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帆:从电影《舞台姐妹》看谢晋的艺术风格

光影故事的博客 2024-08-23 18:15:59

许多人认为谢晋是经典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电影风格单一,都是戏剧电影。其实,谢晋的电影风格也很复杂,从《舞台姐妹》就可以看出来。

例如,谢晋善于根据影片的主题内涵和故事背景选择提炼富有象征意义和银幕美感的典型空间,如《舞台姐妹》里水乡江畔戏台便是一个很明显的象征:把戏剧小舞台和社会大舞台、台上唱戏和台下做人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表达“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尚有台”。

谢晋曾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应该通过他的影片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他也在电影创作中实践着这一理念。他的电影紧跟时代,但因注入了个人的思考与见解,又使作品获得了超越时代的意义。谢晋的作品几乎部部关注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将家与国交织在一起,将政治与伦理交织在一起,将社会批评与道德抚慰交织在一起,既给观众带来情感和精神抚慰,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总结式或先导性的指向。   

谢晋在早期影片创作中,人物命运被赋予鲜明的对比意识,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悲喜两重天既满足了观众对人物命运的“戏剧化”期待,又形象而直感地传达着批判旧社会,歌颂新社会的教化思想。而影片《舞台姐妹》在人物设计上就贯彻着明确的对比意识。月红与春花同为舞台名优,却走上了革命进步与腐化堕落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

影片初始着力刻画两姐妹性格上的差异,为她们日后的选择铺垫了较为丰满的心理基础。如在唐经理的办公室,成名三年却第一次领包银的两姐妹心态各异。春花是冷静淡然,为艺术的纯净而拒绝出演《马寡妇开店》这类艳情戏,月红却是虚荣贪利,在纸上练签名。这类细腻的性格刻画与人物命运的起落相辅相成,带给观众真实的感动。

拍摄于1965年的《舞台姐妹》,处于那个时期,也伴随着谢晋所具有的悲剧性心理。在描写女性的同时,摆脱不了他所有的模式,也就构成了他故事情节的预见性和怀旧性。 “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工作者,不但要有艺术感觉的创新精神,更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作出真正具有精神价值、人文关怀,在观众中产生震撼、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

因此,他的影片充满了人性、人情味。即影片在表现社会悲剧、生命悲剧、民族悲剧的同时,还刻意去表现许多美好的东西。他坦言:“我拍影片更多地追求美育作用、警示作用,希望对祖国、对人类贡献美!”《舞台姐妹》则更强调其对社会弱者和女性的人文关怀。

所以说,谢晋电影以深情、深沉、冷峻的创作风格,揭示了社会生活当中的某些负面现象,旨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激励人们去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谢晋往往以人物的命运变化和精神历程来折射大的时代背景。即使电影反映的那个时代结束了,但谢晋电影的“人性”魅力并没有随之消亡。它不仅带给人们美的艺术享受,还高扬了人自身的精神品格和向上的力量。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