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手游那点事 斯蒂芬
又有人“钻空子”。
在昨天晚上,CCTV焦点访谈曝光了一起未成年人绕靠防沉迷监管渠道的事件,一时间直接冲到了微博热搜第一,央视称存在一种情况,绕开防沉迷只需4元。于是未成年防沉迷的话题又成为了广大网友们关注的焦点。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下直呼:“真该好好管管了!”当然也有表示悲观的,说这些钻空子的手段根本管不住,网友们在评论区也是各抒己见。
01
绕过未成年人防沉迷的渠道依然存在
根据焦点访谈栏目的报道,该事件起因为江苏的张女士发现自家9岁的孩子,每天花大量的事件沉迷于游戏,学习成绩也随之下降,经过张女士查看手机后才发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自家孩子花费在租借网络游戏账号上的金额就有两千多块。
尽管在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对“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了新的规定,明确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账号租售服务”。但记者却发现,在投诉平台上关于向未成年人出租游戏账号的相关投诉却不少。
根据记者后续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租借游戏账号的店铺内,商家客服甚至根本不询问买家是否为未成年人,就直接为买家提供游戏租号服务。
这些租号商家或平台租号价格多为按小时收费,根据游戏或账号价值的不同,每小时收取几毛到几块十几块不等。通过这些账号密码登陆后,可以完全越过未成年防沉迷,直接进入游戏。甚至在有些租号平台,根本不需要取得账号密码,只需要通过一键上号器就能轻松登录游戏。
02
游戏行业已有成果
但仍任重道远
事实上,经过这些年对未成年人防沉迷的落实后,未成年人防沉迷保护情况已经好了非常之多,根据2024年游戏产业年会“产业发展分论坛”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发布最新数据显示,自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830新规以来,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效显著,超过7成未成年人,周游戏时长控制在3小时以内。
随着这些年来的严格执行,游戏的未成年人防沉迷实名认证机制在现在早已成为了每个游戏内的标配。如今每次登录游戏时,都会先弹出一个实名认证系统,如果没有填写相关信息,是无法进入游戏的。
在2021年时,根据国家出版署发布的新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简称“830新规”),明确所有的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在那之后,实名认证系统已经普及到了所有在国内正式上线的游戏内。
从这些年取得的成果来看,游戏行业对此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很多游戏企业早在830新规以前,其实就已经早早地建立起了相应的防护体系。比如腾讯在2017年时就搭建起了一套“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防护体系框架,同年三七互娱也推出了“家长监护平台”。
如今在多年的完善之后,这些游戏外的监管系统已经相当全面了,通过其小程序我们能够看到它的家长监管功能非常多,这相当于在830新规的规定之外,还多了一道家长层面的管理防护。不过通过前面的案例也能看到,即使是在这种层层防护的情况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监管仍然有一些“空子”还没有堵上。
根据游戏工委发布的数据来看,830新规,强制实名认证等措施虽均已落地,但通过其他渠道以及黑灰产“代过认证”的方式仍然存在。比如上图当中的,用成年人的账号或信息登陆游戏以及第三方平台租用账号这些形式,是未成年人越过未成年监管的主要方式。
如此看来,未成年防沉迷这一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如果是正规租号平台网站或租号APP的监管会更加轻松一些,这些应用也进一步严格推进实名认证,这样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一部分未成年人自己找渠道租号游玩的现象,可是网店一类的商家管理起来就相当困难了。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未成年人防沉迷依旧是游戏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议题,经过这次事件后,我们能够看到,即使游戏公司已经在游戏内加入了防护措施,在游戏外也给家长配套了相应的防护系统,但依然存在不少绕开监管体系的法子,仍旧有一部分人脱离了这套保护体系。未来是推进严格的人脸识别也好,抑或是采用更频繁的更换登入设备验证也好,游戏行业在这方面的探索仍然还要持续进行下去。
当然,作为在这套未成年人防沉迷监管体系之外,孩子最直接的监管人,家长在这方面也需要尽到更多的责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并且合理运用监管措施,只有家长关心,游戏企业关心,未成年人防沉迷才能更好地实施,否则仅靠一方的努力,也难以在未成年人防沉迷上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