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常熟,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老街上总能看到一群人围着一家老字号小店。
他们在讨论什么呢?
当你挤进那熙熙攘攘的人群,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招牌上写着“马永斋”字样的大牌子。
许多人从各地赶来,只为品尝一口这里的精致美味。
一位来自苏州的食客正拿着一块晶莹油亮的炸鱼片,和旁边的人讨论着,“这爆鱼到底有什么特别?
为何吸引了如此多的食客?”
百年品牌的起源:从马泳梅到马永斋故事要从清末说起,1908年,一个名叫马泳梅的常熟人凭借高超的烹饪技艺,创立了自己的招牌——“马詠记”,这是马永斋的前身。
别看年代久远,当时的人已经知道如何在味道上下功夫。
鸡、蛋、肉、鱼,马泳梅将自己精湛的烹饪技艺融入这些简单的食材中,吸引了大批食客。
生意好了,他决定在常熟城内开设“马詠记”门店,并在几年后扩张成了“马詠斋”。
紧接着,在一些老常熟人的记忆里,这家店可是他们童年吃零食的最佳去处。
一进门,香味扑鼻,各色熏腊制品让人目不暇接。
正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让马永斋逐渐在常熟、美食界打响了名声。
马永斋爆鱼的独特工艺揭秘爆鱼,这道看似普通的菜,却包含了复杂的制作工艺。
选料时,师傅们会选用最新鲜的青鱼或草鱼,因为这样的鱼能在油炸后的高温下保持肉质的鲜美。
鱼块切得厚薄均匀,是为了保证炸出后的口感一致。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其实都在慢慢地塑造一块鱼的灵魂。
在厨房里,你能看到师傅们将腌制好的鱼块,一个个放入热腾腾的油锅中。
油温必须掌握得精准,过高会破坏鱼的口感,过低则无法达到酥脆效果。
炸好后,鱼块会在特制的卤汁中翻滚,与八角、桂皮的香气交融,成就了马永斋独特的味道。
这种讲究不仅让这道百年菜品经久不衰,还成为许多人心心念念的家乡味道。
提到马永斋,就不得不说说常熟这座城市本身。
江南水乡的味道深刻而浓郁,而马永斋就是这一风味文化的代表作之一。
当下,许多游客来到常熟,不仅仅为了探访名胜古迹,还有这口传统的江南美味。
马永斋不仅是一个品牌,还是常熟饮食文化的延续。
老一辈人总说,“到常熟不尝马永斋,等于没来过”。
这家店承载了太多人对于故乡的记忆。
那些漂泊在外的人们,最想念的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尤其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常熟人总要带一盒马永斋的美食,走亲访友或自己享用,感受着乡愁。
如果你有机会到访常熟,那就一定不要错过古里古镇,这是一个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地方。
古镇并不大,但每走一步,仿佛都是在历史中旅行。
古朴的青石板路,潺潺流动的河水,无不透露出江南水乡的温婉气息。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马永斋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
走在古镇的小巷中,你能明显感觉到时间的流淌,也能够更加理解,为什么一个小店可以让无数人返乡。
古里古镇不仅是马永斋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承载这一切的根基。
来常熟,不妨沿着古镇走走,亲自探索这片土地演变的历程。
当你亲口品尝到那块让人垂涎已久的爆鱼,或许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慨。
在古老的青砖墙下,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美食的热爱,你会发现,这才是生活的本真。
回到开篇的问题,为什么一块爆鱼能吸引这么多人?
也许它的背景和悠久的历史就是答案的一部分。
更多的是,它不仅仅是一道菜肴,而是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对传统文化和家乡记忆的回溯和继承。
无论身在何处,心之所向,总有一段不愿割舍的乡愁。
常熟马永斋的爆鱼,就是这样一段缠绕在心头的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