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又现突发情况,处在俄军掌控之下,距离乌克兰控制区不远的新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被炸,目前28道闸门已经被毁11道,并且由于水流的冲击,现在仍在持续垮塌中。该水电站是苏联于50年代修建的第聂伯河梯级水电站的最末端,其水量达到了惊人的130亿立方米,现在不受控制的水流奔涌而下,水位暴涨10多米,已经淹没了下游几十个定居点,给俄乌双方都造成了重大损失。俄乌双方现在各执一词,互相指责对方袭击了大坝,那么究竟谁是凶手,又是用什么样的武器将它炸毁的呢?
其实究竟谁炸毁的,我们可以看谁的收益最大,谁收益大,那么谁就最有可能是凶手。从俄罗斯的角度分析,洪水淹没第聂伯河沿岸和一些沙洲,扩大了河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乌军的反攻。但问题是现在乌军的主攻方向并不在赫尔松州,而是在巴赫穆特等更靠北的位置,并且乌军这次所谓的反攻并不给力。根据俄罗斯国防部最新消息,乌军在6月5日投入5个旅,从7个方向进攻,但是损失了1600多人和28辆坦克后最终失败。在正面战场有利的情况下,俄军基本不可能用这种自杀方式去寻求削弱乌军的进攻能力,因为乌军本身已经没多少进攻能力了。
▲搭载英国暴风之影导弹的乌克兰苏24攻击机
▲乌克兰从去年开始就不断轰炸大坝,从6月初开始出现小裂缝,最终于6月6日完全垮塌
相对于乌克兰,中国的大型水电站要多得多,并且落差也要大得多,所以一旦被毁后果不可设想。三峡大坝蓄水量近400亿立方米,正常水位可达175米,可以控制约100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占整个长江总流域面积约56%。如果三峡溃坝,那么下游中国经济最核心的沿长江经济带都将成为一片汪洋,武汉、长沙、南京、上海这些超大城市也将面临灭顶之灾。这条经济带人口和GDP占比都超过了全国的40%,而且汇集了很多重要的军工产业,一旦被淹,那对中国的战争能力将是毁灭性打击。
那么三峡大坝在战时存不存在被打击的可能?理论上是可能的。一旦中美之间直接交手,肯定会联合日韩等国想尽一切办法对我内陆地区高价值民用目标进行攻击,日本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发展1000公里以上的对地巡航导弹,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美军还拥有多型轰炸机、战斧巡航导弹等武器,射程上也足以攻击到三峡大坝。但是理论归理论,因为以中国目前的海空军实力,就是为了确保能把敌人消灭在第一岛链之外,真正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所以敌人跑到我们沿海攻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次,即便有一两发漏网之鱼可以进入中国领空,那么他们还得飞行一千多公里才能抵达三峡大坝,而这么远的路程,我们完全可以组织起多道防空防御网,层层阻击,最终击落。退一万步讲,如果有几发导弹落在三峡大坝上,那也没什么好怕的,三峡大坝比乌克兰的新卡霍夫卡大坝要坚固得多,它是完全的混凝土重力坝,几乎完全依靠自身重力来抵抗水流冲击,总重超过了4000万吨,底部最厚处达到125米,最薄的顶部也有15米。
除此之外,三峡大坝所处的位置全是厚实的花岗岩地质层,强度并不比混凝土弱,所以这么个混凝土巨兽,别说导弹那点炸药量,就算直接用200毫米以上的重炮轰,那也就顶多破点皮而已,根本炸不动。在不动用核武器的情况下,外国军队要想用武器攻击三峡大坝绝对是天方夜谭。我们在战时最应该防止的是某些敌特分子,如果他们在大坝钻孔安防炸药雷管,那才是真正的威胁。三峡大坝专门部署了一个武警中队,战时肯定会增派兵力,防止有人搞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