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一系列外交动作,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掀起层层波澜。其中,他对俄罗斯的态度和策略,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宛如一场复杂棋局,每一步都充满变数,也让世界对未来美俄关系走向充满猜测。
特朗普上台后,国际社会原本猜测中美关系将迎来疾风骤雨般的变化,然而现实却出乎预料。此时的特朗普,将更多的精力与目光投向了俄罗斯,试图在对俄事务上快速取得重大外交成果,为自己的新任期奠定亮眼政绩。
特朗普似乎将俄罗斯视为一个相对容易突破的 “软柿子”,相较于复杂棘手的中美关系,他认为在俄罗斯问题上更易有所建树。在与普京通话之前,特朗普便积极为自己制造谈判筹码。制裁,这一美国惯用的政策工具,再次被他挥舞起来;同时,他敏锐地盯上了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 能源出口。
与沙特王储萨勒曼的通话,成为特朗普布局中的关键一步。通话后,他迅速宣布将与沙特及欧佩克组织合作,意图降低国际油价,以此迫使俄罗斯结束俄乌冲突。这一表态立竿见影,短短半小时,原油期货跌幅高达 2%。特朗普团队核心成员更是放话,如果俄罗斯不答应要求,美国会将国际油价降至 40 美元以下,这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对于俄罗斯而言,能源出口是财政的重要支柱,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其重要性愈发凸显。俄罗斯今年的财政预算能否平稳落地,油价的稳定至关重要,且需要油价走高而非走低。特朗普对油价的这一狠招,堪称釜底抽薪,是一场针对俄罗斯的阳谋,迫使俄罗斯在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与对西方妥协止损之间艰难抉择。
俄罗斯并非首次与特朗普打交道,也并非首次面临他的极限施压。但今时不同往日,特朗普第一任期时,俄乌冲突尚未爆发。如今,俄罗斯虽曾表态至少一代人不会与西方合作,摆出打 “持久战” 的姿态,但其实际底气却值得商榷。
俄罗斯与欧洲有着深刻的地缘联系,始终将自己视为欧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未想过彻底 “自立门户” 或 “向东看”。而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对俄罗斯来说是沉重的累赘,并非如某些说法那般 “越打越富”。去年普京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俄罗斯正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两大问题。
外媒也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克宫内部对俄罗斯战时经济的 “不利情况” 弥漫着担忧氛围,普京本人也对投资减少表示不满,并斥责高级经济官员。这一系列迹象表明,部分俄罗斯精英已萌生与西方谈判的想法,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想法或许会在内部形成强烈呼声,为和谈提供动力。
然而,特朗普虽喊着推动停火,却未拿出具体方案。俄罗斯和乌克兰虽有自己的方案,但其中诸多苛刻条件难以满足。乌克兰不断降低要求,却仍与俄罗斯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留给俄罗斯的时间愈发紧迫,特朗普在与普京通话前便已摆出咄咄逼人的架势,决心先在俄罗斯这里取得重大外交突破。
回顾美俄关系的历史,充满了戏剧性与曲折。从叶利钦时代开始,俄罗斯就试图倒向西方,叶利钦频繁前往美国表忠心。普京与布什时期,两人关系一度亲密无间,布什最高峰时一年四次访俄,不仅官方会谈频繁,私下还到对方别墅把酒言欢。
当时美国入侵阿富汗,普京开放中亚军事基地供其使用;普京提出俄罗斯加入北约,布什也曾信誓旦旦表示包在自己身上。但这一切最终被美国军工复合体搅黄。
军工复合体向布什指出,俄罗斯加入北约将使欧洲与俄罗斯形成利益共同体,美国将失去在欧洲的影响力,北约也将失去存在价值,且俄罗斯的核弹数量众多,欧洲可能不再需要美国保护。布什如梦初醒,此后美俄关系急转直下,北约不断东扩,俄罗斯被包围,普京加入北约的愿望彻底落空。
2016 年,类似的故事再次上演。在特朗普的影响下,俄罗斯与欧洲关系达到历史顶点,默克尔、马克龙与普京互动频繁,大量欧洲企业投资俄罗斯,俄罗斯能源不断输入欧洲,北溪二号管道建设即将完成,泽连斯基当时被美国嘲讽。特朗普与欧洲盟友关系紧张,还常称普京为兄弟,马克龙甚至提出北约已脑死亡,欧洲要建立独立欧洲军。然而,拜登的回归改变了这一切。拜登策划俄乌战争,冻结俄欧关系,还炸掉北溪管道,斩断俄欧经济纽带,让普京多年努力付诸东流。
如今特朗普 2.0 版本上任,上任前就威胁欧洲,称敢不听话就让普京来打。而特朗普近期对俄罗斯的表态,可谓意味深长。他先是深情款款地表示不想伤害俄罗斯,爱俄罗斯人民,还提及俄罗斯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随后话锋一转,威胁如果不尽快停战,将对俄罗斯商品征收高额税收、关税和制裁。但实际上,这种威胁的效力十分有限。2024 年美俄贸易额仅约 30 亿美元,即便加征高额关税,对俄罗斯影响不大。且美国及盟友对俄罗斯的制裁已多达 21000 多项,几乎无牌可出。特朗普此举,更多是向其党内势力表明自己在努力终结俄乌战争。
俄乌战争发展至今,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死亡人数达几十万人。对普京而言,不拿下乌东,无法向民众交代;对泽连斯基来说,战争不停就面临大选下台被清算的风险,因此双方都难以轻易停战,这已然成为一个死结。特朗普虽想让俄乌战争终止,但泽连斯基态度坚定,要求加入北约才肯停战;普京则对特朗普的威胁不以为意,毕竟拜登时代已用尽手段,特朗普似乎也难以更狠。
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向来令人捉摸不透,充满不确定性。2016 年特朗普与希拉里竞选总统时,希拉里就称他是狂躁症患者,言行难以自控,像个疯子,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也对此深信不疑。2020 年特朗普败选后陷入癫狂,扬言打仗,米利甚至给某大国打电话,表明特朗普无法调动美军,还要求若特朗普动用核按钮需提前告知并经他同意。如今特朗普疯狂报复米利,而拜登已提前给米利发了免死金牌。
在近期的外交行动中,特朗普一边疯狂要求欧洲购买美国能源,泽连斯基切断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以表忠心;另一边却又转头让泽连斯基停战,还表示要解除对俄罗斯制裁,这让泽连斯基大为崩溃,也让欧洲陷入困惑。他还前脚对金主说要爆美国石油产能,弄死竞争对手,后脚又说要让俄罗斯恢复经济,让欧洲恢复和平,这种前后矛盾的言行,充分体现了他的行事风格。他自己似乎都未想好要达成什么目标,只是盲目行动,先对俄罗斯威逼利诱,试图让其停火,幻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又威胁欧洲购买美国能源,完全是自相矛盾的操作。
特朗普目前唯一较为明确的表态是先不给中国加关税,称对抗中国的策略还未想好,甚至表示要去中国出差。他在外交事务上的种种表现,用 “一顿骚操作猛如虎,结果原来是二百五” 来形容毫不为过。在未来的四年任期里,特朗普将如何继续在美俄关系这盘棋局中落子,他能否真正让俄乌停火,又将如何平衡美国与欧洲、俄罗斯之间的复杂关系,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也让国际社会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