吞声了。
郓哥为了自己的私利,把武大郎送上了绝路。不捉奸吧,男人面子过不去,捉奸吧,自己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果然,捉奸的武大郎被一脚踹成了重伤。武大郎自觉窝囊,就想吓唬潘金莲,让她和西门庆断了,就不告诉武松。这实际也是一句给自己催命的话,西门庆虽然嘴上硬气,但能说他不惧怕身手了得,又有衙门背景的武松吗?最关键的是他就是想在外面寻开心,没有必要惹上事。
于是,西、潘、王三人合伙对已经重伤的武大郎灭口。武松回来,也发现了问题,还有武大郎的托梦,他结果这几个人,替哥哥报仇。
潘金莲的罪恶在于,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生命的基础上。欲望带来罪恶,最终也死于罪恶。也许她觉得武大配不上他,只有武松这样的男人才对得起自己的模样。罪恶之源是不知足,很多时候,生活中的人们也如此,走正道做正常人才是不败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