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株都含有剧毒,农村30年来却常做成腌菜!为何如今消失不见?

洲洲事儿评 2025-02-05 03:14:28

文|轻岛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它是曾经的“餐桌宠儿”,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早晚餐桌,都能看见它的身影。

腌制、炒制、炖汤,它出现在很多人的菜单之中。

而不为人知的是,它也是身负多种毒素的毒物。

尽管美味,尽管好看,但依旧让人头晕、恶心,甚至有生命危机。

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其危险的作物,却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了多数人的餐桌首选。

而在农产品极度丰富的现在,它的身影却又消失在田间地头,至今很少有人食用。

它究竟是什么?

又因为什么原因,曾经广受食客爱戴的它,却又在现在销声匿迹?

刀豆刀豆,形似其名

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食材,就是刀豆。

作为一种田野农作物,刀豆普遍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在我国境内,刀豆则在长江以南地区,更为常见。

其外貌就正如其名,形状好像一把弯曲锋利的大刀一样。

作为菜豆、豌豆等常见豆类的远亲,刀豆也同属豆科植物的一种。

但因为它极其特殊的外形与生长习性,刀豆被单独划作了豆科植物下的一个从属——刀豆属;

并在其属性下,延伸了不少形态各异的刀豆植株。

像是饱满类似于豌豆的,就被称之为海刀豆;

又有狭长扁平,甚至有人一掌之长的,也被叫做狭刀豆;

品类众多、种植面积又如此广大,作为豆科植物的一种,刀豆也很早进入了中国人的菜单。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明朝中前期,刀豆就作为一种作物,被记载于资料之中。

而关于它的药用成分,更是见于明嘉靖年间,成书的《本草纲目》之中。

在书中,李时珍就对刀豆的药用成分,作过详细阐述:

“利肠胃,补肾固元。”

而在后世现代医学的科学分析中,刀豆也确实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不光是它本身具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与蛋白质,可以供给日常的能量消耗;

刀豆更是在镇静安神、提高食欲、补肾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可以说,刀豆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有营养的绿色食品。

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富含营养的植物背后。

它还有着另一层,不为人知的剧毒面纱。

翠绿色的“毒药”

很长时间以来,关于植物身上为何带毒,一直以来在学术领域争论不休。

一部分人认为,植物身上带毒,是为了抵抗动物的啃食;

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植物身上带毒,是为了适应变化的气候。

可无论是哪派观点,都没有回避,植物身上的毒素,对动物都有影响。

而作为最常见的一种蔬菜农作物,刀豆的身上,也含有一定量的毒素。

或者说,大部分豆科植物,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一些不利于身体吸收的成分。

以同为豆科,但不同属的荷兰豆为例。

其本身具有氨基酸、胡罗卜素等利于人体的成分同时;

同样也带有红细胞凝聚素、皂苷等物质;

在没有做熟之前,人类如果摄入足量的荷兰豆,就会轻则恶心、呕吐,重则呕血等症状!

与荷兰豆相比,刀豆的体内也含有一定程度的凝集素、皂素。

在未做熟的情况下,刀豆也会在三小时内,引发食用者的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

正是这样含有毒素的植物,却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不少人的餐桌首选。

在当时的农村,冷藏保鲜技术还不够普及。

除了在东北、西北等地区,凭借着一年到头的极寒,能将部分食物妥善储存之外。

在刀豆广泛生长的南方,许多人家也面临着食物保质期短暂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储存食物,也为了更好的保留食物的本来味道、口感。

当时的家庭主妇,都会上一手上好的腌制手法。

经过腌制后的食物,不仅能延长保存期,更能给食物增添上一种别样的风味。

而作为最常见的蔬菜,刀豆也在腌菜的名单中。

许多人也因为腌菜,爱上了它爽脆酸辣的口感。

可在它广受好评的背面,是刀豆因为未加工到位,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因为刀豆体内所蕴含的有毒物质,需要盐水和清水的反复炖煮,才能彻底清除;

在这其中,不免有因为火候、温度不到,而未能挥发的物质;

也有腌菜的制作人员,图省事,未彻底处理的半成品刀豆。

而这样的刀豆,一旦进入食客的口中,引发食客身体不适,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但在那个物资较为匮乏的年代,刀豆这样的腌菜,还是有了普遍的受众。

可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的餐桌常客,也逐渐走入了一代人回忆的角落。

渐渐地,人们的饭桌之上,再少见这种美味又危险的食物。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退出“食坛”的美味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人们的钱包越来越鼓。

冰箱、冰柜等冷藏产品,进入了家家户户之中,

而冷藏技术与手段的革新和普及,也催生了无数人追求新鲜的脚步。

渐渐地,曾经的餐桌代表——腌菜,也被带上了“重盐”“不新鲜”的帽子;

逐渐退出了民众的食品舞台。

而作为腌菜的常客,刀豆也从腌菜缸子,挪到了冰箱匣子。

现在的人们,已经无需用各种腌制手法,锁住刀豆的滋味与营养。

冰箱、冷藏,甚至是真空保鲜,都可以让刀豆的翠绿,维持很长时间。

作为一种地方性食材,刀豆的鲜美已经不需要腌料与时间的加持!

这种产自于南方的食物,甚至可以登陆到冰天雪地的东北市场。

就足以可见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对于食品的保鲜能力,抵达了一种怎样的高度。

可即便如此,每年还是有因为误食未完全加工的刀豆,而把自己送进医院的食客;

如此看来,即便是我们有保存食品的技术;

但离开了腌菜坛的刀豆,依旧还是曾经的那个,危险的“美味”。

结语

时过境迁;

曾经的“无腌不欢”,也逐渐变成了“鲜味至上”。

从最初的“有得吃就行”,到现在的“必须吃得好”。

中国人的餐桌,仿佛总是跟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一步步走向丰盛和健康。

不过虽追求味美,但也要顾及健康。

河豚尚鲜,其毒致命。

如今新春佳节将至,我们在欢聚的同时,亦要注意食品安全。

不要让本来团圆的年夜饭,变成食品安全的案例。

部分参考资料:

长江蔬菜:华南地区刀豆的栽培技术与应用价值

植物智:刀豆介绍

医学生物防制:一起食用未成熟刀豆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今日头条:每株都含有剧毒,农村30年来却常做成腌菜!为何如今消失不见?

百度百科

中国知网

图片源自网络

0 阅读:0

洲洲事儿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