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救灾光说不做?中国运20驰援缅甸,不是为了援助“诈骗犯”

君明观世界 2025-04-01 18:30:16

近段时间,事关缅甸地震一事,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此次地震可以称得上是21世纪以来,东南亚最严重的地质灾难,一次7.9级,一次6.4级强余震,还有若干余震。

通过此次地震也让外界看到了其他国家的政治格局。

在黄金救援72小时内,中国以闪电般的响应速度,彰显大国胸怀。

中国救援队乘坐运-20在深夜突降缅甸。

反观美国却上演了一出“光说不做”的假把戏。

别看特朗普口口声声表示,要在缅甸震后给缅甸提供援助,但是在同一天,特朗普向国会摊牌,负责国际救灾的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几万名员工一个不留,全部被开除,而且该机构将会被关闭。

剩余的职能将会全部并入美国国务院体系。

而且美国国际开发署内部员工,在这之前就已经爆料。

部门早已被裁得只剩下空壳,现在连派个人去灾区都做不到。

美媒直接怒批白宫,中国无人机投送药品时,我们的官僚还在等待拨款委员会的橡皮图章。

【中国救援队,抵达缅甸】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自然与特朗普的削减开支计划有关。

除了压缩国际援助的预算,还砍掉了大量救援项目。

美国国际开发署针对缅甸的5200万美元援助,已经被削减。

而且美国原本负责亚太地区救灾的团队人数,也从120人缩水至30人左右。

也就是说,这不是美国不想救,而是压根就没能力救灾。

此举就像是“左手许诺,右手砍钱”的戏剧,代表着此后美国不会参与到国际救援之中。

结果特朗普在缅甸发生地震之后,还大言不惭表示,“美利坚众国即将启动缅甸史上最大规模的救援行动”,而且还在网络社交媒体上三次转发自己许下的承诺。

而缅甸灾民,左等右等,除了中国救援队出现之外,压根就没有看到美国救援队。

此举完全可以视为美国人忽悠全世界,更忽悠了那些缅甸灾民。

别忘了,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为此还制订了“飓风救援”三阶段的相关方案。

第一阶段将会空投30吨医疗物资和净水设备。

第二阶段会派遣海军陆战队工程工兵团。

第三阶段会有NASA提供卫星灾害评估。

而且这份方案还明确标注,所有参与救援的队员需要携带防弹装备。

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美国人担心降落缅甸之后,在救灾过程中有人打黑枪?

就算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作家也写不出这样的内容。

美国人的脑洞是真大。

而缅甸救灾指挥员对此也进行回应,我们需要的是药品和帐篷,而不是武装到牙齿的救援队。

这样一来,我们完全就可以说,此次美国承诺缅甸救灾一事,就是一面照妖镜。

直接让美国内部决策体系的混乱,与其他国家救援能力的差距展露无遗。

甚至会让外界怀疑,美国人的承诺到底靠不靠谱?

对此,美国民主党顺势谴责共和党,尤其是谴责特朗普,削减开支已经导致美国出现人道主义危机。

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才是最真实的美国,不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么。

美国当初在伊拉克干的那些丧心病狂的事也不少。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在人道主义救援一事上都如此拖拉,是不是可以认为,将来在战前动员一事上,同样会磨磨蹭蹭?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救灾行动,东南亚国家的态度很有可能会发生改变。

在滔天洪水和熊熊山火等天灾面前,第一时间派出救援直升机,比白宫新闻更有说服力。

按照东盟灾害管理委员会此前发布的数据。

中国救援力量承担了72%的重灾区搜救任务,而美国主导的“印太应急框架”成员国,累计贡献不足15%。

【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承担重任】

如此悬殊的数据之下,可能代表着全球治理体系正在经历静默但深刻的重构。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美军可以派出两支航母编队轰炸胡塞,却拿不出足够的资金用于救灾。

某些大国正在新闻发布会念稿子的时候,另一些国家的救援队也许已经救出多名幸存者。

而且大家千万不要认为,我国在缅甸救灾是“援助诈骗分子”。

关于这一点,需要展开聊一聊。

从2023年开始,缅甸军政府不断丢失领地,几乎没有打过一场胜仗。

控制区域不足缅甸国土面积的一半。

根据了解,缅甸军政府和民族团结政府,也就是NUG。

是缅甸内战的两个当事人。

NUG的主要成员是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以及各种民族地方武装。

民间武装和NUG之间属于合作关系,不存在谁指挥谁这一说法。

虽然我们并不喜欢军政府,但是NUG的问题在于,该组织与美国关系匪浅。

总部还设立在华盛顿,资金来源大多也是美国官方援助。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NUG其实就是美国在缅甸内部扶持的武装势力。

你看,是不是熟悉的味道?

这就是美国人最擅长的手段。

而NUG的代理总统杜瓦拉希拉,是克钦族人,由克钦独立军一手扶持。

而且在缅甸所有民间武装中,克钦独立军是最亲美的存在。

如果NUG打败军政府,中缅石油管道、皎漂港等中缅合作成果,或许要被NUG全部终止。

当然,这是缅甸内战最坏的结果。

最好的情况就是双方僵持不下,谁也搞不定谁。

可是正如上文笔者提到的,从2023年年末以来,军政府不断丢失领土。

除了丢失果敢,还丢掉了包括腊戌在内的多座重要城市。

就算在若开邦,军政府也只剩下几个孤立的据点,随时会被NUG拔掉。

对此,网上曾经也出现过让同盟军,也就是民间武装的势力之一。

在树林里捡到武器,似乎和我们支持同盟军是同样的道理。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同盟军打下果敢,铲除电诈园区,确实符合我们的利益。

没想到一个果敢无法满足同盟军的胃口,还顺带手打下了腊戌。

甚至还准备继续南下,攻打曼德勒。

要知道,曼德勒是缅甸旧部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很重要。

在明清时期,我们和缅甸多次爆发战争,许多缅族人至今都觉得中国是缅甸最大的威胁。

同盟军如果拿下曼德勒,无论我们是否支持同盟军。

缅族人都会认为中国支持了同盟军。

这样一来,我们在去年,花费大力气阻止同盟军攻打曼德勒。

还协调各家民间武装和军政府停火。

【缅甸军政府,面临严峻形势】

目的就是让军政府稳定下来,这一做法颇具成效,至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军政府基本上进入稳定的状态之中。

不再像此前那样,犹如惊弓之鸟。

结果在大地震爆发之后,局势有了新的变化。

NUG开始占据战场优势。

由于曼德勒属于缅军在北部最大的支点,大量运往缅甸北部的物资,会在曼德勒中转以及存储。

而此次地震受灾情况最严重的就是曼德勒。

许多道路中断。

部分桥梁开始坍塌。

比如曼德勒省隔壁实皆省的连接通道,主要依靠两座阿瓦大桥。

其中有一座新桥和一座旧桥。

地震导致旧桥垮塌,新桥也出现裂缝,很显然不具备通行条件。

这样一来,缅军如果继续往北运输物资,必定会受到影响。

航空运输的成本太高了,运输能力十分有限。

最终还是需要走陆地运输。

这对于在缅北坚守据点的缅军而言,将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短期之内,物资不可能运抵缅北。

而且在地震发生之后,NUG宣布暂停进攻性行动,时间为两周。

可是此次地震强度如此之高,比当初中国汶川地震只低了0.1级。

受损情况十分严重,不可能在两周完成道路抢修。

别忘了,在第一波地震结束之后,经常还会出现余震。

如果NUG在这个时候恢复进攻,同时将进攻重点放在缅北地区。

那物资匮乏的缅军随时可能被打败,不排除会作鸟兽散的可能性。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目前军政府失去了民心。

在3月中旬,军政府一把手敏昂莱表示,将在今年12月或者明年1月份举行新的大选。

但是很多人并不愿意参加,认为这一切都是军政府的阴谋。

如今地震发生后,如果救灾不力,军政府在大选中很有可能会被集体抵制。

这不是危言耸听。

土耳其在2023年发生大地震,结果埃尔多安在地震救灾中表现不佳。

在同年5月份举行的大选中,即便埃尔多安险胜。

但是与对手的优势出现很明显的缩小。

而缅甸军政府的支持率,远不如埃尔多安。

因此,这次地震可能会导致军政府满盘皆输,不仅会丢掉缅北,甚至还会失去大选资格。

【缅甸地震,或让军政府丢掉缅北】

为了避免最坏的情况出现,我国在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

也是全球第一个派出救援队的国家,各种装备和物资陆续抵达缅甸。

而且在缅甸地震发生之后,很多缅甸商户已经涌入中国一侧。

后续很有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商户。

这样一来,我国的边境线压力将会骤增。

就算不考虑政治因素,只是为了缓解我国边境线的压力,我们也必须出手相助。

老话说,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当然,缅甸NUG如今所面临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要知道,NUG的主要财政来源是收税和美国援助以及捐款。

就拿税收来说,由于基层控制力不足,NUG根本收不到多少税。

在2023年,NUG的税收也只有区区2300万美元。

2024年,虽然缅军丢失了大量领土,但是大部分丢失区域是被民间武装占领的,他们不可能将自己所占领据点的税收交给NUG。

其次,就是捐款和发行革命债券、资产拍卖和直接捐款。

NUG发行的革命债券是无法兑现利息的,也无法拿回本金。

只有NUG获得胜利之后,购买者才能拿回本金。

如果NUG失败,这笔投资将会打了水漂,这实际上就是捐款。

或者可以认为是一场“豪赌”。

同理,资产拍卖也无法兑换现金。

NUG曾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名义上拍卖了敏昂莱一栋别墅。

之所以说是名义上,就是因为NUG无法直接将敏昂莱的别墅交给购买者。

只有等到NUG获得胜利之后,才能进行资产交接。

也就是说,无论是债券还是资产拍卖,实际上都是投资者对NUG的支持。

有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3年,NUG获得各种捐款不超过两亿美元。

平均每年只有6000多万美元。

相比之下,美国每年给NUG提供1.5亿美元的直接援助。

外加美国国际开发署的5200万美元“援助”。

累计为两亿美元左右。

也就是说,美国的援助才是NUG最大的资金来源。

但是这笔援助并非直接打到NUG的账户上。

就拿美国国际开发署来说,每年在缅甸花费2.4亿美元左右。

大部分用于给那些支持NUG的媒体支付“稿费”。

也就是说,这笔费用就是用来制造舆论的。

但是特朗普并不热衷于援助NUG,甚至对整个缅甸都提不起兴趣。

原因很简单,特朗普不允许欧洲占美国的便宜。

难道会允许大洋彼岸的缅甸占美国人的便宜?

当然不允许。

为此,特朗普直接砍掉NUG的大部分援助。

就拿一家支持NUG的媒体来说,这是缅甸流亡者在泰国创办的媒体。

其报道的内容经常被西方媒体引用,是名气最大的缅甸媒体。

当初有美国援助的时候,这家媒体都不需要打广告,日子同样过得很好。

该吃吃该喝喝。

但是失去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援助后,这家媒体已经在网站首页设置了一个主动弹出的窗口,内容是呼吁所有支持者给他们捐款5美元。

当然,这只是支持NUG的一家媒体,类似于这种情况的媒体必然有很多。

这样一来,只要军政府可以扛过这段时间。

伴随着NUG越来越拮据,进攻速度自然会有所下降。

而且NUG被美国“断了粮”之后,内部矛盾开始浮现。

3月22日,敏昂民族解放军在掸邦的贵概镇,与克钦军发生冲突。

导致20多名克钦军遭到敏昂民族解放军的殴打,以及强行扣押。

这也不是双方第一次发生冲突,但是此前只停留在互相谩骂,从未动手。

而且除了敏昂民族解放军和克钦军之间发生冲突之外。

就连同盟军和德昂军、同盟军和北掸邦军之间军发生了冲突。

德昂军还向西占领了一些原属于民盟控制的区域。

民盟对此虽然没有任何表示,但私底下必定会不满。

说白了,对于这些民间势力,尤其是接受美国援助的武装势力。

很容易会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出现大打出手的情况。

更别提NUG原本就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内部原本就矛盾重重。

在军政府发动政变的前两年,美国提供大量援助之后,为了对抗军政府,NUG各方势力还属于情绪高涨的阶段。

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逐渐消散。

更重要的是,美国“断粮”之后,取而代之的就是各自打起小算盘。

在他们看来,让NUG和军政府之间分出胜负,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这就会导致NUG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不排除都不需要军政府动手,NUG内部先打起来的可能性。

这样一来,NUG想要在短期内击败军政府,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如今摆在军政府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打通运输通道。

毕竟,地震抢救黄金72小时已经过去了,NUG无法约束民间武装开始打劫,自己的合法性也会遭到质疑。

【曼德勒受灾严重,关乎中缅合作】

而中缅边境上持续涌入的难民,正考验着人道主义与国家安全之间平衡。

中国该如何抉择?

对此,我们用实际行动进行回应。

地震之后,我国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多支救援队奔赴缅甸展开救援工作。

除此之外,我国向缅甸提供1亿元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

中国红十字会也提供了大量紧急救助,比如说帐篷、毛毯、毛巾被、折叠床等物品。

也就是说,无论从国家利益角度,还是从人道主义角度。

我们都不能坐视不管,眼睁睁看着缅甸灾民忍饥挨饿,甚至是家破人亡。

而且中国的西南出海口战略已经酝酿了几十年。

正式实施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不可能因为一次地震就被破坏。

就让我们几十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因此,缅甸救灾不仅是大国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也是利益驱动。

毕竟,对于缅甸而言,地震结束之后,一切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不排除此次地震过后,缅甸会迎来一次“大洗牌”。

但是从国际社会的角度来看,此次地震何尝不是让某些国家原形毕露?

所以,我们这次出手不是援助“电诈分子”。

完全是对国家利益的维护,解救缅甸灾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壮举。

对此,咱们完全可以说,只有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存在,才能真正配得上“大国”这个称呼。

0 阅读:92

君明观世界

简介:开阔国际视野,洞悉时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