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据美国广播公司的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很快会签署一项行政命令,指示教育部长解散联邦教育部,该草案已在政府高层官员中传阅。
据报道,拟议中的命令预计将要求美国教育部长提交一份解散该部门的提案,并要求国会通过立法来取消该部门。

此前,特朗普反复宣称美国教育“全球最差”,但根据2025年最新国际测试(PISA),美国阅读排名第6,科学第10,数学第26,虽非顶尖,但绝非“垫底”。讽刺的是,他用来对标“优秀案例”的挪威,数学排名还低于美国。
美国教育部2025年预算约200亿美元(仅占联邦总支出0.5%),但特朗普一边骂“浪费”,一边计划将学生贷款甩给财政部——后者管理着1.7万亿美元贷款,技术故障频发,去年FAFSA系统崩盘导致数百万学生无法申请助学金。
联邦教育部主要职能是分配贫困学区补助、保障残障学生权益、监管民权,而非直接管理学校。若裁撤,这些职能或将分散到司法部、财政部,反而可能滋生更复杂的官僚迷宫。
特朗普的逻辑像极了“嫌冰箱制冷差,干脆砸了冰箱”——看似解决痛点,实则制造更大混乱。
这场裁撤运动背后,站着两位“行为艺术家”:特朗普和马斯克。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一个听起来像科幻小说的机构)已派20人进驻教育部,任务是“研究如何裁员省钱”。

而更深层的推手是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的《2025计划》。该计划主张全面肢解联邦政府,教育部首当其冲。他们的理论是:联邦干预教育=社会主义渗透,必须让各州“自由创新”——比如得州推广圣经教材,佛州禁止批判性种族理论。
但现实是,美国联邦教育支出仅占K-12教育总成本的11%,且主要用于帮扶贫困学生和残障儿童。所谓“联邦霸权”,不过是保守派将文化战争炮火引向教育领域的借口。
当马斯克用星舰探索火星时,他的“效率部”却在帮特朗普拆解地球上的教育安全网。
而裁撤教育部的最大代价,将由弱势群体承担:
联邦法律要求学校为残障学生提供支持,若监管职能转移至司法部,诉讼成本可能让贫困学区放弃合规。
教育部管理的佩尔助学金覆盖700万低收入学生,若职能私有化或移交财政部,申请门槛可能提高,助学金变“高利贷”。
就连中产家庭也难以幸免:特朗普声称“让州政府接管更高效”,但各州财政差异巨大。富裕州或许能维持教育质量,贫困州可能连教师工资都发不出——最终加剧“教育贫富差距”。

教育关乎社会公平的底线。特朗普的“裁撤教育部”,表面是“小政府”理想,实则是将教育推向丛林法则:富人靠私立学校,穷人听天由命。若真有心改革,何不先整顿天价学区房、解决教师短缺?
拆掉教育部容易,但拆不掉教育背后的阶级鸿沟。当“让州政府管教育”变成“让命运管孩子”,这已不是政策,而是一场残酷的社会实验。
特朗普此次撤销教育部能否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