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2月下旬,春耕日渐临近。对于坚持以“务农”为生的广大种植户而言,除了关注天气、雨水、墒情等因素之外,“粮补”政策同样也不容错过。近期,网传2022年粮食补贴或将取消,一部分农民信以为真。那么,从政策层面而言,“全面取消”粮补可能吗?难道种地农民不再享受中央财政帮扶了吗?
很明显,网传消息不实,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众所周知,中央一号文件屡次强调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且已将优先三农经济发展定调为基础战略。日前,农业农村部确定2022年粮食生产总目标——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并在任务目标的基础之上优化种植结构、巩固粮食产量,重点做到“两稳两扩”。
毫无疑问,粮食生产离不开国家政策帮扶,以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为基础的粮食补贴体系近些年来也迎来重要调整与全面提升,种地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事实上,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便是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补合一”而成,且在土地确权颁证完成之后,多地均采取以确权面积作为补贴依据。
而且,除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之外,种地补贴的类型还有很多。比如种植大户补贴、东北四省的生产者补贴、产量大县奖励、农业完全成本与完全收入保险等等。此外,针对稻谷、小麦国家执行最低收购价的保护性(小麦:1.15元/斤;稻谷:1.24元/斤)政策,在给予种地补贴的同时进一步大大降低农民亏本的风险。
基于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及国家扶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大战略”,2022年粮食补贴非但不会取消,反而可能会迎来“全面升级”,并体现出3个方面的变化:
①粮补核算的面积依据以确权为准
在此之前,不少地区以农户实际种植的耕地面积为粮补核算的依据,而这种计算补贴的方式往往会存在骗补、撂荒地领补贴等现象,造成补贴资金的浪费。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在承包地的确权颁证工作完成之后,不少地区会以承包地的确权面积作为粮补的核算与下发依据,且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
②农业“双保险”
土地租金、农资涨价无疑会加大种地农民的生产成本,而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种地的风险势必会有所提升。而为了进一步保障种地的农民的实际收入,国家已经全面启动了农业完全成本和完全收入保险试点,通过“双保险”的形式来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换句话说,农民投身于粮食生产,甭管能不能赚到钱,“双保险”的作用最起码是不让农民赔钱。
③补贴“强监管”
长期以来,种地补贴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的乱象,农民颇有怨言。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将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与优化来促进种地补贴更加精准化、透明化,同时强化对每一笔补贴资金的监管,坚决杜绝补贴资金被挪用、冒领。专业人士称,这样一来个别人想要打补贴款的歪主意才不会得逞,种地农民最基本的补贴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2022年种地农民的补贴不仅不会取消,恐还将迎来全面升级!对于农民而言,如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在国家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及补贴政策进行调整与升级的背景下,粮食生产的总收益注定会越来越有保障!同时,我们也呼吁国家能够出台举措严控农资产品的价格上涨,毕竟化肥、农药一涨再涨,直接就压缩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了,对此,你怎么看待呢?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