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流于形式的课堂讨论可省省
王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课堂讨论风靡一时。但我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许多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实质性内容,课堂讨论也流于形式。
有的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刻思考和讨论的价值,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完全可以独自解决。如一位老师在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文中写了几次父亲的背影。这样的问题,学生读书后一目了然,没有讨论的必要。
与此相反的是,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无法找到突破口,最终也使讨论不了了之。还有的老师根本不提问题,只让学生漫无边际地看书自学、分组讨论,学生如雾里看花,一无所获。
课堂讨论要求教师精心预设讨论题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准确把握学生容易产生疑惑和分歧的地方。如果学习同一个知识点,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就需要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如果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意见不同,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答案,就需要通过讨论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的关键环节,在实际工作中,老师不能被热热闹闹的课堂讨论表象所蒙蔽,要精心组织有价值的课堂讨论。
上一年的钱还欠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