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美国副总统JD·万斯带着一家五口浩浩荡荡地抵达印度。
万斯这次出行的阵容可是十分“热闹”,万斯带着妻子、三个孩子去会见印度总理,说是出访倒不如说是春游。副总统外加“二夫人”和三个继承人一字排开,那排场怎么看都不像是外交活动。
但真正让人“赞叹”的还不是万斯的“全家出动”,而是印度方面那前所未有的接待规格。莫迪满脸堆笑仿佛不是来了一位外国政要,而是迎接海外失散多年的宗亲团。
甚至一见到万斯的孩子,莫迪就把人家大儿子抱在了自己腿上,然后把孔雀毛当成礼物送给了三个小孩子,这一幕在镜头下怎么看都像是“温馨的一家人”。
但是在印度民众看来却“并非如此”,如今印度国内因为美国的关税导致通货膨胀再次加剧,普通人连喝牛奶都成问题,谁又能理解莫迪在万斯面前的“热情体贴”呢?

总理莫迪不但早早等在总理府门口,红毯直接铺到了院子边上,那仪式感怕不是准备参加某种选秀活动。

再看莫迪满脸堆笑,站在门口挥手的样子,颇有点“新郎接亲”的派头。估计连印度本地官员也很难享受这种“被宠溺”的待遇。
接下来的场面就更加精彩。一进门没寒暄几句,莫迪立刻化身“邻家爷爷”,上来就把万斯的大儿子抱到腿上,还露出了一种“隔代亲”的慈爱表情。
一位74岁的国家领导人,居然当着众人面抱起了副总统的孩子,那场面简直可以直接剪辑进育儿宣传片。

万斯一边看着,嘴角几乎咧到了耳根;孩子倒是一脸迷茫,估计还没搞清楚这位慈祥老爷爷是干嘛的。
不仅如此,为了讨孩子们欢心,莫迪还亲自送上了“特别定制”的礼物——每人一根孔雀羽毛。
孔雀羽毛是象征印度传统文化的“高雅之选”。在莫迪的设想里,孩子们拿着羽毛挥舞几下,就能在热带阳光下感受到印度文明的熏陶。

而孩子们的反应也非常配合,开心地挥来挥去,一根羽毛居然能当成魔杖一样玩得不亦乐乎。
最“感人”的一幕莫过于万斯的女儿米拉贝尔,这位小姑娘抱着孔雀羽毛在地上边走边摇,甚至还顺手“敲打”了自己的亲爸爸几下。
莫迪见状,笑得比印度夏天的阳光还灿烂,而总理府的花园也成了儿童乐园,莫迪甚至亲自带着他们一家参观后院,不知道是不是还顺便喂了孔雀。

尽管如此,这场“家庭式外交秀”虽然在镜头下和和美美,却并没有在印度国内收获一致好评。
温馨的一幕却没让印度人民满意不少印度民众看完这一出“父慈子孝、贵宾作陪”的热闹场景,心里直犯堵。一些人直接质疑:莫迪这是欢迎一个外国副总统,还是迎接自己儿子的岳父?

人都还没走进门,莫迪就站在外面候着,这态度要不要这么卑微?
回头一想,今年2月莫迪访美的时候,人家特朗普连门口都懒得出来,只是在白宫里“内接”,对比一摆,印度网民顿时醍醐灌顶,纷纷开始反思到底是谁在“跪着搞外交”。
当然了,印度民众的不满可不仅仅是出于面子问题。说到底,印度如今国内问题一大堆,从农村贫困到城市通胀,从青年失业到地区不稳定,每一个都是扎心的问题。

而莫迪这个时候把大量注意力和资源用在和美国副总统一家打亲情牌上,不少人就觉得“格外热情”这四个字变得有点刺眼。
莫迪为什么会如此“热情体贴”?更有观点指出,莫迪如此“体贴入微”,是为了缓解与美国在贸易上的紧张关系。

毕竟,印度每年对美顺差达数百亿美元,美国那边随时可能变脸加税,这副总统一来,莫迪自然是得把热脸贴上去,能多缓几年关税压力就多缓几年。
但问题是,老百姓不这么想。在他们看来,国家日子没过好,领导人却在外头一副“慈父外交”的姿态,对着外国小孩笑得像拿了奥斯卡奖杯,实在有些“用力过猛”。
有印度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留言:“我们总理比他们爸爸还宠他们,这孩子回国还不得天天喊想印度爷爷?”也有人调侃:“下次美国总统要不要干脆带宠物来,看看莫迪给不给狗狗戴花环?”

而万斯这边,倒是落得轻松自在。带着家人来一趟“走亲戚式外交”,孩子们既领略了异国风情,又收了礼物,还进了新闻头条。
夫人乌莎虽然被媒体拍到穿着显得有些“成熟”的裙子,但相比起外交层面的得分,这种形象小插曲也无伤大雅。
而万斯本人,在镜头前笑得从容自若,完全不像在谈什么国家大事,反倒像是在参加某种“国际家庭日”庆典。

这次访问到底谈了什么贸易、签了什么协议、解决了什么矛盾,外界根本没有兴趣深究。大家讨论的全是孩子们拿了什么羽毛、谁穿了什么裙子、谁笑得更灿烂。
外交舞台上本该剑拔弩张的氛围,在这次访问中被“家庭喜剧”彻底取代。
万斯来了,带着老婆孩子,莫迪接了,带着祖辈般的笑容,这场面说到底,就是一场高级别的“公费亲子游”,既丰富了新闻,又娱乐了大众,唯一留下些许苦涩的,大概就是那些还在为牛奶涨价而烦恼的印度老百姓了。
参考资料:
京报网 2025-04-22 《万斯携妻访印,可不是“回娘家”那么简单……》
上观新闻 2025-04-21 《美国副总统12年来首访印度:拖家带口“回娘家”有何意味?》
新浪财经 2025-04-21 《印度政府:莫迪告诉万斯,他期待着特朗普总统今年访问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