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左宗棠曾孙主动上交180平大洋房,却被担任副市长的女儿拒绝

南书房 2024-10-05 21:46:00

1955年,中央政治局发布了将沿海工厂和学校迁往内地的指示,按照相关规定,上海第一医学院需要抽调骨干迁至重庆,医院内三分之一的行政人员将被派往重庆。

在上海第一医学院书记陈同生的建议下,左景鉴教授被列入了西迁名单中,并负责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左景鉴是民族英雄左宗棠的曾孙,他青年学医,参加过淞沪抗战和抗美援朝,是一位不负先祖名声的爱国医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之初,左景鉴因为工作业绩突出,获得了一套由市政府分配的180平米复式公寓,左景鉴一家在这套洋房中只住了不到三年,就接到了西迁的任命,大女儿左焕琛对此“颇有微词”。

1957年,左景鉴自从重庆返回上海,参加上海第一医学院30周年校庆,见到家人时,左景鉴说出了举家搬到重庆的想法。

当时,左焕琛正在上大学,无法离开跟随父亲离开上海,但是她又舍不得母亲和弟弟妹妹离开,就希望父亲自己回重庆。

左景鉴开导女儿说:“我一定要带好这个头,我是领导,要带头把家人都带过去,你刚刚考上大学,希望你能留在上海好好学习。”

为了表示自己扎根重庆的想法,左景鉴决定将那套180平米的洋房归还给政府,大女儿左焕琛反对说:

“你上交房子,我不反对,但是能不能请政府再分给我一套小房子,让我在上海有个地方住。”

对于女儿的请求,左景鉴果断回绝说:

“我一生自立自强,从不靠家里,只靠自己努力,你现在完全可以独立了,让我向组织给你申请一套房子,这是没有道理的。”

自立自强是左景鉴奉行一生的信条,他自幼父母离世,靠姑母帮助在上海学习拼搏,思想观念里不存在特权。

左景鉴带着家人到重庆定居时,没有给大女儿留下一丝财产,左焕琛只能和同学们一起住在集体宿舍中。

左景鉴这一走就是40年,但是他给女儿留下的自立自强思想,却让女儿最终成为了上海市副市长。

左焕琛成为上海市副市长后,仍没有分配到住房,由于市区内住房紧张,一直到90年代,左焕琛都住在一栋小房子内。

彼时的左景鉴已经退休,常常向家人表达对上海的思念之情,但是因为左焕琛的住房较为简陋,左景鉴迟迟没能返回上海。

左焕琛表哥为了让左景鉴返回上海探亲,就私下写信给上海市委说明情况,请求政府能给左焕琛分配一套有电梯的房子,市委秘书长宋仪桥回复说:

“我们确实争取了,但是目前没有可分配的房子。”

就这样,左景鉴晚年始终没能返回上海,父女二人几十年未能团聚,彼此心中都充满了遗憾。

1996年,左焕琛到重庆出差,才得以匆匆与父亲见上一面,父女二人互诉衷肠,殊不知这竟然是最后的团聚。

第二年,左景鉴因病离世,临终之前,他对小女儿说:

“我去世以后,将我的骨灰撒在长江里,让我随长江到上海去。”

事实上,当初国家调各科系教职工到重庆时,曾明确说明重庆条件落后,西迁人员及家属需要面对各项困难,但是左景鉴毅然选择带头举家西迁,这样的魄力不逊于昔日左宗棠抬棺西征。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