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说:“事,不能想得太多,想多了心就乱了;人,不能看得太清,看清了心就凉了;情,不能陷太深,太深了心就痛了。人活一世,想开了就是幸福,想不开就是痛苦。不去惊艳谁的人生,只温暖自己的岁月。”
这段话,一针见血,让人瞬间清醒,值得深思。
《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哪吒说得非常好,是魔是仙,谁都说得不算,只有自己说得算。
确实,魔与仙就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
生活中的好与坏也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你积极乐观对待,逆境也是帮助你成长的;你若消极对待,顺境也会变成糟糕的事情。
人活一世,懂得分寸,稳定情绪,让自己越来越好。
如何才能让自己越来越好呢?
01亦舒曾说:“成功的秘诀之一绝对是闭上尊嘴;事成之前不发一言,埋头苦干;事成之后保持低调,不夸夸而谈,几乎是所有成功人物老练的处世态度。”
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有一个好的处世态度,即少说话多做事,埋头苦干,学会蛰伏,保持低调。
2025年春节上映的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全球后,饺子导演也火了,成为荧屏上非常火的人物。
可谁知道,他出名之前,是默默无闻的付出,曾经三年在家啃老专注动漫设计,被人戳脊梁骨,可他没有放弃,依然埋头苦干。
他出名后,拒绝那些实力公司的合作,选择闭关修行,低调地带着团队去乡下搜集哪吒3的灵感素材,为广大观众创作更好更优质的作品。
饺子不成功,天理不容。
作为普通的我们平时,更应该要少说话,多做事,埋头苦干,成就自己的梦想。

《半山文集》说:“人只要能够一直自我更新和成长,就不会太在意已经过去了的自己,就不存在什么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
何谓成长?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逐渐学会接受、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一个人最好的状态,不是从不失误,而是从没放弃成长。
发明电灯的发明家爱迪生,实验了1000次,都失败了,可他依然努力去尝试第1001次,最后终于实验成功了。
其实他前面的实验不是失败了,而是在一次次地成长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了,量变到质变。
稻盛和夫说:“人生最大的浪费,就是做事情没有积累性,没有做到深耕一个行业,成为行业里面的专家,真正用自己的实力做价值的交换。”
爱迪生就做到了这点,他懂得积累,去深耕自己的行业,所以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家。
我们更应该努力积累,而不是一味地喊苦喊累,甚至放弃自己。
李尚龙曾说过:“一无所有的时候,先去做擅长的、能做的,能赚到钱的,能积累到人脉的,有了一定的资本,再去做自己喜欢的。”
说得非常好。
当你一事无成的时候,就去多积累,多成长,有了一定的资本,你才有选择的自由。

稻盛和夫说:“真正厉害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属于自燃型的人。 当一个人对自己够狠, 够自律, 够坚持,他不需借助谁的光, 就能熊熊燃烧, 成为耀眼的光亮 。 ”
那些优秀的人,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无不对自己狠,自律,坚持。
比如李子柒,董宇辉,饺子,张桂梅,钟南山,袁隆平……
你今天不主动出击改变自己,明天就要被社会淘汰。
有句话说得好:“人如果放弃了主动对自己的塑造,就只能被世界所塑造,被时代和环境所塑造,被他人所塑造。通常,这就被称之为:随波逐流。”
生活就是鞭子,不向前就要挨打,不努力就得受罚。
要想你的人生越来越好,你就得比别人更努力,更吃得了苦,更自律,更要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