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一列从成都东站驶往贵州铜仁的G2985次动车上,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列车长杨成在例行巡视时,发现5号车厢一名老年旅客突发呕吐并口吐鲜血,意识逐渐模糊。经同行家属李先生告知,老人金先生刚完成胰腺癌手术,此行正是返家休养途中。
面对紧急情况,杨成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广播寻医未果后,他迅速联系前方桐梓东站请求临时停靠,并协调120急救人员提前待命。原本列车需1小时后才能抵达遵义站,但为争取救治时间,铁路部门果断决策,在桐梓东站破例临停。仅用数分钟,老人便被安全转移至桐梓县人民医院,后转至遵义医学院接受后续治疗。这场“生命接力”最终让老人转危为安

杨成在得知老人病情后,第一时间通过广播寻医,但因列车上缺乏专业医疗人员,他果断提出临时停车的建议。此时,列车距离下一站遵义站仍有 1 小时车程,而老人的意识已逐渐模糊。为争取黄金救援时间,杨成迅速联系前方桐梓东站,请求破例临时停车。这一决定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复杂的调度协调:临时停车将影响后续多趟列车的运行,需铁路部门紧急调整线路。
在重庆客运段与贵州铁路部门的高效联动下,桐梓东站仅用 3 分钟便完成了应急预案:清空站台、开启应急通道、协调 120 急救车进站。当 G2985 次动车缓缓停靠在非指定站点时,医护人员与车站工作人员早已严阵以待。在乘客们的协助下,老人被快速转移至担架,送往桐梓县人民医院抢救。经初步治疗,老人脱离生命危险,随后转入遵义医学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这场救援中,无数细节折射出社会的温情。列车长杨成在关键时刻的担当令人动容:"调度中心,我车上有位老人需要紧急救治!" 他的果断决策,打破了 "高铁时刻表不可更改" 的常规。而桐梓东站的工作人员在接到指令后,以 "秒级响应" 完成了通常需要数小时的准备工作。更令人欣慰的是,车上乘客自发让出通道,甚至有人主动留下联系方式,希望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
事实上,这并非高铁首次为生命 "破例"。从去年 G2957 次列车为呕吐老人临时停靠隆安东站,到今年河南信阳为心梗患者紧急刹车,中国高铁已形成一套成熟的 "生命优先" 应急机制。这些案例背后,是铁路系统 "以人为本" 服务理念的深化,更是全社会对生命价值的共同认可。

网友纷纷为铁路工作人员点赞:“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停车,而是对生命的敬畏!”“中国速度不仅有快,更有温度。”此类事件也提醒公众:特殊旅客出行前可通过12306预约重点服务,铁路部门将提供担架、轮椅等辅助工具及优先通道

作为连接川渝与贵州的重要线路,G2985 次动车的 12 个停靠站点串联起西南地区的山水人文:
成都东(12:25 始发)—— 天府之国的起点内江北(13:05-13:07)—— 甜城内江的枢纽荣昌北(13:25-13:27)—— 渝西明珠的驿站重庆西(13:57-14:02)—— 山水之城的换乘中心綦江东(14:27-14:29)—— 渝黔咽喉的要道遵义(15:25-15:32)—— 红色圣地的传承息烽(15:58-16:00)—— 黔中要塞的记忆贵阳东(16:25-16:30)—— 林城贵阳的窗口凯里南(17:01-17:03)—— 苗岭明珠的风情铜仁南(17:41-17:43)—— 黔东门户的通达朱砂古镇(17:56-17:58)—— 丹砂文化的印记铜仁(18:12 终到)—— 梵天净土的终点这条全长约 600 公里的线路,不仅是旅客归家的通途,更是一条流动的生命保障线。
注:从贵阳东站起,班次名变更为G2984,但列车仍为同一车体运行至终点铜仁站。
文明标尺:速度与温度的和谐共鸣G2985 次列车的这次破例,引发了全网热议。网友 @云淡风轻评论:"高铁快的不只是车速,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正如急救医生在接受采访时所说:"3 分钟的临时停车,换来的是患者生存概率的大幅提升。" 这背后,是铁路系统 "宁可打乱运行图,也要守护生命图" 的坚定承诺。
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G2985 次列车的选择,为我们诠释了文明的真正内涵:当冰冷的规则遇上鲜活的生命,人性的温度永远是最高准则。这场救援不仅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更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温暖的信号 —— 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生命永远重于时刻表。
此刻,当我们再次凝视 G2985 次列车的时刻表,那些精准到分秒的数字背后,不仅是交通的高效,更是文明的厚度。愿每一次出发都平安顺遂,愿每一次破例都充满希望。
G2985次动车的临停救援,是铁路部门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在冰冷的时刻表背后,始终有一群人在为生命“开绿灯”。疾驰的列车不仅载着旅客抵达远方,更承载着社会的温情与责任。
作者:龚翔
编辑:龚翔
联系邮箱:kungxiang202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