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1:46·史中阅灯火
《红楼梦》这部排在中国四大文学之首的巨著,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囊括了清朝上层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曹雪芹在书中不惜笔墨地描绘四大家族的光鲜亮丽,也不隐藏这些世家贵族背地里的肮脏龌龊。
红楼梦里的贾府,赫赫扬扬已将百载,曾经的钟鸣鼎食之家,最后轰然倾颓也不过是朝夕之间。
只因这贾府早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风风光光的繁华只是表面,内里乌七八糟的事早已屡见不鲜。
书中第七回,焦大醉骂那一段堪称经典:
“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这一通骂是直接爆出了贾珍、秦可卿的公媳乱伦。
而贾母史太君为了遮掩家丑收养一女的事也牵涉其中。
贾母收养的女孩是谁?这贾府还有什么我们不曾注意的腌臜事?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暗藏的隐秘。
光鲜背后,焦大醉骂贾府乱象焦大是贾府里辈分非常高的一位老仆,当年他与宁国公出生入死,自己喝马尿救下宁国公的命。
按理说,他有这样的功劳,贾府众人都该对他敬重有加才是。
然而,老一辈的当家人去世后,焦大却逐渐成为贾府里被瞧不起的边缘人物。
他眼见贾府老祖宗九死一生挣下家业,养出来的后辈却一个个只会挥霍享受,没有一个人看重他,焦大是打心眼里不服现在的主子的。
所以才酒后发起性子,把他这些年看在眼中的脏事丑事不吐不快。
值得一提的是,焦大所骂之事并不是醉鬼在说胡话,这些事并不是空穴来风。
焦大是粗人下人,骂的话也粗俗不堪。
当年的贾宝玉听不懂什么是“爬灰”、“养小叔子”,还好奇地问嫂子王熙凤。
当然王熙凤不会回答这个问题,只让人将焦大拉到马厩,用马粪堵他的嘴。
这还挺讽刺,昔日喝马尿救了贾府太爷的忠仆,现下竟然被府上后人用马粪堵嘴。
贾府现任主子们的行事作风,其实已经表明了这个家族不会走得太长久,没落是迟早的事。
至于焦大骂的那两句不干不净的话,书中没有直接解答,但我们至少能看明白“爬灰”。
“爬灰的爬灰”指的就是荒淫无耻的贾珍。
在清朝,“爬灰”这个词,表面意思是指在灰上爬,膝盖会脏。
而“膝”字同音“媳”字,实际意思就是媳妇被玷污。
隐喻公公和儿媳之间的不伦行为。
而贾珍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面上一本正经,实则满肚子男娼女盗。
不仅对妻妹尤二姐尤三姐见色起意,还染指儿媳秦可卿,真是龌龊至极,禽兽不如。
至于“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焦大的这句怒骂,骂的究竟是谁,没有确切的说法。
一直以来众说纷纭,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谜团。
而今天要说的,便是对这个谜团的一个合理猜测。
这件事其实和贾母抱回荣国府的女孩——惜春有关。
惜春身世,父女关系疑团重重焦大说“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指的是贾府把龌龊事藏在家中。
而贾惜春,这个从宁国府抱到荣国府的女孩,她的真正身世便是是贾母需要遮掩起来的贾府隐秘。
这并不是想当然的说法,而是确实有迹可循。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部奇书,为什么有人花费一生精力去研究“红学”。
正是因为这书太丰富,有太多内容值得挖掘。
关于惜春的身世,就有太多蛛丝马迹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首先,我们在红楼梦中知道惜春的名字,是在本书第二回,通过贾雨村和冷子兴对贾府四春的对话。
冷子兴对其他三春是这样介绍的:元春是政老爷长女,迎春是赦老爷前妻所出,探春是政老爷庶出。
前三个贾家小姐都是直接点明了父亲是谁,但到了惜春这里,冷子兴却没有直接说她是贾敬之女,而是只说她是贾珍的胞妹。
这难免不让人疑惑冷子兴为什么要这么说,他给出的信息,只能确定贾珍和贾惜春是一母同胞的兄妹。
惜春的母亲是确定无疑的,但父亲则耐人寻味。
其次,惜春的年龄也是一个问题。
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大约六岁,她见着贾家三姊妹时,惜春还“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书中已经明确林黛玉比探春年长,所以作为小妹的惜春,当时可能就只有四岁左右。
而那时候冷子兴就说,贾珍的儿子贾蓉已经十六岁了。
也就是说,贾敬的孙子比贾敬这个女儿还要大个十几岁。这实在有点夸张。
况且贾敬早年生下儿子贾珍之后,就一心修道去了,“只爱烧丹炼汞,馀者一概不放在心上”,既然他选择舍弃红尘,要一心一意当他的道士,为什么多年后又有了一个才几岁的女儿呢?这也是个矛盾之处。
再者,纵览《红楼梦》全书,贾敬和贾惜春这对父女竟然没有任何交集。
红楼梦第十一回,贾珍为父亲贾敬办寿宴,这里没有惜春的身影。
第六十三回,贾敬误服丹药去世,家里给他办丧礼,惜春仍然没有现身。
照理说,惜春是贾敬的亲生女儿,这样的场合她是无论如何都应该出现的,而书中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描写。
曹雪芹为红楼梦耗尽心血,字里行间全是精雕细琢,他不可能遗漏这样的细节。
所以我们可以合理推测,这不是忘了写上惜春这个人物,而是逻辑上就是如此。
这很可能是曹雪芹给这对父女关系留下的又一个疑点。
最后,惜春这个宁国府的千金,贾母为什么要把她抱到荣国府中养大?很明显,惜春的父亲实际上另有其人,而且此人在荣国府中地位不一般。
谜底揭开,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按照通常的说法,之所以把惜春接到荣国府中,是因为贾母喜欢女孩,她见惜春没了母亲,十分疼惜,就放到自己身边来养了。这也算合情合理。
但这只是表面。封建社会的大家族自然是十分重视自己的名声,家丑不可外扬,家中那些有背礼义廉耻的事始终都会捂在家里,这套说辞或许就是贾母为了粉饰太平的那块遮羞布。
惜春极有可能本就是荣国府中的孩子,是荣国府的某个大人物与宁国府贾珍的母亲私通所生。
我们可以根据书中的内容来推断,惜春真正的父亲到底是谁?
书中第五十五回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
当时探春接手管理大观园,王熙凤为了证明这个管事的为什么非得是探春,一一例举了荣国府中众小辈的不足。
“虽有个宝玉……也不中用;大奶奶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更小;环儿更是个燎了毛的小冻猫子……”
她这句话提到的贾宝玉、李纨、贾兰、贾环都是荣国府中的人,二姑娘迎春是大老爷那边的,王熙凤自然不算在这里边,但偏偏她又说到惜春。
若惜春是宁国府的小姐,那这管家的事肯定就与她不相干,但王熙凤说她“不中用”的原因却不是她不是“这屋里的人”,而只说她是年纪小。
这只能说明,大家已经默认惜春本来就是荣国府二房的人。
同样也是这一回,王熙凤与平儿说起荣国府小辈以后婚嫁的花销。
王熙凤笑说,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两个会有贾母拿体己出来补贴;二姑娘迎春是大老爷那边的,不用管,只剩下三四个,最多每人花上一万两银子,环哥花上三千两也就够了。
在王熙凤的账里,迎春是贾赦的女儿,不归荣府二房管。
剩下的人,除去贾环,二房就只有探春和贾兰,而王熙凤说剩下三四个,这就说明其中有一人一定是惜春,只有这样才对得上王熙凤的打算。
王熙凤是个明白人,不可能算出糊涂账。
她那样精打细算的人,怎么会把把大房的迎春抛开不算,却又把宁国府惜春的婚费算在自己这边。
这只有一个可能,王熙凤是把惜春当作贾政的女儿算得这笔账的!
如果惜春的亲生父亲是贾政的话,就暗合上了焦大骂宁国府时,说“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而为了掩盖家丑,才说成贾母怜惜惜春,把她接到荣国府中抚养。
虽然十分不可思议,但这样却意外说得通,也符合贾府众人的行事逻辑。
因为贾府的现任主子们,早已腐朽。
整个贾府藏污纳垢,龌龊事一桩接一桩,还有什么好稀奇的。
贾惜春的身世、贾珍秦可卿的不正当关系,无不暗示着大厦之将倾。
贾母和众人竭力维持表面光鲜,又能维持多久呢?
不管怎么说,《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书,谁都可以以自己的角度去解读。
而本文,就当是给书中的谜题提供一个思路,大家读过就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