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天等县明清时期的州府,现在变成一个村难以理解

巧云聊旅游 2024-12-03 21:36:49

乡镇游来到进结镇的结安村,原本以为结安村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看到公路边有结安街的石碑,感觉结安之前应该是个乡,查历史不得了,结安历史上不是乡而是州。结安州出现的历史地名是元朝,州对应现在相当于县级单位。结安历史上曾是县级单位,近代为何降为村,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结安村老地名营周,北宋皇祐年间侬智高反朝廷,朝廷猛将狄青领军平乱,打败侬智高后部分军民戍边,营周则是众多戍边军民点中得一个。出于管理戍边军民需要,还有就是震慑土著作乱,将营周升格为行政单位,为迎合地方特色将此行政单称之为峒,等同于现在的县级单位。戍边的县级单位既是行政单位,同时也是军事单位。

初期起名营周峒,峒主则是讨伐侬智高有功的将领担任,营周峒的峒主则由张氏就任。峒主不仅是营周峒的最高长官,同时还享受世袭权,皇权不下乡的蛮荒之地,营周峒的峒主好比做是土皇帝。营周峒是戍边需要而设置,朝廷对于边疆地区的要求不高,主要任务就是预防地方土蛮作乱,其次就是抵御外来之敌,稳定边疆。

营周峒毕竟是老地名,而且是土语叫法,北方的军民有点不习惯,峒主将营周更名为结安,喻意是安定团结,统计地名时将营周改为结安,隶属于太平寨。北宋时期的太平寨可不是现在所说的山寨而是高于县的行政单位,相当于地市级单位,太平寨下管辖有很多个峒。

南宋覆灭,蒙古铁骑横扫横扫岭南,地方峒寨悉知北方朝廷更换后便归附元朝,结安峒审时形势亦归附新朝。结安峒归附新朝就意味着更换新的管理方式,结安峒也不赖,直接升格为州,最高长官仍旧由张氏袭承。元朝虽然是个朝代,毕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集权制,根本就抵挡不住汉人的反抗,不出两代人元朝就结束。

明朝洪武年间结安州最高长官张士泰归附朝廷,朝廷准以世袭,结安州仍旧由张氏掌管。张氏掌管结安州几百年,长期跟土著交往、通婚,语言和生活习惯上跟土著毫无差别,朝廷冠以张氏为土著,结安州为土州,最高长官司则称为土长官司,简称土司,后人亦称之为张氏土司。

结安峒归附元朝后改为州,归附明朝准以世袭,归附清朝仍旧准以世袭,直至民国初年才改土归流,张氏土司掌管结安州有500多年的历史。结安州实行的是世袭制,土司皆有长子世袭,不过张士泰无后由其弟张士荣世袭,还有就是张世忠被结伦州土司杀害,由其弟张世蝴世袭,其余的大都是由长子世袭。

张氏土司掌管结安州500多年,期间也因跟周边的土司争夺地盘而争乱,也有家族内部为利益而发生内斗,不管如何乱直至民国初期改土归流,结安州一直都是张氏土司掌管。民国初期全国实行省县乡管理三级制,府、州、峒都一律改为县,结安州原本可以直接改为结安县,但户籍人口太少,最后只能跟更名后的佶安、都结、镇远合并设镇结县。镇结,也就是结安、都结、佶安和镇远四个州中取一个字起名设县。结安、都结,佶伦老地名结伦,三个州都带结,镇结的镇则是镇远州的镇。

镇结县的县治在佶伦州,也就是现在的进结镇,结安州所说是州,但就是个小土州,若是跟佶伦州一样大,想来镇结县的县城应该设在结安街。结安州被裁后原本可以设乡,但距离镇结县的县城也就2公里,行政单位太过密集不好管理,结安最后只能降为村。好在结安州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已发展成为街圩,遗憾的是没有赶集,村民想赶集只能去2公里外的进结镇。

镇结县后来跟向都县合并设镇都县,再后来镇都县跟龙茗县合并设新的镇都县,县治则转移到添等乡,镇都县后来又更名为天等县。县城从佶伦州搬迁到添等乡,结安州远离县城后存在感变低,对于结安州的历史被人们遗忘,变成结安村也就正常不过了。尽管结安州变成结安村,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土司制度想来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往后有时间再详写张氏土司,谢谢大家阅读本人游记。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