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降脂药,这5个方法也能降血脂!看国家《指南》建议

不一样视角 2025-01-25 04:56:4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提到降血脂,很多人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反应就是:吃药呗!毕竟家里“常备”他汀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数,仿佛降血脂就是靠药物解决的“一锤子买卖”。

但真相是,光靠吃药,降脂效果可能差强人意,甚至容易养成“有病吃药,没病放纵”的坏习惯。

真正聪明的人会明白:药物治疗只是降脂的一个手段,国家《指南》早就说了,生活方式干预是降脂的基础,甚至能让不少轻度异常的人摆脱吃药的命运。

今天,咱们就换个思路,聊一聊除了吃药,还有哪些靠谱又实用的方法能帮你稳住血脂。别总盯着药瓶子,看看这5个国家《指南》推荐的降脂方法,或许你的身体能更轻松一点。

1. 管住嘴:少吃“看不见的脂肪”,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吃得清淡的道理谁都懂,但大多数人只盯着盘子里的五花肉,却忽略了那些“藏得很深”的脂肪。

比如,早上喝的奶茶、下午啃的曲奇饼干、晚上泡的火锅底料,这些“隐形脂肪”才是让你血脂飙升的幕后黑手。

国家推荐:限脂饮食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明确指出,调整饮食结构是血脂管理的第一步。

具体来说,要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如肥肉、奶油、黄油等,多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以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

中医怎么看吃脂肪?中医讲究“饮食有节”,认为肥甘厚腻之物最易生痰化湿,久而久之,痰瘀阻滞血脉,形成所谓的“脂浊”。

这就是为什么中医经典方子里常用陈皮、山楂、茯苓等健脾化湿的药材。日常生活中,可以试试喝一杯山楂陈皮茶,既开胃又助消化,还能促进脂肪代谢。

实操建议:

· 把奶茶换成白开水或绿茶。

· 每周至少吃两次鱼,比如三文鱼、秋刀鱼。

火锅底料尽量选择清汤锅,少点肥牛肥羊。

2. 动起来:每天30分钟,血脂自然往下降

血脂高了,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少吃点。但你有没有想过,“吃进来的脂肪”其实还需要“动起来的身体”去消耗?

如果你光靠节食,懒得运动,那脂肪还是会在体内堆积,结果就是体重没降多少,血脂却依然高高在上。

国家推荐:适量运动根据指南建议,降血脂的最佳运动方式是中等强度、有氧为主的锻炼,比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至少保证150分钟,最好分为每天30分钟进行。

运动能提高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好胆固醇”)水平,帮助清理血管中的“垃圾”。

运动为什么降脂?从西医角度来看,运动能增加脂肪的代谢速率,同时降低肝脏对胆固醇的合成;而中医则认为,运动可以“行气活血”,通过气血的通畅改善脾胃运化功能,从根本上减少生脂的来源。

实操建议:

· 每天快走6000步以上,坚持到微微出汗。

· 如果关节不好,可以选择游泳或骑车,减少膝盖负担。

· 对于体力较好的年轻人,可以尝试跳绳或打太极拳。

3. 减重:减掉5%的体重,血脂会“悄悄降下来”

很多人觉得减肥只是为了“看着瘦”,但实际上,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来说,减重的意义远不止于外形好看。研究表明,体重每减少5%-10%,血脂水平会明显改善,尤其是甘油三酯(TG)的降低最为显著。

为什么体重影响血脂?脂肪堆积不仅是体表的“视觉灾难”,更是内脏的“隐形危机”。当肝脏、胰腺等重要器官被脂肪层层包裹时,代谢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清除能力下降,血脂自然就“居高不下”。

中医怎么看肥胖与血脂?

中医认为,肥胖多与“脾虚湿盛”相关,湿气堆积,化为痰浊,最终阻塞血脉而成“脂浊”。因此,中医减肥常以健脾化湿为主,比如茯苓、薏苡仁、荷叶等药材,都有助于“消脂排湿”。

实操建议:

· 饭量减少1/3,同时增加蔬菜的比例。

· 晚餐尽量选择清淡低脂,比如白煮鸡蛋+绿叶菜。

· 每天记录体重变化,设定一个减重目标,比如1个月瘦3公斤。

4. 稳住心情:别让“火气”烧坏了血管

心情不好,血脂也跟着“翻脸”。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长期的焦虑和压力会导致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这种“坏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元凶。

为什么情绪影响血脂?

当人情绪紧张时,交感神经系统被过度激活,体内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分泌增加,直接干扰脂质代谢。此外,压力还会让人“暴饮暴食”,进而加重血脂负担。

中医怎么看情绪与血脂?中医讲“怒伤肝,思伤脾”。肝气郁结会导致气机不畅,进而影响血液循环;而脾是“生化之源”,脾胃功能紊乱,痰浊内生,血脂自然升高。因此,调节情绪是降脂的重要一环。

实操建议:

· 每天深呼吸5分钟,学会放松身心。

· 遇到烦心事时,不妨试试泡一杯菊花枸杞茶,有助于疏肝解郁。

· 睡前听一段舒缓的音乐,保证充足的睡眠。

5. 戒烟限酒:血脂异常患者的“硬性规定”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句老话或许是烟民的口头禅,但对于血脂异常的人来说,每抽一支烟,血管都在经受考验。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酒精则会增加甘油三酯的生成,特别是啤酒,更是“脂肪肝的催化剂”。

戒烟限酒的背后逻辑吸烟会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下降,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增加;而长期大量饮酒则会直接引发高甘油三酯血症。因此,戒烟限酒是所有血脂异常患者的“硬性规定”。

实操建议:

· 如果无法完全戒烟,可以从减少吸烟量开始,比如每天少抽一支。

· 酒精摄入尽量控制在每日10克以下,相当于半瓶啤酒或一小杯红酒。

· 用无酒精饮料代替酒,比如苏打水+柠檬片,让口感更丰富。

结语:降血脂,别总指望“药”

降血脂这件事,其实更像“跑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药物可以帮你暂时拉低血脂,但真正让身体恢复健康的,还是日复一日的生活习惯调整。想要血脂平稳,不妨从今天开始管好嘴、迈开腿、稳住心、戒掉烟酒。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2. 《黄帝内经·素问》

3. 《中医药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非传染性疾病报告》

5. 《吸烟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