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52岁任中组部副部长,81岁中纪委常委,官至副国级,却无儿无女

暗夜精灵舞月光 2024-12-17 12:04:03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队伍中,有一位女性革命家的身影格外耀眼,她就是帅孟奇。

她曾任中组部副部长、中央纪委常委,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官至副国级,但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女性革命家,晚年却无儿无女。

那么,是什么让她甘愿牺牲个人家庭幸福,奉献一生? 而在她坎坷而传奇的一生中,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

【坚定信仰的革命之路】

1897年,帅孟奇出生在湖南龙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帅惊白虽出身贫寒,却十分注重学习,靠着过人的毅力和天赋,帅惊白最终考取秀才,并远赴日本留学。

在日本期间,帅惊白接触到进步思想,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他致力于在家乡传播革命思想,开办新式学堂,父亲的经历,给帅孟奇幼小的心灵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帅孟奇出生后不久就被寄养在外公家,直到7岁才回到父母身边,为帮助家里减轻负担,帅孟奇除了上学,还要跟母亲学习家务,帮二叔打理生意账目。

9岁那年,帅孟奇如愿以偿进入私塾读书,从那时起,她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每天清晨,帅孟奇都要先打扫院落,然后赶去上早读。

白天,她跟随二叔下地干农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她还要完成母亲布置的纺织任务。

1912年,帅孟奇随父亲来到长沙求学,在这里,她目睹了革命志士英勇献身的事迹,也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新思想的感召下,帅孟奇暗下决心,要为妇女解放事业奋斗终生。

1917年,帅孟奇和表弟许之桢喜结连理,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以打破旧式婚俗的简朴婚礼,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婚后不久,为了支持丈夫外出求学,帅孟奇毅然肩负起照料家庭的重任,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这个坚强的女性,用双手撑起了一个家,默默等待丈夫归来。

1920年,怀着满腔热血的帅孟奇,带着年幼的女儿离开家乡,在汉寿县城,帅孟奇结识了一群进步女青年,在与她们的交往中,帅孟奇的革命意识日益增强。

1926年,在詹乐平的介绍下,帅孟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汉寿县第一批女党员,从此,她的人生轨迹,与革命事业紧紧相连。

就在她对革命事业充满热情、蓄势待发之时,国共合作破裂,革命遭遇严重挫折,一场腥风血雨,席卷了湖南大地。

年轻的帅孟奇,又将经历怎样的磨难?她与远在异乡的丈夫,是否还能重逢?

【峥嵘岁月的爱情与抉择】

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湖南革命形势急转直下,白色恐怖笼罩神州大地,革命者陷入空前的危险之中。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帅孟奇毅然决然奔赴长沙,寻找党组织,请求上级指示,然而满目疮痍的长沙城,已不见昔日革命热潮的踪影。

曾经并肩战斗的同志,不是牺牲就是转入地下,孤立无援的帅孟奇,惊愕地发现自己已被通缉。

就在此时,一个让帅孟奇魂牵梦萦的消息传来:丈夫许之桢,正在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任教,思念丈夫的帅孟奇,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前往武汉。

历经艰辛到达武汉的帅孟奇,发现讲习所已经停办,丈夫下落不明,在同志向警予的帮助下,帅孟奇得知,许之桢因病被送往苏联疗养,至此,这对革命伉俪,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分离。

1928年,怀着对丈夫的无限牵挂,帅孟奇只身踏上了远赴苏联的征程,在莫斯科,她与久别的爱人重逢,共同开启了学习革命理论的大门,然而革命的号角再次吹响。

1930年,帅孟奇响应党的召唤,告别丈夫,回国投身革命斗争,这一别,竟成了永诀,命运的无情,再次将他们推向了天各一方。

回国后,帅孟奇先后辗转上海、武汉等地,从事秘密工作,她伪装成工人,深入群众,宣传抗日救亡。

在日寇铁蹄践踏中华大地的危难时刻,帅孟奇冒着生命危险,组织群众,筹集资金,支援抗日将士。

1932年10月,帅孟奇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这位坚强的女性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

老虎凳、吊刑、火烙、灌辣椒水……在非人的摧残下,帅孟奇几近昏厥,但她咬紧牙关,一言不发,誓死捍卫党的秘密。

在她的感召下,狱中的革命者团结一心,用献血写下了“坚贞不屈”四个大字,5年的铁窗生涯,帅孟奇的身心饱受摧残,她的双眼几近失明,右腿也落下了终身残疾。

但是这位钢铁般的女性,却没有被黑暗吞噬,炼狱般的考验,淬炼了她的意志,升华了她的灵魂,她那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感动了所有人,就连敌人,也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

1937年,经过党组织多方营救,帅孟奇终于重获自由,但是年迈的母亲,早已被逼疯,父亲也被逼得不得不背井离乡。

心爱的女儿,更是被敌人残忍毒害,年仅13岁便香消玉殒,至于朝思暮想的丈夫,在得知她牺牲的错误消息后,已经另组了家庭。

至此,帅孟奇的小家庭,已经支离破碎,但是多年的革命历程,早已将她的一腔热血,融入了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之中。

帅孟奇毅然背起行囊,踏上了新的征程,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个人的命运固然重要,但相比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又是那样微不足道。

失去至亲,帅孟奇该如何面对?

【铁血丹心的牺牲奉献】

1939年冬天,帅孟奇奉组织之命,前往延安,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她见证了党的政策给根据地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妇女从家庭的桎梏中走出,积极投身到革命和生产中。

在延安,帅孟奇还结识了毛岸英、李鹏等许多未来新中国的栋梁,但最让帅孟奇感动的,是老区人民对革命者的无私帮助。

许多烈士牺牲后,孩子们成了无依无靠的“革命孤儿”,而帅孟奇,用她的大爱,温暖了这些苦难的幼小心灵。

在延安,帅孟奇先后收养了沈绍藩、彭湃、郭亮等多位烈士的遗孤,对他们,帅孟奇视如己出,悉心抚养。

尽管物质条件十分艰苦,帅孟奇仍然把大部分津贴,都用来给孩子们改善伙食,孩子都亲切的称她为“帅妈妈”。

1949年7月,帅孟奇调中央组织部工作,并先后又担任了好几个职务。

在革命年代,她用热血和生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了青春和爱情,而在和平建设时期,这位饱经沧桑的女性,又将以怎样的情怀,践行自己的誓言?

【鞠躬尽瘁的为民情怀】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亟需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

1950年,年过半百的帅孟奇,再次听从党的召唤,担负起培养干部的重任,在中组部任职期间,帅孟奇始终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以“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干部。

每逢选拔任用干部,她都要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她看来,干部的优劣,不能只看学历和资历,更要看实际工作表现和群众口碑。

在那个物质还十分匮乏的年代,她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每逢佳节,亲朋好友总会送来一些小礼品,而帅孟奇却一律婉言谢绝,生怕损害党的形象。

就连自己的亲属,托她办事,她也坚决不开“后门”,有时甚至会严厉批评,久而久之,“帅家人”在组织内外,都以清正廉洁著称。

1954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上,通过了第一部婚姻法,确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原则。

很多人不知道,这部法律的起草,凝聚了帅孟奇的心血,为了广泛听取妇女群众的意见,帅孟奇和几位女同志走村入户,召开了上百场妇女座谈会。

最终,在她们的推动下,婚姻法草案完成,并正式通过,从此,中国妇女挣脱了封建婚姻的枷锁,开始了婚姻自主、男女平等的新生活。

但是1957年,反右运动不幸扩大化,在党内人人自危的日子里,有人将矛头指向了中组部,面对巨大压力,帅孟奇没有退缩,她坚持实事求是,努力澄清事实,保护了不少受冤枉的干部。

“政治风暴”期间,帅孟奇再次遭受不公正对待,右眼也因此失明,但她依然坚信,党的政策总会得到纠正,直到粉碎“四个人”后,帅孟奇的名誉得到恢复,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上世纪80年代,年事已高的帅孟奇,再次向组织递交了申请,主动要求退出领导岗位,在她看来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必须及时让贤,为年轻干部腾出位置。

但“退休”后的帅孟奇,并没有闲下来,她依然关心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坚持学习,并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帅孟奇还念念不忘人民的冷暖,殷切嘱托身边的人,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98年4月13日,这位101岁高龄的老党员,在人民的挚爱和追思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但她的人生,却如一座丰碑,矗立在新中国的史册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继续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

【结语】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首诗是帅孟奇一生的真实写照,在那个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她身陷囹圄,却铁骨铮铮,经受住了惨无人道的摧残。

在那个多舛坎坷的岁月里,她家破人亡,却初心不改,把个人冷暖抛诸脑后,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和平时期,她两袖清风,殚精竭虑,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她无儿无女,却有千千万万“后代”,正继承着她的遗志,在新的赶考路上阔步前行,她的音容笑貌,是时代的记忆,她的崇高精神,更是民族的瑰宝。

【参考信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06-28 《老革命家帅孟奇变监狱为学校,向狱友传递革命火种》

澎湃新闻 2021-08-21 《党的女儿 | 帅孟奇:“我的誓言,都能做到”》

澎湃新闻2021-07-28《巾帼心向党·学党史?|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帅孟奇》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1-06-15《「纪检先辈录」红梅傲霜雪——记中央纪委原常委帅孟奇》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