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汽总工程师:把厂子建在山里以为隐蔽,其实美国用卫星都看到了

张飞我祖 2024-12-29 10:52:04

60年代,全国数百万干部群众在中央建设三线的号召下,大规模向祖国西南地区进发,他们在西南地区落地生根,建造数以千计个工厂、学校、医院。

在那个特殊年代,中国实施三线建设的战略目的是防止敌国入侵,建立经济建设的大后方。

响应中央号召 把工厂建在树林里

基于此目标,这些工厂选址的首要目的是隐蔽,于是大家都把工厂建设在深山老林里,其实回头来看,甭管选在哪个森林,只要卫星一照,所有基础设施全都一览无遗。

陈祖涛是二汽集团总工程师,他参与二汽筹建的各项工作,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级领导要求把二汽选在深山老林里,我据理力争,后来公布的美国卫星照片发现,我们所谓的隐蔽选址都是徒劳,大部分隐藏在森林的三线工厂全都被卫星拍到了。”

从现代军事角度而言,只要看得见,就能打得着。

因此,当时三线建设时的工厂、学校、医院,只要美国发射导弹,一打一个准。

而当时遵循“隐蔽、分散、躲山洞”的选址策略如今来看,只是自欺欺人,甚至导致建设成本和生产成本成倍增加。

说到一汽,大家肯定不陌生,可大部分对二汽并不了解。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被美军的火力覆盖压的抬不起头,古语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线最需要的物资必须通过汽车运送,可我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汽车损失率极高,为了保证前线物资运输,中央决定建设二汽。

1952年,李富春副总理作为中方代表,前往苏联就援助中国项目谈判,李富春转达毛主席的想法,希望苏联在原有援助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建设二汽的援助项目。

耗时多年的选址之路

中央对第二汽车厂的建设要求与一汽不同,从背景到目的都围绕作战因素考虑,应该考虑把二汽的位置选在远离繁华城市的三线地区。

根据中央对二汽的产能计划,年均产量需达到10万辆汽车。

围绕这一建厂思路,中央专门成立选址工作团队,勘察路线覆盖湖北石咀、黄陂横店等地,在长达几个月的勘察之后,以上选址均不合适。

选址工作并不顺利,经过长达10个月的勘察后,选址小组认为武昌地区的青山镇比较合适,不巧的是,武钢也看中这个区域。

综合权衡下,最终还是将该区域分配给武钢,钢铁产业对水路运输要求较高,此地作为“九省通衢”的必经之路,匹配度极高。

随后几年里,二汽项目由于选址、经济水平等问题暂时搁置。

1953年前后的中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全国经济发展滞后。

进入60年代中期,我国工业产值显著提升,再加上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重新夺回话语权。

此时中央再次把二汽建设提上日程。彼时的中国,从政策到民生,都围绕“革命”外交路线发展,中央为此号召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建设大西北,一声令下,三线建设战略全面实施。

汽车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项目,被列入“五年计划”的清单,围绕二汽的选址工作时隔多年再次启动。

这次选址重点围绕湖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份。

起初小组成员建议把二汽建设在湘西泸溪区域,不过中央对此并不认可,这里不虽然足够隐蔽,但远离铁路,对于汽车这类重资产来说,运输问题是重中之重。

在此之后,小组对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等多个乡镇展开地毯式勘察,全面系统收集各方面信息数据,最终选择湖北十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

这里既符合隐蔽、分散的选址原则,另外十堰是襄渝铁路的途经点,满足汽车运输的要求。

原以为这次选址万无一失,可彼时三线建设的主管领导极为保守,完全不顾选址小组提交的各项材料数据,一味坚持“靠山、分散、隐蔽”原则,这种明显的左倾思想导致选址工作陷入瓶颈。

上级要求,必须把二汽“藏”进山里,避免被敌军飞机拍到。但选址小组出于科学性与合理性方面考虑,始终坚持十堰。

他们认为,二汽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要有前瞻性,它不能只是战备状态下的半成品,要为今后的发展考虑。

其他部委领导认可选址小组的提议,综合分析十堰地理位置、水文条件、交通条件等十多个要素之后,向中央提交申请,认为此处极为适合建厂。

出于保险考虑,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简称一机部耗时几年,组织专家对十堰地区展开全面勘察。

不仅如此,调配各行业专家从农业、供电、防涝、交通、运输等多个方向展开系统性调查。

在此基础上,为了保持足够隐蔽,建议把厂房高度降低,合理利用十堰区域的地形地貌,加大山体高度差,单个厂房面积尽量在20000平米以下,各厂房的距离必须超过1公里,甚至为了掩人耳目,专家建议用涂料把工厂标志盖住,伪装成普通民宅。

三线建设 战备时期的特殊产物

关于二汽选址的争议始终存在,甚至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举报,认为十堰这个地方与中央提出的战备理念不符,极易暴露目标,他们认为襄樊才是二汽的最佳选址地点。

由于选址工作正处于特殊时期,造反派的干预导致二汽建设暂时搁置。

经过一年的修正,中央再次组织专家对十堰展开全面勘察,最终拍板十堰。

1968年11月,周总理亲自批示之后,长达数年的选址工作正式落地。

或许从现代经济发展角度来说,把二汽选在十堰确实存在诸多不足,不过在特殊时期,敢于把如此重要的工程选在如此偏僻的地方,本身就是一项极具难度的任务。

回头来看,十堰也因此受益不少,在二汽的经济辐射下,十堰这座小镇逐渐发展成我国西南地区极具竞争力的工业城市。

要知道,如果把二汽厂址选在深山老林里,引发的一连串负面连锁反应会更多。

当然,即便把工厂选在森林中,也逃不过美国的卫星,不过对于我国当时的科技水平而言,能把选址工作做到这个地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说句马后炮的话,如果当初我国有机会了解卫星的探照能力,或许就不会铆足了劲扎进深山老林了。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