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百战老兵不满被授予少将,伟人得知亲自任命他为军区参谋长

渔经略史 2024-11-21 14:45:10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名将云集,新中国所有的高级将领都来了,因为这一天,是解放军建军以来的第一次授勋仪式。本应该是普天同庆的日子,可却发出了一个很不和谐的声音。

“我要把这块勋章挂到狗尾巴上!”

说这句话的人是钟伟将军,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对此钟伟极为不满!毛主席听到这话后,也是摇了摇头。

这是一次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授勋仪式,不过这次仪式还是留给人们很多的疑惑,比如买主席被提议授衔大元帅,但他本人没有同意。还有刘少奇、周总理、邓公这些功勋卓著的几人,也都没有得到授衔。钟伟何德何能,授予少将还这么大意见,最后毛主席又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次授勋仪式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

这次授勋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不久,当时朱总司令就强烈建议,要求尽快把军衔标在军服上,因为在过去3年的战争中,因为军衔问题,在战场上造成了不少纠纷,这不利于部队的建设。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是中朝联合作战,但朝鲜人民军是有明确军衔的,而我军还没有,于是在协同作战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沟通和指挥上的问题。

后来苏联军官把他们评定军衔的一套标准拿出来给我们作参考,大体上,分为6等20级,最高的是大元帅。

另外海陆空三军各设一个元帅,下面就是上将、准上将、中将,以此类推。

在实施了这套军衔制度后,所有的士兵、军官都要根据相应的军衔等级来晋升,薪水、奖金也是跟军衔挂钩的。

不过由于毛主席拒绝了大元帅这个军衔,所以最终我们的军衔分为5等15级。毛主席之所以不当这个大元帅,是有深层次原因的。这主要得益于苏联那边给出的建议,根据他们的经验,如果首次授勋给出的军衔太高的话,不利于后面的晋升和管理。

所以毛主席以身作则,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军衔。当时他本身对于这个问题说得云淡风轻,他对负责这项工作的彭老总以及罗荣桓说:“你们这个工作不好搞,我就不穿这个大元帅的制服了,我看穿着也不怎么舒服啊!”

毛主席此举给我国的首次授勋仪式奠定了一个基调,像周总理、刘少奇和邓公也都随之放弃了授勋。

在整个评定等级的过程中,我们还是作出了很多调整的。比如陈毅,他的职务级别和邓公差不多,既然邓公没有授勋,按理他也应该相同处理。但是周总理强烈建议,陈毅应该授勋元帅。

这就是此次授勋仪式的第二个基调了。因为陈毅的工作任务特殊,他和苏联那边要经常保持联络,而跟他对接的是苏联的布尔加宁元帅,为了工作方便,所以陈毅就穿上了元帅服。

这就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共同商议后给出的两大原则:一是方便军队指挥作战,二是方便开展外交工作,所以说,当时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授勋更主要的是跟中央对个人的工作定位有关。

过去我们在很多地方看到关于这次授勋仪式的描述,其实都是偏离事实的。实际上当年这次授勋仪式中,很多人都没有出席,因为1955年时我军的任务特别重,像叶剑英当时就在辽东半岛指挥大型抗登陆演习,他的元帅府,是派了一名工作人员帮他带领的。

几乎所有授勋的重要将领,当时都身负重任,而他们得到的军衔,很大程度上都跟当时身上的任务有密切的关联。

不过钟伟将军可能是一个例外了。

说起钟伟,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亮剑》中的“晋西北铁三角”、新一团的团长丁伟你们应该听过吧!没错,钟伟就是丁伟的原型,人称中国“巴顿”。这就不得了了,能够和巴顿相提并论,绝不是泛泛之辈。

钟伟是1928年入党的,这一年他才17岁,在参加完红军长征后,钟伟晋升为师级干部。后来在抗日战争中,钟伟稳扎稳打,逐渐成长为一名骨干型将领,不过让他功成名就的,还是后来的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初期,钟伟在林彪率领的东北军麾下,当时国共两方在军力和装备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国民党总兵力超过450万,而且有先进的美式装备,数百架战斗机,而解放军连空军和海军都没有成立,仅存的十几艘军舰,还是清朝留下的,已经是一堆破铜烂铁,根本就发挥不出战斗力,全军满打满算,只有110多万军力。

最关键的是,解放区经济状况跟国统区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钟伟凭借在“三下江南”战役中的突出表现,一战成名。

当时国民党的进攻重心就在东北,他们将4个主力兵团放在这里,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因为东北是全国的粮仓,如果打开了这个突破口,解放军的物资供给出现问题,而且跟苏联之间的联系也被切断,后果非常严重。

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两军在松花江畔你来我往,数十万大军混战一团,而钟伟负责的山屯战役,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战略要地。

1947年3月8日,钟伟接上上级命令,率领大军渡过松花江,直面国民党最精锐的新一军。

此前钟伟虽然也立下过不少战功,但大多数都是在侧翼作战,负责一些破坏、掩护任务,这还是他第一次带领主力部队,跟敌人正面交锋。

战斗还没有正式开启,钟伟的部队在等待和友军会合。然而他派出去的侦察兵意外发现了一支敌人部队的诡异动向。

钟伟打开地图一看,敌人的这支部队已经接近靠山屯的西南方向了。

敌人意欲何为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钟伟决定亲自去探一探敌情。他来到姜家屯和王奎店的交界处看到这支国民党部队的临时据点,从规模来看,应该是两个营,这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而且钟伟发现,他们的装备精良,这引起了他的重视,于是趁夜摸过去,从敌人的辎重部队了解到,这两个营是国民党87师262团的,他脸色沉重,这不就是国民党的王牌兵团吗!

钟伟回到营地召开了军官会议,对于钟伟的这次重大发现,众人意见不一,有人说应该绕开这支部队,等待和友军会合后再做打算。另一群人说应该抓住一闪即逝的机会,也许能破坏国民党的全盘计划。

钟伟左思右想,这么商量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最后他不顾政委的反对,毅然带兵出击。但等部队来到姜家屯处,敌人的两个营也动了起来,这下钟伟已经和对方脸贴脸了,此时林彪也发来了电报,要求他按照原定计划向东行进。

钟伟骑虎难下,他给林彪回了一个电报,说明此处情况,并且请求林彪派兵配合他的行动,钟伟有很大的把握,87师不会放弃自己的这个主力部队,定会主力尽出,到时候他们可以来个瓮中捉鳖。然后他就开始调兵遣将,在敌人援兵到来之前,形成反包围的态势。

林彪是一名杀伐果决,用兵如神的大将,他也察觉到钟伟可能逮到了一个难得一遇的良机,于是罕见地临阵调整了作战计划,整整派了两个纵队过去支援钟伟。

结果这一战打得那叫酣畅淋漓,不但将国民党的这个主力团全部吃下,他们还把87师的后路给截断了,全军一鼓作气,最终全歼了国民党87师,以防守之姿,给予敌人一个沉重的打击,让国民党的整个东北作战计划全盘打乱。

事后钟伟负荆请罪,毕竟他违抗军令在先。但是林彪不但没有责罚他,还对他进行全军嘉奖,送了一份大礼,将缴获的十多挺重机枪赏给了钟伟。

后来钟伟在东北连战连捷,接连打了好几场大胜仗,他也从师长被提拔到军长,成为解放军中一个不可多的的良将。

其实按照军功来说,钟伟上中将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关键他前一段时间一直在养伤,上面没有给他安排什么重要任务,这让钟伟心里很不得劲。

事实上,当时钟伟手下的副军长,都有一人授勋中将,很多人为他打抱不平。但钟伟倒真不是觉得中将对他有多重要,关键他要一个能施展拳脚的岗位。

看到上面不但只给他一个少将,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指示,钟伟这满腔热血无处宣泄,性格大大咧咧的他,当众就说了一句气话,要把这勋章挂到狗尾巴上。

毛主席听说了此事后,第一反应是有些后悔的,因为钟伟作为第四野战军的头号猛将,他们确实没有考虑到钟伟的情况,没有根据他的能力,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

对于钟伟这种劳苦功高,一心只想为党和国家建功立业的大将来说,确实是委屈他了。所以毛主席不但没有生气,还大笔一挥,让钟伟成了北京军区的参谋长!

考虑到北京军区的重要性,这个职务,可不比一些上将差呢!

不过对于钟伟授勋少将一事,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跟他过于毛躁的性格有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1940年,当时钟伟私自出走,去投奔老首长黄克诚这事。

当时钟伟所在的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正在四方山阻击敌人,结果他一时激动,不顾和部队的协同,带着部队绕行去追击敌人,差点让任子衡陷入孤军作战的不力境地。后来任子衡还帮钟伟背了黑锅,幸亏代政委任质斌明察秋毫,发现责任在于钟伟,在千钧一发之际,把任子衡从枪口下救了回来。

这件事情也给钟伟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钟伟此人是一名难得的猛将,他有勇有谋,就是有些时候会自作主张,这固然会带来一些惊喜,但有时候也会给友军带来极大的麻烦。

不过这些都不能掩盖他一生为解放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即便到了晚年,他仍然在发挥余热,钟伟一生高风亮节,堪称军人楷模。

1984年6月24日,钟伟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他留下的战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也值得我们永久铭记!

1 阅读:1518

渔经略史

简介:泛览群经,博涉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