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铁峰
临窗逾十载,任湘水潮来,麓山枫老;
下笔数千言,恰石榴焰吐,菡萏苞开。
今年的高考因新冠疫情的原因而姗姗来迟,比往年整整推迟了一个月,还过两天,长沙各高考考点又要悬挂起考点对联,勉励莘莘学子,祝福这一场中华大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考。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各考点早早就在准备撰写考点对联,很多学校更是已经确定了要悬挂出来的考点对联。
纵观今年这些对联,我感觉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与新冠疫情联系起来,展现广大学子不受疫情影响,坚持勤奋学习的精神面貌,并祝愿他们在高考考场考出好成绩,报效国家和社会。如湖南省地质中学“愆期学未耽,备考千方,蹇难岂阻拏云路;挥翰神如助,驰辞一卷,砥砺尤坚报国心。” 愆期即是延误日期之意,蹇难是指艰难困苦,驰辞出自唐代韩愈 《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诗:“州家举进士,选试缪所堂;驰辞对我策,章句何炜煌。”是不受拘束地、尽情地用文辞来表述某种观点或表达某种感情的意思,在联中借指考生们在答卷上奋笔疾书、流利作答 。在疫情的影响下,高考不得不延期,但是同学们“备考千方,蹇难岂阻拏云路”“驰辞一卷,砥砺尤坚报国心。”何等的临考若定!何等的志在千里!又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延期不误芳华季;答卷常怀赤子心。”也与疫情紧密结合,“芳华季”“赤子心”形象地说明了学子们的青春年华并未因疫情而耽误,点出了考生们的远大志向。长郡梅溪湖中学“洄溯千年报国,众克时艰,龙人智慧传寰宇;扶摇万里圆梦,花添锦上,后浪胸怀共远天。”也是表达了这层意思。长沙市雷锋学校“多难兴邦,荟医政军民,援集卅省,齐心抗疫崇华夏;殷忧启圣,联师生家校,学富三冬,奋力拏云数楚湘。”更是直截了当地指明了大疫当前,多难兴邦,我们要“齐心抗疫崇华夏”,作为学生,就是要在高考考场尽情发挥,考出最好成绩,展现出最美一面。这些对联既为考生们鼓劲加油,又体现了今年高考的鲜明特征。
二是与时俱进,把一些崭新而又励志的词汇写进联语中来,令人耳目一新。如长沙市实验中学“独占鳌头,惟湖湘后浪是举;共襄伟业,舍楚汉群英其谁?”“后浪”一词用得相当妥帖,这样励志的词汇进入对联,确实非常新颖。整联起笔不凡,气势恢宏,最后的反问,有英雄舍我其谁的气概。巧合的是,长郡梅溪湖中学“花添锦上,后浪胸怀共远天。”也不约而同用到了“后浪”一词。湖南师大附中“天铭仁勇,万家忧乐在怀,只待抟云直上 ;品赋公勤,满腹才华作底,定当展器无余。”则把该校的校训“公勤仁勇”四字嵌入联中,像叮嘱、像勉励,考生们无形当中受到鼓舞,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撰联方法。
三是撰联工稳,凸显传统撰联手法,一气呵成。如南雅中学“海阔欣迎帆竞渡;梧高喜待凤来仪。”七字对联采用七言律句句式,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下联均有典故来历,是中华对联传统撰法的典型代表作。长郡中学“千丈文光射魁斗,学子一朝颖出;四方爽气贯潇湘,郡园七月鹏抟。”也是用典贴切,对高考学子寄予厚望,传达祝福。
下面,我具体就部分学校的高考考点对联做简单评析:
周南中学
揽天地入怀,看江山无恙,立命立心,自会豁然开朗;
融经纶于卷,执彩笔生花,求真求善,定当美不胜收;
(撰联:胡锦云)
【解读】上联讲立德立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重在勉励考生要以家国天下为念;下联讲怀才用才,意谓祝愿考生考出诚信、考出水平、考出人生的境界。该联立足于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俗易懂,让考生一入考点而心领神会。
【评析】对联立意高雅,遣词讲究,对仗工稳,音韵和谐。全联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空话套话,质朴自然,给人以轻松愉悦的美感,确是上乘之作。如果“彩笔”与“江山”处稍作调整,对得更工整,那就更加完美了。
长沙市实验中学
独占鳌头,惟湖湘后浪是举;
共襄伟业,舍楚汉群英其谁?
(撰联:杨准)
【解读】上联用“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之典,扣影响甚广的“后浪"这一热词,化用成语惟才是举,切高考为国选才宗旨,祝福学子以豪迈之姿,奔涌向前,一举高中!鳌头、湖湘、后浪一以贯之,意蕴绵长。下联寄语考生:青年是国家、时代的希望,青年学子应当仁不让,积极投身共筑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长沙素有“荆衡胜地,楚汉名城”之称。“楚汉"二字既指长沙,也暗指地处湘楚大地古汉名迹的长沙市实验中学。化用成语舍我其谁,与上联遥相呼应,豪迈慷慨,酣畅淋漓。
【评析】整联采用4+7字句式,节奏铿锵有力,联语气势恢宏。但“伟业”为伟大的事业,“鳌头”指海里大龟的头,词性结构完全不对,很明显对仗不工。声律方面上联“后浪是举”四连仄,下联“群英其谁”四连平。词性对仗和平仄交替是对联最重要的两个构成要素,本联均违犯了最基本的规则。
长铁一中
笔传神,满卷风华,思接千年文脉;
言述志,一腔热血,胸罗万里河山。
【解读】上联祝福考生,高考是风华少年走向更高平台的机会,祝愿他们得承岳麓山千年书院“惟楚有才”的文脉,在考场思接千载、精骛八极,答题如有神,顺利发挥,考出理想成绩。下联寄语未来,年轻人读书时胸有大志,满怀赤城,以国计民生为重,祖国大地和世界舞台都能展现他们的才华和创造人生价值。
【评析】分句韵脚遵循马蹄韵,是比较好的安排。惜“河山”对“文脉”全然不工,“热血”对“风华”也不妥帖。整联读下来,总感觉气韵不畅,“一腔热血”与“胸罗万里河山”似不太沾边,有点隔。
湖南省地质中学
愆期学未耽,备考千方,蹇难岂阻拏云路
挥翰神如助,驰辞一卷,砥砺尤坚报国心
(撰联:刘超衡)
【解读】虽然受到疫情考验,但停课不停学,在这样艰难困苦的备考过程中,高三青年学子展现了时代的担当精神,张扬了追求梦想的青春豪情。希望考生在考场上挥笔如有神助,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完美书写高考这一张人生答卷。学子们,这场磨砺能够坚定报效祖国的决心,感恩祖国的伟大。
【评析】上下联采用比较经典的5+4+7句式,三个分句句脚按马蹄韵安排,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副不可多得的好联。“愆期”“蹇难”“驰辞”等词语的运用,虽然一展作者深厚的学养水平和丰富的词汇量,但毕竟这些词语平时很少出现,一般人读来难免费解。
长郡中学
上联:千丈文光射魁斗,学子一朝颖出;
下联:四方爽气贯潇湘,郡园七月鹏抟。
(撰联:江猛)
【解读】上联"魁斗”,指魁星,主管文运的星宿。“颖出”,脱颖而出,指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上联谓学子文才之光夺目,在国家抡才大考中脱颖而出。下联"爽气",既可指清爽明朗的自然风光,亦可指豪迈的气概。"鹏抟"指鲲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比喻学生一举化鹏,步青云横瀚海,前程远大。下联谓学生在清朗的七月的郡园,凭借四方爽气,一时豪气,一举化鹏,扶摇直上九万里。
【评析】对联切事、切时、且地点,紧扣七月高考,祝愿考生今后在学海继续遨游,在天空任意飞翔。缺点有四:一是并列结构的“潇湘”对偏正结构的“魁斗”不工;二是成语“脱颖而出”不能简单地简化为“颖出”;三是即算“颖出”能成为一个单独的汉语词汇,也是偏正结构,而“鹏抟”明显是主谓结构,二者对仗亦失工稳;四是上联分句句脚连续两仄音,下联分句句脚连续两平音,也是对联句脚规则所不提倡的。
湖南师大附中
天铭仁勇,万家忧乐在怀,只待抟云直上;
品赋公勤,满腹才华作底,定当展器无余。
(撰联:欧阳荐枫)
【解读】整副对联不故作高深,雅俗共赏,接地气,通天线,切教育,节奏铿锵,出句和对句环环相扣,层层铺垫,对仗工稳,独具匠心,言近旨远,境界开阔。上联扣“万家忧乐”命意高考,体现学校育人理念。下联“公勤”言品性,鼓励考生怀公平之心,挥勤奋之笔,展“满腹才华”,以充分自信考出佳绩,成为国家栋梁。
【评析】 “公、勤、仁、勇”是湖南师大附中的校训,已经深入人心,这里嵌入对联,足见撰联者用心良苦。全联对仗工稳,平仄交替自然,节奏感强。然“天铭”“品赋”和“展器”等词语有些令人费解,如何精准使用和组合,使人对联意一目了然,扔有待推敲。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延期不误芳华季;
答卷常怀赤子心。
(撰联:钟武伟)
【解读】对联引入新冠疫情这一社会热点,富有时代气息,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怀。上联既是勉励,也是宽慰,含蓄消除学子的顾忌与压力。下联进一步启示学子:“常怀赤子心”非一日之功,需矢志执着,这是答好各类考卷的前提与归旨。为国选材是高考的使命,所选之材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热爱祖国、赤子情怀是德的核心要义。
【评析】对联采用七言律句,且为标准的句中马蹄韵。全联紧扣高考和新冠疫情导致高考延期这一特殊情况,点出了学生们没有因此耽误学业、浪费时间,以报效祖国、报效社会的心态对待考试。不失为一副好联。
长沙市一中
湘楚齐心,袍泽携手,勇驱疾雾,中华自古存高义;
洞庭问水,衡岳观风,勤育栋梁,学子于斯寄壮怀。
(撰联:徐国鸿)
【解读】上联赞颂疫情发生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湖南湖北亲如一家齐心协力,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发扬中华民族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抗击疫情,展现出高昂的斗志和浩然的民族气概。下联勉励深受湖湘文化熏陶的青年学子,要有高远的情怀,要贴近大地,了解国情民意,勇敢地接受国家的选拔,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施展自身才华,为国分忧。上下联紧扣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激励、引导青年学子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志存高远,把自身的才华融入到时代赋予的使命中,从而实现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评析】上下联一、二分句使用了句内自对技巧,末后分句采用七言律句句式。全联紧扣新冠疫情,最后“学子于斯寄壮怀”画龙点睛,点出高考考场。然上联后三分句句脚全部为仄声,下联后三分句句脚全部为平声,这样的安排实属罕见,对于整副对联音韵来说,是大煞风景。
长郡梅溪湖中学
洄溯千年报国,众克时艰,龙人智慧传寰宇;
扶摇万里圆梦,花添锦上,后浪胸怀共远天。
(撰联:罗景鸿)
【解读】上联立足2020年高考的时代背景与国家要求,提出龙的传人要理解与传承中华文明,秉承丹心报国的中华精神,弘扬众志克难的中国智慧,上下求索、去粗取精,“立德树人”。下联直击高考,勉励学生怀抱高远,昂扬斗志,筑梦功成。“花添锦上”由“锦上添花”变化而来,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又翻出“花喻少年,锦喻前程”的新意,期望学子个人抱负与家国梦想相融相生。
【评析】6+4+7句式的对联也是典型的对联句式了,体现了作者能熟练运用对联句式。联中“众克时艰”应指时下之新冠肺炎疫情,但前一分句“洄溯千年报国”,未知所指何事,感觉有点隔,铺陈不够,显得仓促。“锦上”与“时艰”对仗也经不起推敲。尤其“远天”对“寰宇”感觉牵强。
南雅中学
海阔欣迎帆竞渡;
梧高喜待凤来仪。
(撰联:胡党生)
【解读】这副联对仗工整,平仄相谐,引经据典,意在鼓励各位考生扬帆竞渡,泼墨挥毫,施展卓越才华,彰显凌云壮志,表达赤子情怀。
【评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千帆竞渡”“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有凤来仪”等耳熟能详的典故娓娓道来,从容安排且不露痕迹,联意紧扣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大事,足见作者的撰联功底和运用典故的娴熟技巧。七言律句句式,上联仄起仄收,下联平起平收,音韵协调有致。
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
寻岳麓,觅城南,道岸古有朱张渡;
披寒星,戴冷月,文津今留赤兔篇。
(撰联:熊国斌)
【解读】对联从长沙文化历史和现代高考的角度立意,以“朱张会讲”的文化典故为框架,注入现代高考元素,凸显传承和创新。上联化用长沙古代著名的文化典故“朱张会讲”。下联首先描绘当代长沙学子备战高考情形,期望学子们在考场上倾其所学,挥洒自如,抒写锦绣文章。
【评析】整联化用典故,立意高雅。但还是有些瑕疵需要指明:“披寒星、戴冷月”化自“披星戴月”,是句内自对,但上联对应部位“寻岳麓,觅城南”,虽是两个地名,但句内自对失工。且“披寒星”为三平音,“戴冷月”为三仄音,作为独立分句,明显音韵失调。上联“道岸古有”四连仄与下联“文津今留”四连平,也属于音律失调,违犯了对联音韵平仄交替的规则。最后,“赤兔”虽是千里马,但为偏正结构,与上联对应位置“朱张”这个并列结构的词是无法相对的。
长沙市雷锋学校
多难兴邦,荟医政军民,援集卅省,齐心抗疫崇华夏;
殷忧启圣,联师生家校,学富三冬,奋力拏云数楚湘。
(撰联:余球)
【解读】此联对仗工整,格律严谨,寓典于中,寓教于人。上联切合时事,切入当前抗击新冠疫情热点事件: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战疫情,充分体现了血脉相连的中华民族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国人历来永不言弃的大无畏精神。下联紧扣高考主题: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师生们的教学活动没有受到影响,勉励考生们在高考考场开动脑筋,奋力拼搏,力争最好成绩。
【评析】紧扣时事、立意高远、对仗工整、文意顺畅。把“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拆分后作为上下联的首句,上联切疫情,下联切高考,独具匠心。唯“援集卅省”一句,平仄有待斟酌, “集”字实为入声字,应是仄声,如作新韵一声读,则无碍。
长沙市明达中学
岳麓明翠微,灿灿新花,人才蔚起支大厦;
湘浏达浩荡,绵绵正道,教泽弥长抗名山。
【解读】长沙市明达中学为明德中学校友会举办,原名“达材中学”,坐落在浏阳河畔黄兴镇。对联赞美学校师生人才济济,教育秉持正道育人的理念。
【评析】全联分句句脚采用马蹄韵,上下联字数相等。上联以“翠微”引出“新花”进而引出“人才”,但“蔚起支大厦”平仄失调。下联“湘浏达浩荡”费解,且与“绵绵正道”挂不上钩,如挂上钩,则走的都是水路了,想想可能是要与上联对应位置“明”组成“明达”而勉强为之,然忒现生硬,诚不可取也。最不解是最后一句“教泽弥长抗名山”,想了半天,是要与岳麓山相抗衡吗?纵观全联,与高考基本没有联系。
雅礼中学
意气风发征海岳;
蓬莱纵论振乾坤。
(撰联:胡党生)
【解读】上联“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海岳” 此指大海和高山。下联“蓬莱”即蓬莱文章,语意层见复出,滔滔不绝,以此造成盛大的气势。“乾坤”一指《易》的乾卦和坤卦;二指天地;三指日月;四指阴阳、刚柔;五指国家、江山、天下;六指局势、大局;七指帝、后;八指玄虚、花招。在联中取第五个义项。
【评析】七言律句句式的对联,凝词炼句,言简意赅。上联如按中华新韵来读,则“发”为一声平音,如按古韵和方言来读,则为入声字属仄声。下联“乾坤”如按作者解读所说取第五个义项指国家、江山,则与上联“海岳”有合掌之嫌,为作联大忌。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
岳麓华章,桃岭钟灵,六稘鸿庠承大道;
名流正脉,梅溪毓秀,十载寒窗赋长风。
(撰联:黎新波)
【解读】整副对联联意契合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办学实际,寄寓深远,雄浑高迈而流畅自然。“岳麓”、“名流”指长沙闻名遐迩的岳麓山与湘江,“华章”、“正脉”寓指岳麓书院、湘江所代表的璀璨湖湘文化及师大附中“公勤仁勇”的血脉;“桃岭钟灵”、“梅溪毓秀”既点明学校所处之地桃花岭、梅溪湖风景秀丽,也寓指学校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六稘”指六周年,“鸿庠”指学校,“承大道”寓意学校办学历史虽然不久,但是秉承传统文化精神及附中血脉,特色鲜明,成果显著。“十载寒窗”指学子辛勤向学,不畏艰难,“长风”语出《宋书 ·宗悫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和唐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寓意学子们具有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家国情怀,勇往直前,定能成民族之大器、国家之栋梁!
【评析】4+4+7句式也是撰联的典型句式了,分句句脚遵循马蹄韵安排,都是这副联的优点。但“六稘鸿庠承大道”前五个字声韵五连平,不可取。下联“十载寒窗赋长风”音韵也需要调整。另外,为了把“梅溪”二字嵌入对联而平白加了一个分句,显得生硬,整个联如果把中间分句“桃岭钟灵”“梅溪毓秀”去掉,则感觉更加顺畅。
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星沙校区
携梦上征程,万里驱驰,长安看花争策马;
立心图报国,十年砥砺,蟾宫折桂喜题名;
(撰联:梁国民)
【解读】上联意为:人生有梦想,才能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中(即“万里驱驰”),取得较高成就,“长安看花”即此意(孟郊诗云“一日看尽长安花”)。下联意为:希望青年学子有立志报国的人生追求,有砥砺奋进的人生态度,也为学子高考祝福。其中“立心”出自宋代思想家张载语“为天地立心”,习总书记也强调“欲事立,须是心立”,“心立”才能实现人生的“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整副对联言近而旨远,辞平而意深,既有氛围烘托描吉祥喜意,也有勉励期许抒家国情怀,显大气,有格局。
【评析】从句式安排、分句句脚马蹄韵的安排来看,作者撰联的水平是比较高的,铺陈叙述层层递进,上下联既对又联。两处值得推敲:一是“长安看花争策马”中“安”和“花”这两个音韵节点应该平仄交替,“安”和下联同位置的“宫”也应平仄相对,但却都是平声,没有处理好,是硬伤。二是“长安看花争策马”既说的是孟郊金榜题名,则下联“蟾宫折桂喜题名”所说也是同一回事,犯了对联合掌大忌。
总之,今年长沙的高考考点对联能结合时事特征,立意高远,文辞雅俗共赏,充满了正能量。很多撰联的老师越来越注重文字的精准使用、音韵的合理安排、典故的巧妙穿插和句式的精心设计。但是,像生造词语、堆砌典故、频繁使用生僻字和过度使用文言词语致使联意费解等现象仍然存在,对联律规则特别是词性对仗和声律平仄仍然没有熟练掌握,需要引起撰联老师们的注意。
作者简介:郑铁峰,男,1971年生于湖南宁乡。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秘书长,长沙市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