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珍贵的树:位于浙江,全球仅剩一棵,365天警卫日夜看守

俊杰读书郎 2025-02-09 13:58:32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嶅述在文章结尾

编辑/阿芷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自然界中,存在很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相比较于动物,那些濒危植物的存在感相对较低。

然而,存在感低,并不代表着不存在。

有这样一棵树,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甚至被称为“地球独子”。

单从“独子”二字,就能感受到该植物的珍贵程度。

在看到国家对这棵树的保护时,会有人觉得“是不是过于夸张”。

身为“地球独子”的它,绝对值得这样的保护。

那么,这棵全世界最珍贵的树在哪里?

又为何成为了“独子”呢?

如今的它,是否还是“独子”呢?

01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是我国国宝级别的树。

关于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感到很陌生,甚至可能从没听说过。

它素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呼。

由此可见,相比于动物,植物在大众眼中的存在感属实非常低。

据悉,普陀鹅耳枥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

它是被一位名为钟观光的植物学家,在1930年的时候被发现的。

彼时,钟先生在浙江一沿海岛屿做科研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棵古树的存在。

在看到这棵树的时候,钟先生首先是觉得诧异。

带着心中的疑虑,他找到了在当地生活的人,并询问有关这棵树的事情。

当地人也不认识这棵树,只知道这棵树已经生长了好几百年。

仔细想来,这棵树似乎和其他树长得都不一样。

到了这个时候,钟先生才终于可以勉强确定自己心中的疑虑。

作为一位植物学专家的他,却不认识眼前的这棵树。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这棵树并没有被发现、命名。

经过郑万钧教授的研究发现,这棵树属于桦木科鹅耳枥属乔木。

于是,郑教授给他取了名字“普陀鹅耳枥”。

在了解到这棵树的详细信息之后,相关专家开始寻找关于这棵树的踪迹。

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除了被发现的这棵树以外,再也没有发现其他的。

这也就是说,这棵树是“独子”。

在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很多植物学家开始对这棵树展开深入研究。

仔细研究后发现,这棵树居然是个“灭绝体质”。

02“灭绝体质”

导致普陀鹅耳枥灭绝的原因之一,一定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

除去这个原因之外,也和它本身的特质有关。

普陀鹅耳枥的种子是典型的岛屿植物种子的特征,外壳非常坚硬。

这也就意味着,普陀鹅耳枥的种子很难自然发芽。

植物的力量虽然不容小觑,但和其他植物比起来,普陀鹅耳枥发芽就比较困难。

这种坚硬外壳的特征,有优点,也有缺点。

虽然导致它很难发芽,但是可以避免在传播的过程中,因为长时间泡在海里导致腐烂。

相比较于种子外壳坚硬的特征,另外一个原因才是导致其容易灭绝的主要原因。

普陀鹅耳枥的开花方式比较特殊。

每年四月中上旬,是它开花的时间,但雄花和雌花却在两个时间段开花。

一个在四月中上旬,一个在四月中下旬。

如此一来,雌雄花同时开花的时间,仅仅只有那么几天的时间。

此外,雌花一般开在比较高的地方,雄花则开在比较低的地方。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和普陀鹅耳枥生长的环境有关。

普陀鹅耳枥生长在沿海地区,经常会遇见海风呼啸的天气。

原本就难以相遇的雌雄花,还没开出来多久就被吹掉,更是使其自然授粉率大大降低。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普陀鹅耳枥就很难通过自然的方式完成授粉。

了解到这些,也就明白为什么它会被说是“灭绝体质”。

为了保护好这位“独子”,自然是花费了不少心思,以及人力、物力。

目前为止,这棵树的年纪已经到了上百岁,成为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因为全球只有这么一棵,这棵树就变得更加宝贵起来。

全年365天的全天候保护,一点也不过分。

除了精心地保护之外,让这位“独子”延续后代也非常重要。

03人工育苗数万株

一篇“地球独子不再孤单”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目前,普陀鹅耳枥仍旧只有一株野生植株。

但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地球独子”已经拥有了千千万万的子孙后代。

2000年,55岁的林科院教授带领自己的团队重点研究普陀鹅耳枥。

这么多年来,科研人员对普陀鹅耳枥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歇。

在研究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很多困难,要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困难。

关于普陀鹅耳枥的繁殖技术,很难从前人的记录中找到。

这也就是说,需要大量地尝试、试错,才能找到那个正确的方法。

普陀鹅耳枥的种子数量虽然很多,但真正有效的很少,因此种子非常珍贵。

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谨慎,避免浪费。

从发芽,到小树,再到可以顺利“回家”,需要经历很长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小树苗生病的情况。

随着科研人员的深入研究,他们甚至可以一眼看出病症所在,并对症下药。

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呵护,普陀鹅耳枥终于可以顺利“回家”。

面对大自然多变的气候,想要顺利存活下去,也是一个问题。

回归野外后,需要面临更多的生死考验。

自然界存在普陀鹅耳枥的天敌,一旦天敌入侵,就很容易面临死亡。

面对种种苦难,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

到目前为止,人工繁育的普陀鹅耳枥已经达到了上万棵,有上千棵已经可以在野外自由生长。

值得一提的是,普陀鹅耳枥的种子也曾达到过太空。

2011年,普陀鹅耳枥的种子随天宫一号登上太空,并尝试太空育种。

据了解,在太空育种的普陀鹅耳枥长势非常好。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研究,“地球独子”终于不再孤独。

相信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普陀鹅耳枥可以不再面临濒危的结局。

与此同时,也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拯救它?有意义吗?

04具有何意义?

坦白来说,这样一株植物,似乎对人类并没有什么用处和帮助。

关于有何意义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充满争辩的问题。

但我们非常清楚,地球是一个物种非常丰富的星球,拥有各种各样的生物。

可随着生态环境逐渐变得恶劣,灭绝的、濒临灭绝的物种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绝对是不容乐观的。

保护地球的物种多样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做的事情。

表面上看,我们只是拯救一种植物;

或许,我们所拯救的不仅仅是植物,也是我们自己。

当普陀鹅耳枥可以在自然界顺利结果时,无数植物学家落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是对他们努力的认可,也在证明着它终于有了自然繁殖的能力。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这个节日的设立,就是在告诉大家,野生动植物在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节日,想必会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结语

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人类也仅仅是地球生态的一部分。

如何维持地球生态的平衡?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现如今,地球仍旧存在很多濒临灭绝的物种,地球的生态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的事情,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参考文献

他们守护着1300余株古树名树,其中一株被誉为“地球独子” 潮新闻客户端

地球独子不再孤单,舟山推动普陀鹅耳枥人工种群重建 浙江日报

0 阅读:25

俊杰读书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