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赏析 】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这句话出自佛教经典《普贤菩萨警众偈》。其意思是:这一天已经过去了,寿命也随之减少了,就像鱼在水中,水越来越少,哪里还有什么快乐呢?
这句话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每过一天,生命的长度就减少一天,就像鱼儿离开了水,生命危在旦夕,哪里还有快乐可言呢?
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赏析 】
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大慈大悲”是佛家用语,指爱一切众生为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此句意为观世音菩萨具有无尽的慈悲心肠,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众生的悲苦之声,就会立刻前往解救,以消除他们的痛苦。
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愆”指罪过、过错。此句意为观世音菩萨时而显现,时而隐匿,但始终关注着众生,只要众生心中诚念观世音菩萨,其罪过就会随时得到消除。
心如能了事方了,生尙云浮名更浮。
【赏析 】
心如能了事方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能够真正理解和放下世间的纷扰和烦恼,才能真正地了结这些事情。这里的“了”有“了结”“放下”的意思。强调的是内心的觉悟和放下,只有内心真正明白了,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生尚云浮名更浮: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如同浮云一般虚幻无常,而名声更是虚无缥缈,比浮云还要不实在。这里的“尚”有“还”“仍然”的意思,“浮名”指的是虚名、空名。强调的是对名利的看淡,人生本就短暂虚幻,名声更是过眼云烟,不必过于执着。
这副对联整体上表达了佛教的无常观和放下观。上联强调内心的觉悟和放下,只有内心真正明白了,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下联则提醒人们看淡名利,不要被虚名所累。整体寓意是劝诫人们要放下内心的执着和对名利的追求,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学道当知心是佛,修行应以戒为师。
【赏析 】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追求领悟真理和修行的道路上,应当明白自己的内心本就具有佛性;而在实际的修行过程中,应当以戒律作为自己的导师和指引。
“学道当知心是佛”表达了一种对内在佛性的认知。它意味着通过学习和领悟,人们可以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所蕴含的智慧和善良,这种佛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潜在本质。
“修行应以戒为师”强调了戒律在修行中的重要性。戒律是规范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准则,通过遵守戒律,人们可以约束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实现修行的目标。
总的来说,这句话强调了在修行过程中,既要认识到自己的内在佛性,又要以戒律为指导,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实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