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李涵浅谈文人画与写意画

艺周刊 2025-04-23 18:07:02

中国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又有琴棋书画之说。这是概括中国文化的一种说法,人们不可能也没必要样样精通。但是最重要的是书法,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密不可分的,是决定绘画水平的重要关键因素。

李涵作品

文人画不以追求形似为目的,更重视表现作者的所谓诗意,所以就有后来的写意画之说。宋朝以前的画重视造形,可谓尚形,宋以后的尚意。从绘画题材上看,因为文人不是专业画家,造形能力较差,画不了人物,多是以山水画为主,梅兰竹菊之类的画。

李涵作品

中国传统绘画的过程是先人物后山水花鸟。从绘画风格上讲是先细后粗,写意画除去文人的写意精神之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它还是一种画法,以花鸟画为例人们把工细的画称做工笔画,把用笔粗放的画叫写意画。从工细到粗放有工笔,半工半写,小写意,大写意几种画法。从时代顺序上是先工细后粗放。

李涵作品

写意画最讲究笔墨功夫,而提高笔墨功夫唯一的途径就是练好书法,书法功夫不足的人,画不了写意画。每个人的书法和他的画是完整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书法就有什么样的画,有什么样的画,必须题写什么样的字,徐渭的草率之作应该题草书,八大山人的画,只有八大本人的书法才能和画合谐一致。大写意花鸟画是形成最晚的画种,高峰代表画家应该是吴昌硕、齐白石、陈师曾、潘天寿、李苦禅等人。其原因也和书法的发展有关。

李涵作品

文人画,写意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有很长的历史,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但自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以来,开始走向没落。

李涵,1940年生,祖籍河北,自幼酷爱绘画,16岁成为国画大师李苦禅的入室弟子。196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郭味蕖、田世光、肖淑芳、李斛等名家。70年代又受教于艺术大师吴作人先生。

他先后在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广州民族民间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任教,桃李满天下,培育出很多绘画人才,为弘扬民族文化艺术做出了贡献。李涵画风淳朴,取法自然,60多年的砚边耕耘,执着追求,悟出了民族绘画的精髓。他以深厚的笔墨功底去探求物我相融的境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他的画洒脱中透出豪放,苍劲间含着浑厚,笔墨中彰显着传统。他的大写意笔走龙蛇,天人合一,气脉相通,寥寥数笔,丹青跃于纸上。作品取材广泛,花鸟、动物、人物、山水无不涉及,作品淋漓洒脱,拙中见奇。李涵题材广泛,尤以画猴见长。他笔下的猴,神态逼真,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堪称一绝,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他的作品在《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文汇报》《人民画报》、香港《美术家杂志》等多家媒体做过报道。1989 年北京电视台为其拍摄专题片《李涵和他的画》。同年5月23日李涵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画展由十世班禅大师和吴作人先生为画展题名。画展开幕时,吴作人、肖淑芳先生亲临现场参观指教。画展当日下午,北京电视台首播专题片《李涵和他的画》。5月23日当晚,《新闻联播》对中国美术馆李涵画展做为新闻予以报道。李涵曾多次举办画展,出版发行个人画集、论著多部。多次讲学,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守护者。

李涵作品

李涵作品

李涵作品

李涵作品

李涵作品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