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以来,南县各地的冬种蔬菜陆续迎来采收期。菜农们穿梭在菜地之间,熟练地进行蔬菜采收工作,种植基地里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

2月20日,在南县三仙湖镇的千亩迟菜心种植基地,一株株高大肥硕的迟菜心整齐地排列着,随着镰刀的挥舞,鲜绿脆嫩的迟菜心被采收、打捆,整齐码放在打包区,等待上秤计重,售往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现在算是迟菜心集中上市的时候,开春我们的夏阳白、高脚青等都很受欢迎。”基地负责人肖国安说道。
肖国安介绍,今年迟菜心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每亩大约能产出2500公斤。从去年11月初开始,迟菜心陆续成熟并上市,基地通过分批种植不同生长期的迟菜心品种,成功将采收期延长到4至5个月,预计可持续销售到3月以后。
南县是全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南县大力推广“稻稻菜轮作”模式,充分利用秋收后的冬闲田种植蔬菜,既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这种“短、平、快”的蔬菜产业模式,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更让冬闲田变身“增收田”,促农增效、助农增收。
来源:南县融媒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