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混动技术再升级,省油动力两不误,车主实测口碑爆棚

骆哲讲车 2025-04-15 20:38:50

奇瑞混动,到底是真材实料的技术自信,还是虚张声势的“吹牛”?

这行业标准,又该由谁说了算?

说白了,咱们现在看车,不能光听厂家在那儿吹得天花乱坠,得看实际表现,对吧?

就拿奇瑞来说,2023年出口量是牛,突破了90万辆,连续21年稳坐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的宝座。

但问题来了,墙外开花墙内香吗?

老百姓对奇瑞混动技术的认知度,那可真得打个问号。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老早就喊出了“奇瑞要成为中国的丰田”的口号,这目标是远大,可技术实力真能撑得起这份野心吗?

你品,你细品。

要说奇瑞“吹牛”,那也得看看它有没有“吹”的资本。

先说说这鲲鹏超能混动C-DM技术,在上海车展上可是狠狠地秀了一把肌肉,混动专用发动机、混动专用变速箱、电池及管理系统,三大件样样拿得出手,号称能覆盖A级到C级车型。

数据也挺唬人,搭载CDM6.0的风云A9,WLTC亏电油耗4.85L/100km,1.5T发动机热效率46.5%,600bar喷射压力,1DHT混动变速箱综合效率93%。

还没上市的山海系列,那2.0T混动专用发动机更猛,功率覆盖155kw到200kw,扭矩最高400Nm,热效率最高46%。

混动专用变速箱电机在800v平台下最高280kw,功率密度2.5kw/kg,电机最高转速24000,转子寿命极限工况能跑18万次。

这数据,确实能让不少车企汗颜。

光有数据还不够,还得看智能化水平。

这年头,没点智能化的东西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奇瑞混动也算是下了功夫,搞了个域控,把行驶控制和能量管理协同处理,就像人走路一样,脑子和脚得配合好,才能走得稳、跑得远。

还有那个ESP标定,奇瑞每年都拉到牙克石博世试验场去折腾,不停地优化迭代。

再配合上AI算法,实时调整发动机和电池的能耗,根据地图提前规划动力输出路径,实现智能能量回收。

这套组合拳下来,NVH表现也能得到大幅提升。

安全才是王道。

奇瑞一直把安全放在首位,电池包采用钢铝混合结构,屈服强度1000mpa以上,抗冲击能力增加30%、防刮蹭能力增加25%,能经受住4.9米高度跌落和200kN挤压。

E0X平台还配了9个碰撞安全传感器,每年做1500多次整车碰撞标定,碰撞时高压能在2ms内断开,24小时云端监控电池包状态。

之前瑶光CDM不是还经历了800度高温电池烘烤吗?

静置一小时后没冒烟没起火,这安全性,确实让人放心。

问题来了,奇瑞老说自己要对标比亚迪,甚至有高管宣称,奇瑞的混动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比亚迪DM-i。

这话一出,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

比亚迪DM-i的市场表现和用户口碑摆在那儿,奇瑞拿什么来超越?

诚然,奇瑞在一些技术指标上可能有所领先,比如发动机热效率、电机功率密度等等,汽车这玩意儿,不是光看参数的,还得看整体表现、可靠性、耐用性、用户体验等等。

比亚迪DM-i胜在均衡、稳定,市场认可度高,奇瑞要想超越,还得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来。

再说说这行业标准的事儿。

现在车企宣传油耗,那是五花八门,有用NEDC的,有用CLTC的,各种标准满天飞,把消费者搞得晕头转向。

奇瑞这次站出来,要联合中汽研推动行业标准落地,呼吁采用更贴近实际的WLTC标准,甚至建议搞实测。

这出发点是好的,奇瑞自己有没有资格来制定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不是哪一家说了算的,得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技术水平、市场规模、行业影响力等等。

奇瑞也明白,光靠喊口号是不行的,还得有实际行动。

它跟宁德时代成立了合资公司,加速电池技术研发,提升混动技术自主可控性。

还推出了风云A8,定位“超能混动新家轿”,算是正式进军混动家轿市场。

这一系列动作,都表明了奇瑞在混动市场的野心和决心。

奇瑞混动到底是技术自信还是“吹牛”,这还真不好说。

技术上,奇瑞确实有两把刷子,但在市场表现和用户口碑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于行业标准,也不是奇瑞想定就能定的,还得看整个行业的共识和发展。

说白了,奇瑞要真正成为“中国的丰田”,还得拿出更多硬实力,用产品说话,用市场说话。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会证明一切。

0 阅读:9

骆哲讲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