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开拖拉机的少女陈爱莲:如今百亿身家,曾买100辆宝马送员工

芳芳侃剧 2023-12-23 17:06:50

前言

谁能想到身为国内女企业家佼佼者的陈爱莲,早年竟然是开拖拉机的司机。

与爱人创业成功之后,她并没忘记跟随在自己身后的员工,作为回馈为员工们买了100辆宝马。

从一名拖拉机司机,再到身价千亿的商业女强人,在她的身上又有怎样的励志故事呢?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媒(浙江日报) ,2018年9月26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开拖拉机的少女

陈爱莲生于1958年,一个烽火未息的年代,然而,她与众不同,蓬勃的生命力在她身上澎湃涌动,她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也是一个有主见的人。

1975年,陈爱莲高中毕业,本可以去供销社谋一份轻松工作,她却毅然选择回到农村,在生产队辛勤劳作。

村里的人都以为,这个娇弱的女孩子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哭着回家。

出乎所有人意料,陈爱莲不但认真工作,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获得了村民的认可。

就在陈爱莲决心在农村耕作时,命运给了她一个新机会——拖拉机驾驶员。

为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国家向农村投放了大批拖拉机,陈爱莲的村子也配备了一台,村里开办了拖拉机驾驶培训班,陈爱莲想报名参加。

谁知,她的请求遭到拒绝——领导说开拖拉机太难,只招男学员。

陈爱莲不服气,她强调劳动不分男女,只看人的意志,最后在她的坚持下,领导让步,同意给她一个学习机会。

消息传回家,陈爱莲的父母大为光火,一个女儿学拖拉机,如何成体统?

陈爱莲耐心地向父母解释,社会在进步,女性也可以从事许多以往被认为是男性的工作。

起初父母强烈反对,但看到陈爱莲的坚持,也只能默认她的选择,父亲甚至在暗地里帮她联系上开大货车的表哥,让表哥指导陈爱莲学车。

在表哥的帮助下,陈爱莲的驾驶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

培训班开始后,陈爱莲惊艳全场,第二天她就敢坐上拖拉机实操了,所有人都自叹不如。

庞大的拖拉机发出轰鸣,震动得厉害,大多数学员不敢上去,只有陈爱莲从容应对、技艺娴熟。

有一天,所有人提心吊胆地看着陈爱莲驾驶拖拉机驶向陡坡......她会成功吗?坡道很滑,一不小心车辆就可能翻滚。

陈爱莲沉着应对,熟练操作,最终平稳地驶过坡道,全场欢呼,陈爱莲获得了“女中英雄”的美誉。

三个月后,培训班结束,很多男学员还不敢上车,但陈爱莲早已驾驶如飞。

最后陈爱莲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考核,成为全县首位女拖拉机手!

纺织厂收获爱情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陈爱莲工作的生产队解散了,陈爱莲只好离开工作多年的农村,步入城市谋求新的发展。

在母亲的介绍下,陈爱莲来到一家纺织器材厂工作,这里的厂长吴良定是位颇有远见的人,他看出陈爱莲办事认真负责、工作能力强,对她颇为赏识。

两人在工作中频繁交流,渐生情愫,1983年,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后,陈爱莲并没有像当时多数女性一样选择回家相夫教子,她志不在家庭,而是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在陈爱莲的改革创新下,这家小纺织厂迅速扩大规模,利润激增,看着公司蒸蒸日上,陈爱莲深感成就感,她也得到了员工的一致拥护和敬重。

但好景不长,到了90年代,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纺织业陷入衰退,大环境所限,小纺织厂也面临艰难时刻,订单骤减,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出现问题。

面对危机,吴良定愁眉不展,员工们也忧心忡忡,只有陈爱莲还保持乐观冷静,她意识到,这家企业要想转危为安,就必须主动出击,寻找新的机会。

开启创业

于是,陈爱莲带领团队外出走访调研,寻找纺织厂的出路,经过持续努力,她锁定了一个全新的方向——铝合金加工。

为说服丈夫,陈爱莲用数据与事实系统论证了这个转型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吴良定也同意试一试,毕竟其他选择并不多,就算借债也要转型,以求企业生存。

可说起来容易,开展这项全新的业务却困难重重,资金是最主要的问题,陈爱莲毅然决定,向银行高额贷款,用这笔钱租厂房、购置机器设备。

1994年,万丰铝轮公司正式成立,主要产品是摩托车用铝合金轮辋,产品推出后,获得了市场欢迎。

然而陈爱莲也意识到,摩托车的春天即将过去,真正值得押注的,是汽车的未来。

于是她果断转向,调整战略,以乘用车铝合金轮辋为新的目标,这一次,陈爱莲不仅看准了方向,也抓住了时间点。

随后数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节节攀升,万丰的产品应运受到追捧。

但陈爱莲的眼光并不止步于中国国内,她认为真正具有广阔前景的,是国际市场。

当时的中国企业很少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但陈爱莲毫不犹豫,选择让万丰直接面向国际市场推广产品。

为打入国际轮辋供应链,陈爱莲不惜重金聘请业内专家,以最快速度研发出可与国际标准媲美的高端铝合金轮辋。

短短几年时间,万丰就在欧美多个国家成功获得订单,一个不起眼的小厂,正在成长为全球知名供应商。

看着万丰逐步繁荣,丈夫吴良定由衷感谢妻子的策划与付出,他意识到,自己需要让出更多决策权,让陈爱莲的才华得到更好发挥。

陈爱莲也在逐步掌控公司的运营,她雄心勃勃,期待万丰能够进一步扩张。

进入21世纪后,陈爱莲采取了大力收购兼并的战略,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万丰集团接连收购了十几家相关企业,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到2006年,万丰集团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一家小小的轮辋厂,成为了集团化的大型企业。

企业经营,回馈社会

她细细回忆往昔,从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女孩,到开着老旧拖拉机在田间劳作,再到带领万丰实现多个跨越式发展,陈爱莲感慨万千。

上市这天,陈爱莲难掩激动之情,她深知,万丰今天的成就有赖于一批老员工多年以来的辛勤奉献,这些默默耕耘的普通人,是万丰最宝贵的财富。

陈爱莲果断做出一个惊人决定——奖励100辆宝马给核心员工,所有人都为陈爱莲的大手笔感到欣喜若狂。

获得新车的员工们激动不已,纷纷表示以后会更加倾心为万丰贡献力量,这份厚礼彰显了陈爱莲对员工的重视与感激之情。

上市当日,外界的目光也聚焦到了陈爱莲和她的万丰身上,她荣膺“全国三八红旗手”“浙商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然而陈爱莲没有因成功而骄傲自满。

她清醒地意识到,环境与形势总在变,企业要长盛不衰,就必须与时俱进。

2014年,“机器换人”成为热词,陈爱莲敏锐地捕捉到了产业变革的信号。

于是她果断推动万丰向“智能制造”转型,亲自绘制出“智慧工厂”的设想,员工们起初并不理解,但陈爱莲信心满满。

结果证明,她的眼光非凡,到了2018年,万丰的生产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效率成倍增长,成为了行业的翘楚。

事业蒸蒸日上之时,陈爱莲没有忘记回馈家乡,她多次向故乡新昌县捐资助学、扶贫、建设,家乡百姓衷心感激。

现状

如今的陈爱莲不仅是商界女强人,也成为了慈善家,她大力支持公益慈善事业,设立了帮扶特困群体的基金会,捐资助学已经成为她人生中一大乐趣。

看着自己的家乡在自己的帮助下日渐繁荣,陈爱莲由衷感到欣慰和骄傲,她时刻不忘生养自己的地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回报故乡的承诺。

在她看来,成功最可贵的不在于荣誉和地位,而在于看着员工乐观奋进、家乡日益繁荣,这才是她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

1 阅读:1456
评论列表

芳芳侃剧

简介:芳芳对侃剧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