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鲁迅,大家总是会不可避免地想到与他纠葛一生的两个女子,许广平与朱安,一个是新时代的文化女子,一个是裹脚封建女子,崇尚新文化的鲁迅会如何选择,答案很明显。
但纵使鲁迅内心更偏向许广平,她的生活也不见得有多幸福,不过是与朱安的有名无实不同,她是有实无名罢了。
一、做大家眼中好人家的女子
众所周知,朱安是被鲁迅嫌弃的原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朱安裹脚,另一个原因便是她几乎大字不识,与鲁迅完全没有任何公共语言。于是,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认为,朱安大抵就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估计家境也相当一般。
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与鲁迅相比,朱安的家境要好上太多。朱安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虽说是小官,但是家庭的积蓄还是不错的。鲁迅与她成亲,周家肯定是被照顾的那一方。只不过,这样好的家境,似乎没有给朱安什么帮助。
朱安的父亲坚信女子无才便是德,对封建思想深信不疑,堪称老顽固的等级。为了让女儿成为大家眼中的好人家的女子,朱安自小便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有文化知识,更是年幼时遭遇裹小脚的女子。
而后,朱安与鲁迅的婚事,也是双方家里长辈商议之后的结果,对于两位当事人的意见丝毫不在意。在朱安看来,婚姻本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谁结婚自然由家里长辈说了算。而鲁迅是个大孝子,母亲让他成亲,他听了便是。
反正,于他而言,迎娶朱安单纯只是听从安排,而那时候的鲁迅对爱情也似不抱幻想的。在与朱安成亲之后,没几天,鲁迅便以事业也求学为由头,离开了老家,也远离了在家适逢公婆的朱安。
二、一辈子无法给的名分
自从与朱安成亲,鲁迅虽然从未碰过她,但也不曾想过自己还会另遇爱人。在他看来,自己未来所从事之工作,必然是反抗当时朝廷的,危险重重,爱情早就不是他所能熬得起的东西了。
直到有一天,鲁迅遇上了许广平,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他们相遇之初,两人的身份是学生和老师,许广平被思想犀利,相貌端正的鲁迅所吸引,而鲁迅也发觉了许广平的阳光与活力。
许广平出生在一个士大夫的家庭,自小便习得文书,又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入了学堂学了些先进文化。她与鲁迅,是实实在在地有着共同语言。两人也都不是墨迹之人,在相互确定心意之后,许广平与鲁迅便住到了一起。
只不过,与大家的想象的不同,他们虽然是住在一起,对外许广平也已经被称呼为“师母”,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却是一个住在三楼、一个住在二楼。虽然是相爱之人,也有了夫妻之实,更以夫妻自居,但到底还是差着点名分的。
毕竟在老家,鲁迅还有一位毫无过分,兢兢业业侍奉周家人的原配妻子朱安。尽管鲁迅从未与她有夫妻之实,但这夫妻之名却是板上钉钉,他更是从未表现出过要离婚的意思。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许广平的身份也就略显尴尬了,一位有实无名的爱人。
不过,这位有实无名的许广平,终其一生,为人所知最出名之处,便是因为鲁迅。
三、成全自己,欠了别人
说来,与鲁迅纠葛的这两位女子,生活也算不上好,尤其是在鲁迅死后,她们更是成为了代替鲁迅受难的牺牲品。在抗日战争后期,鲁迅因为文文风过于偏激,其文稿遭到封锁,与他有关的东西,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
只不过,此时的鲁迅已经去世了,自然他是受不到苦了,而由与他有关的人来承受,许广平和朱安自然是首当其冲的牺牲者。作为鲁迅的拍档爱人,许广平入狱,遭到日军的酷刑,为的是以她为口,撕开上海的文化名人。
在鲁迅活着之时,许广平享受的爱并不多,但是在鲁迅死后,她却是结结实实地接手了鲁迅的一堆身后事。当然,最无辜的可能要属朱安,她大字不识一个,还要因这个一生见不过几次的丈夫受难。
好在,后来许广平被保释出狱,在经济上她也接济了朱安。大概谁也想不到,这两个本该是情敌的人,在丈夫死后居然关系还能处的不错。朱安曾经公开表示:“许小姐是个好人。”
不得不说,于性格上,朱安是极好的,奈何被时代耽误,最终只能凄苦一生。而许广平虽说得到了鲁迅的爱情,但在名分上,鲁迅对她始终也该有无尽的亏欠。成全了自己,亏欠了两个女子,鲁迅大抵就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