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太微(688515.SH)成年度“变脸王”。
2月23日晚,裕太微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下降32.13%,净亏损1.5亿元,同比下降36583%。
就问一句,离谱不?
或许,换个说法更加直观。
2019年-2022年,裕太微净利润分别为-2749万元、-4038万元、-46.25万元和-40.85万元,也就是说,仅2023年的亏损金额,就相当于此前四年总和的两倍。更让人感到难以接受的是,2022年的时候,裕太微亏损大幅收窄,就在大家认为公司即将盈利的时候,亏损陡然大幅增加,成为了年度“变脸王”。
注意,裕太微属于科创板企业,至今股票后面有“U”字母,说明公司自上市以来还没有一次实现盈利。
再看股价。
2023年2月,裕太微登陆科创板,发行价92元/股,上市当天,裕太微大涨152.7%。但是,上市即巅峰,在那之后,裕太微的股价便大幅下跌,一路下跌至46.58元/股,跌幅82.6%;即便按现价比,跌幅也接近70%。
为什么裕太微惹众怒了呢?业绩可能只是表面原因。
裕太微成立于2017年,主营业务为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是一家成立时间不久,且IPO时只有133人的小公司。
2020年,裕太微销售收入只有1295万元,但是到2021年,裕太微营业收入猛增至2.54亿元;2022年,这个数字进一步增长至4.03亿元。
最终,公司IPO募资18.4亿元。什么概念呢?当时公司的总资产只有5.07亿元,净资产更是只有2.77亿元,也就是说,裕太微一口气募资了18.4个亿,相当于一口子融了3.68个自己。
所以,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短短三年时间,营业收入从1295万元增长至4.03亿元,翻了三十倍,这符合正常的商业规律吗?第二,公司成立5年,营业收入只有几千万的时候就提交了上市申请,是不是太着急了啊?第三,一口气募资了3.68个自己,所以,到底是机构人傻钱多,还是机构不把投资人的钱当回事?
最让人气愤的地方在于,明明公司估值贵的离谱,但为了掩盖自己高定价合理性,机构们在上市首日还疯狂拉升公司股价,最终让后面买入的散户,亏得嗷嗷叫。
或许,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还是,经营业务高大上的裕太微,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赚钱?
关于2023年亏损的原因,官方是这样解释的:
第一,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资源政治冲突和行业周期性下滑影响,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半导体行业整体出现周期性下行;第二,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大幅增长;第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带来的损失。
有一说一,这三点确实是公司业绩亏损的原因,但问题是,如果这个解释能够被原谅的话,那么其他公司是不是都可以纷纷效仿?都值得被原谅?
就拿研发费用来说,2023年前三季度,裕太微的研发费用是1.63亿元,超过了同期营业收入。可问题是,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赞的事情。
根据招股说明书的数据,裕太微的专利数有且只有24件,但是,全球头部公司的专利数均在1万件以上。也就是说,即便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但是就绝对金额来说,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
当然,公司的最大机会或许是国产替代,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会什么要着急上市?会不会要把二级市场当成一级市场?为什么要割广大股民的韭菜呢?
难道,股民就活该被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