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冒充公检法人员的诈骗层出不穷,有很多“胆小”的受害人被吓得一愣一愣的。这类案件利用受害人急于证明自己清白,洗脱嫌疑的心理来实施诈骗,最近长沙就发生了一起冒充警察进行诈骗的案件,受害人被骗了350余万元。
冒充公检法骗局今年4月初,女大学生小谢接到一通自称是政府电信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她的电话卡涉嫌洗钱,需要配合警方开展调查,并将小谢的电话转接到所谓的“上海市公安刑侦支队的警员”那里。
为了取得小谢的信任,穿着警服的诈骗分子还通过视频向小谢出示了“人民警察证”“逮捕证”等相关资料,并告诉小谢如不配合调查,将对她进行逮捕,并告诉她不要告诉别人。
小谢一看,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在读学校等,就慌了,问骗子怎么办。
对方称要证明小谢没有参与洗钱,要她把所有的资金全部集中到一张自己的卡上面, 要两三百万……
同时以帮助小谢洗清嫌疑为由,要对小谢的账户进行“资金优先清查”,随后天真的小谢还在骗子发来的陌生软件上,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等信息。
小谢对骗子深信不疑,丝毫没有发现自己已经落入了圈套之中,之后小谢四处筹款,包括网贷,先后对账户转入150多万元,贪婪的骗子看小谢好骗,又追加了200万元。
小谢甚至向父母谎称自己争取到了留校的机会,需要资金打点,父母将多年的积蓄拿出,还向亲戚四处借钱,终于筹到了200多万元,小谢拿到钱之后又按指示分多次将钱转入账户。
最后在回学校的高铁上,小谢终于反应过来是被诈骗了,赶紧报了警。
2023年,反诈APP都快全民普及了,结果还是有被这种假冒公检法的手段骗到的朋友。
提高反诈意识现在骗子的手段越来越高级,各种AI换脸,假造视频、音频的,稍不留神钱包里的钱就会被骗走。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己的反诈意识,在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如果对你有用的话,欢迎点赞转发,并分享给需要的人。
1、使用隐私加密保护软件
在手机上安装反诈中心app,定期清理不用的软件,安装隐私加密保护软件,这类软件可以通过一些复杂的算法和加密技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无法被未经授权的人读取的密文,能够确保个人隐私数据的机密性、安全性和隐私性。
2、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要轻易下载来路不明的APP,不要轻易填写个人关键信息,不要轻易扫码付款。
3、注意Wi-Fi安全
在使用公共Wi-Fi时,不要进行敏感操作,例如网银交易或登录重要账户。最好使用加密工具来保护个人信息。
端对端隐私保护像第一个方法提到的隐私保护技术有很多,而端到端加密是国际范围内认可的保密性最强的数据传输技术之一,在生活中可以使用隐私加密保护软件蝙蝠来保护自己的隐私。
相信看完了这期迷惑的诈骗案件,你对于隐私保护一定有了新的认知,如果小谢没有无意泄露隐私,那骗子就不会找上门了,凡是有逮捕令让你让你配合调查、转账的,都是骗子!这些人的话信不了一点,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隐私泄露是很危险的,希望大家都能重视隐私安全不再被骗,隐私保护需要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