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春菜,从南到北的时令蔬菜都凑在一起,让人看着就想买回家煮一锅春天的味道,但价格标签上的数字总是让人犹豫要不要伸手。
我家阳台上种着几盆香椿苗,这几天眼看着嫩芽一点点冒出来,让我想起老家院子里那棵大香椿树,每到春天树枝上都挂满了红红的嫩芽。香椿树下经常有邻居家的孩子跑来玩,大家一起数着新长出来的芽,争着说要摘回家炒鸡蛋。现在超市里卖的香椿虽然看起来也很新鲜,但总觉得少了点童年时的那种味道,可能是因为现在的香椿都是大棚里种出来的,少了阳光的味道。
农贸市场的摊位上,一捆捆水灵灵的藜蒿立在竹筐里,旁边还摆着刚挖出来的春笋,泥土的气息混着春天的清香,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摊主说这些都是清早从产地运来的,价格虽然贵了点,但保证新鲜,一边说一边用小刀削开春笋的外皮,露出里面雪白的笋肉。
超市的生鲜区总是把春菜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包装精致的小盒装春菜看起来很是诱人,但仔细算算价格却让人有点望而却步。一盒50克的香椿要卖到7.99元,换算下来比肉还贵,但架不住想吃的心思,还是会忍不住买上一盒回家。
朴朴平台上开设了春菜专区,荠菜、鲜荞头、折耳根嫩尖、鲜蚕豆等琳琅满目,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图片就能闻到春天的味道。点开评论区,好多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春菜食谱,有的说把荠菜和豆腐一起打成糊做成丸子,有的说把春笋切片和腊肉一起炒,看得人口水直流。
营养师说春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比如香椿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铁和锌的含量更是其他蔬菜的好几倍。荠菜富含钙质和维生素C,春笋热量低还能助消化,新鲜的蚕豆仁更是维生素B族的宝库。这么一算,贵一点好像也挺值得的。
医生提醒说春菜虽然好吃,但一定要注意烹饪方法。香椿和春笋都含有一些对人体不太好的物质,必须要焯水才能吃,焯水的时间也有讲究,时间太短去不掉有害物质,时间太长又会把营养都焯没了。
私厨大厨分享了几道春菜的做法,说豌豆尖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清炒,也可以和腐竹一起煮汤,加点醋和辣椒更开胃。雷竹笋可以和咸菜一起炖,或者切片炒酸菜也很开胃。蚕豆仁可以直接焯水吃,也可以和金华火腿一起焗,香得很。
市场上的春菜价格虽然还在高位,但摊主说再过半个月就会便宜下来。到时候不仅种类会更多,价格也会更亲民,可以买多点回家尝鲜。现在虽然贵,但架不住想吃的心思,偶尔买点尝尝鲜也是应该的。
看着超市里高价的春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阳台上尝试种植。豌豆苗和香椿苗都很好养活,只要有阳光和水就能长得不错。虽然产量不多,但看着自己种的菜一点点长大,心里也会觉得很开心。
以前老人总说要吃时令的东西,现在想想确实有道理。春天吃春菜,不仅新鲜好吃,还能让身体跟着节气走。虽然现在温室大棚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菜,但还是春天长出来的最有味道。
春菜背后其实藏着很多传统文化,比如节气饮食的智慧,比如地方特色的烹饪方法。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通过春菜一代代传承下去。现在的年轻人虽然生活节奏快,但还是会在春天的时候想着要买点春菜尝尝,这说明传统文化还在我们的生活中延续着。
现在的物流这么发达,南方的春菜可以运到北方,北方的春菜也能送到南方,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尝到不同地方的春天味道。虽然价格还是有点贵,但能吃到这么多种类的春菜,也是现代生活带给我们的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