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城里编制,回到山区母校接力张桂梅的周云丽,现在怎么样了

绿意说事 2025-04-12 09:12:21

走出大山,这是多少人的梦想!

但真正走出大山的人,又有多少人会愿意再次回到大山之中呢?

这几年来,张桂梅的故事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她教导出的孩子们,很多已经进入科研界,教育界,都有着不错的未来。

她曾经也是张桂梅的学生,出生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若不是张桂梅老师的坚持,她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大山。

好不容易离开大山,她却心甘情愿放弃城市里的教师编制,回到母校当老师。

现在的周云丽,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她回到山区后,恩师张桂梅真的开心吗?

不听话的孩子

2024年的一天,张桂梅带着孩子们去高考,无数的孩子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她一起比心。这些年来,她已经送出去很多原本已经失学的女孩子,让她们脱离“重男轻女”的家庭,能够顺利走出大山。

在她送出去的孩子们之中,真正让她感到欣慰的孩子,却是“最不听话”的孩子周云丽。

周云丽原本已经考上外地的一所大学,并且成功地考上城里的编制,可以一辈子做教书育人的老师。

然而,周云丽却放弃大好的事业,回到那个以前想拼命走出去的大山。

这里,曾经是周云丽做梦都想要逃出去的地方,可在走出去后,她却回到最不愿意留下的地方,这又是为何呢?

考出去,是为了让自己成功,走回去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出去。

2015年,她大学毕业后考上城市的教师编制,就在她去上岗后的第三个月,就听到老师说起母校又缺老师的消息。

周云丽听到后,内心十分纠结,一边是自己的母校,一边是自己的教师编制。能够从大山走出去,并且考上一个教师编制,这是终身饭碗的事情,如何去选择呢?

这一次,她没有听张桂梅的话,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辞掉工作,不要这份编制工作,回到大山之中。

回到大山后,她把自己在外地工作的工资,全部都捐给母校。张桂梅看到她回去做老师时,内心充满喜悦,但又忍不住拍了她肩膀,满眼心疼地问她为什么还要回来?

她说,我想成为第二个张桂梅!

从此之后,她想成为张桂梅老师的接班人,时至今日,从未改变想法。

她不听话,却成为女高学校里,最值得尊敬的老师。

张桂梅给她第二次生命

周云丽出生于华坪县的一个偏远小山区里,当时的农村环境并不好,纵然有着学校,可很多孩子都不会去上学。

她的家庭条件非常艰苦,母亲早早离世,父亲一直患有重病,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却是年迈的奶奶,还要照顾她和姐姐。

更可悲的是,奶奶纵然心疼孙女,但是更埋怨儿媳没有生下一个儿子。老人渴望有一个儿子,能够传宗接代,可惜两个都是孙女。

在没有钱的时候,老人只能卖掉家里的一些牲畜,换一些粮食吃。读完初中后,奶奶就让两姐妹休学,回家帮忙。

如果不出意外,她可能会和其他的同村女子一样,在未满18岁的年龄,就要早早嫁人,继续重复着父母一辈的生活。

但两姐妹的成绩都很好,张桂梅得知她们不上学后,主动去她们家里,告诉她们若是愿意就去自己的学校上学,那里是免费的。

张桂梅亲自上门,让两姐妹看到希望,她们的成绩很好,随随便便都能上一所重点高中。只可惜没钱,只能去张桂梅的学校里读书。

她的学校里,环境凄苦一些,可生活方式却不凄苦。她会保证孩子们的餐饮,教育的环境,缺什么都会去找当地的政府帮忙,为孩子们争取了无数的福利。

2008年9月,周云丽姐妹怀着忐忑的心进入华坪女高。当她们看到学姐们认真读书,享受着张桂梅为她们争取到的福利后,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

走出去,别回来

张桂梅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课,是“走出去,别回来”。

来到这里上学的家庭,很多都是重男轻女,或者是家庭十分困难的,唯有走出去才可能有未来。

但她不想孩子们一事无成地回来,继续去过着父母那一辈的苦日子。

因此,张桂梅第一课就告诉孩子们,一定要走出去,但别想着回来,最好是能够为国效力,成为科研人员,成为教育工作者。

周云丽这样特别困难的家庭,不但吃住免费,就连来回的车费都是张桂梅出的。

对于姐妹二人来说,张桂梅老师真的是给了她们第二次生命,让她们感受到幸福活着的滋味。

2011年,周云丽考上了一本,在众多的高校之中,她选择了云南师范大学。

很多人好奇,她为什么不能再走远一点,去北京、去上海?周云丽微微一笑,表示出自己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教导出更多的学生,让他们成才。

她把张桂梅的话,牢记于心,从未忘记过。

2015年,周云丽从师范大学毕业。在此之前,她已经在大四的时候,就去一所中学里实习过一段时间。

实习的过程中,她顺利考上了教师编制,如愿以偿地留在丽江市一所中学里担任语文老师,这对一个大山区的女孩来说,无疑是跳入龙门,从此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可偏偏在她入职之后,又得知女高缺老师,需要一位招聘新的老师回去。女高是张桂梅自己办的学校,没有编制,都是合同工。

纵然什么都不如市区里的福利,她依旧选择回到女高。

结语:

张桂梅渴望的是,孩子们能够从闭塞的环境里走出去,走去读一本学校,走入无数的市区里工作。

可周云丽却是最不听话的一个孩子,她放弃市区工作,主动回到女高里教学。她告诉无数的学妹们,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

却没有告诉她们,自己也曾经是从市区里走回来的人。

张桂梅培养出数千名优秀学子,帮助她们摆脱掉穷苦的命运,脱离农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可唯独对周云丽,她痛心又欣慰,最终这种情绪化为感恩。

周云丽放弃城里稳定的编制工作,毅然决然回到华坪女高的行为是对张桂梅校长大义之举的延续,也是将这份善心在传递给更多需帮助的人。

她懂得知恩图报,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走出大山,学到了真本事,选择回来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周云丽们”走出大山!

周云丽和张桂梅校长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祝福她们未来的路越来越顺!

0 阅读:1

绿意说事

简介:给您分享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