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随后又逼迫父亲李渊交出权力。两个月后,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大唐进入了李世民时代。
李世民在位24年,创造了“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从这个角度看,“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也算是玄武门之变的政治遗产。人们总是把唐朝的辉煌和李世民联系在一起,但很少有人想过,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失败了,结果会怎样?如果李建成登基,能否创造类似“贞观之治”的盛世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李建成有可能获胜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李建成不能过于自信和大意。玄武门之变当天早上,李元吉察觉到情况不对,建议李建成以生病为由不去上朝,观察形势。
但李建成自信满满,认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没有听从李元吉的建议,结果导致了兄弟二人在玄武门的惨剧,他们的男性子嗣也被李世民全部杀死。
如果李建成听从了李元吉的建议,结果可能就不同了。从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实力对比来看,李建成的胜算更大。原因有几点:
一是李建成是嫡长子和太子,有父皇李渊的支持,朝堂上有重臣拥戴,政治资源丰富。第二,东宫有两千长林兵,统兵将领薛万彻等虽然不出名,但战斗力不容小觑。第三,李建成还有李元吉这个盟友,两府联合起来力量很强。
而李世民只有秦王府的12个心腹和私自招募的800猛士,在府兵制下,他实际上没有多少兵力。李建成过于自信双方力量的悬殊,李世民也是利用这一点,出其不意地取得了胜利。

如果李建成胜了,会杀李世民吗?
这要看李建成什么时候发现李世民有发动政变的野心。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曾陪李渊去齐王府,李元吉想趁机杀李世民,但李建成阻止了,李元吉还为此抱怨李建成。这是史书对李建成最客观的记载,符合他太子和兄长的身份。
基于此,我们可以推测:如果李建成意识到危险,带少量护卫,和李世民在玄武门交手,李世民仅凭12个亲信很难成功,如果不能逃脱,可能会丧命。如果李建成提前防备,李世民可能会悄悄撤退,不给李建成留下证据,兄弟俩会继续争斗,胜负难料。如果李建成拿到实锤证据,他会从政治上打击李世民,但李渊可能不会处死李世民,只是剥夺他的封号和权力,让他失去争夺皇位的资格。
当然,也有可能双方都无法消灭对方,李渊可能会让李世民镇守洛阳,成为割据势力。在李渊死后,李世民走朱棣那条路,起兵讨伐。

如果李建成当了皇帝,会有“贞观之治”吗?
后人提到大唐,首先想到李世民和“贞观之治”,好像只有他能创造这样的治世。其实不然,每个王朝建立之初都会有自己“治世”或“盛世”。即使不是李世民,也会有类似的治世,只是名称不同。
唐朝的江山属于整个精英群体,只要有励精图治的群体,社会发展方向就不会错。李建成并非无能之辈,在李渊起兵进攻西河时,他和李世民同甘共苦,以身作则,深受军士和百姓喜爱。
在攻打霍邑、平定刘黑闼之战中,李建成也有战功。史书还有“建成性颇仁厚”的记载,说明他不是荒淫庸碌之人。而且,辅佐李世民成就“贞观之治”的重臣名将中,很多是李建成的部下,如魏征、王珪、薛万彻等。
如果李建成继位,有谋略、仁厚,还受名将拥戴,肯定也能创造伟业,成就也有可能超过“贞观之治”。这些都是后话,历史没有假如,过去的,会成为历史红尘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