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停火协议达成,最终能实现吗?普京痛失谈判筹码?

陆大熊 2025-02-19 10:26:04
一、巴以停火协议将如何实施?

经过长达15个月的战火,巴以双方终于达成了一项分阶段实施的最终停火协议。

首先,在第一阶段,为期42天的期限内,哈马斯将释放33名被扣押人员,涵盖未成年人、女性(包括女兵)、50岁及以上的男性、伤员及病患。作为对等条件,以色列将释放一定数量的巴勒斯坦囚犯,具体数目尚未确定。

同时,以色列军队将从加沙的人口密集区域撤至边界地带,允许加沙的流离失所者返回北部家园。此外,以色列将每天允许600辆卡车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并允许受伤的巴勒斯坦人前往外部接受治疗。

进入第二阶段,哈马斯将释放所有剩余的被扣押人员,作为交换,以色列将释放更多的巴勒斯坦囚犯。同时,以色列军队将从加沙地带全面撤离。

到了第三阶段,哈马斯和以色列将相互归还已死亡的对方人员遗体,并启动为期三至五年的加沙重建计划。

然而,尽管停火协议已经达成,以色列并未立即停止其军事行动。在协议签署的当晚,以色列军队再次袭击了加沙地带,导致28人死亡,多人受伤。

这一行为引发了巴勒斯坦方面的强烈谴责,认为以色列缺乏停火的诚意,试图在正式执行协议前的最后时刻造成更多伤亡。可见和平依旧任重道远。

二、巴以这次为何达成停火?

巴以停火的促成因素错综复杂,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大要点:

首要的是,停火协议实为双方目标难以达成时的无奈妥协。哈马斯遭受重创,几乎濒临瓦解,其核心力量大幅削弱,领导层亦四分五裂。

而以色列方面,其解救人质、根除哈马斯及确保加沙不再构成威胁的目标均未达成,反而面临安全威胁加剧、经济重创及国际孤立的困境。

其次,力量对比的根本性变化为停火铺平了道路。以色列已确立起压倒性的安全优势,而哈马斯的外部支援体系亦大幅削弱,双方均认识到停火是当前可行的选择。

再者,美国政府的更迭成为了推动巴以和解的又一变量。特朗普政府试图将此停火协议作为中东外交新篇章的起点,而以色列亦借此机会加强与美国的盟友关系。

然而,加沙与中东的和平前景依然充满挑战。一方面,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协议内容存在显著不足,既无法解决当前冲突引发的复杂问题,更无法触及双方长期的历史纠葛。

另一方面,特朗普执政后的巴以政策或将进一步加剧巴勒斯坦的不利处境,其政策倾向无疑将继续偏向以色列,这一点从其首任期的政策导向、竞选言论及人事布局中可见一斑。

那么,巴以停火将对全球格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三、全球格局将如何发展?

巴以停火对全球格局产生的潜在影响深远且多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一停火协议犹如一道屏障,暂时缓解了全球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担忧。特朗普曾发出警告,巴以冲突的升级可能触发全球性的灾难性战争。

如今,随着巴以双方达成停火,这一紧张局势得以缓和,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喘息的机会,有助于减轻大国间的对抗压力。

其次,巴以停火标志着中东地区即将迎来一次重大的权力重组。此次停火以以色列的全面胜利告终,预示着中东地区的政治版图即将发生深刻变化。

美国与以色列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一旦美国成功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和解,中东地区将形成一个强大的联盟,对伊朗形成孤立态势,进而可能调整其全球战略重心,对中国和俄罗斯构成新的挑战。

最后,巴以停火也削弱了俄罗斯在俄乌停战谈判中的战略地位。原本,巴以冲突作为一场“代理人战争”,为俄罗斯提供了与美国进行谈判的重要筹码。

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等势力与伊朗和俄罗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俄罗斯在谈判桌上拥有一定的发言权。

然而,随着巴以停火的实现,俄罗斯手中的筹码大幅减少。同时,叙利亚局势的变化也为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带来了不确定性。

此次停火协议尽管达成,但协议能否最终顺利实现仍是未知数,大家觉得会如何发展呢?

0 阅读:16

陆大熊

简介:权威、有料、客观但不中立的军武自媒体人(红心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