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一批评就崩溃

丛竹寺-共寻禅悟 2021-12-08 08:40:42

人性永远是立体的,不要因为看到某些丑恶而丧失对人性的期待,也不要因为看到某些表现极佳的人,就认为人性可以很完美。事实上,任何一个人的本性都含有阴阳、善恶二性,有时可以表现得非常美好,有时又让人难以接受。

在养育中,无论你的孩子多么可爱,也无论你有多么爱你的孩子,终有一天他会走出你呵护的范围,独立地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所以,你对他的养育一定要在爱的基础上,考虑他还会遇到“不爱他”的环境。因此,父母如果有大智慧,应该体现出养育方式的多样化。

我在讲述心理抚养时,多次提到要给孩子“心理营养”。早期对孩子有生理需要时的哭喊及时响应、解除他的痛苦,是一种心理给予,我比喻为“甜”的心理营养;而对孩子有心理目的的哭喊不予以响应,而是看着他,让他哭个痛快,这也是一种心理给予,可称之为“咸”的心理营养,要让他知道,哭喊不可滥用。

人的心理发展必然要经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孩子在幼年时,他的心理肯定是不成熟的。所以,抚养人若只给他提供浓浓的单一的“心理营养”,就可能出现某一种营养过剩的问题。同时,还会伴随着出现其他营养不良的麻烦。

如果生理上营养不良,正在发育的孩子会出现健康问题。同理,心理上营养不良,孩子也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情况。尤其是单一的心理给予,容易导致心理不成熟的孩子误解你的表达,从而出现无法挽回的行为和结果。有一年央视的一个法制栏目连线,这期节目讲述了一个12岁的男孩,因为晚上与同伴跑到网吧去玩,整宿没有回家,妈妈因为找不到孩子而焦急万分。第二天早上孩子才从外面回来,妈妈愤怒地斥责了他,还抄起院子里的扫帚打了他两下。后来孩子进屋睡觉去了,等妈妈做好饭进屋叫孩子吃饭时,发现孩子已经死了。原来,孩子进屋就找了一瓶农药喝了下去。

痛苦万分的妈妈说:“我平时从不舍得骂他打他,昨晚他一宿不回家,我急坏了,怕他被人拐走,怕他被坏人欺负,我管他是为他好……可咋就说了这么几句,就喝了农药呢?”

主持人也问:“是不是因为妈妈的管教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才导致孩子出现自杀之心?”我知道,主持人提的疑问一定代表许多人的想法,类似的情况后来又出现过。2019年,一对母子在行驶的高架桥上发生争吵,车停下来后,儿子拉开车门径直跳下了大桥。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一定是妈妈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导致了他自杀。

我并不否认,这两位母亲的教育方式确实不是最佳的方式。但我认为,妈妈对孩子发个脾气,是再正常不过的家庭生活现象。孩子做了错事,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生气的,只有深谙教育学原理、有着极好修养的父母才能做到遇事波澜不惊、平静如水,管教适当。要知道,一个人长大过程中不可能不经历来自他人的粗暴对待,不可能不经历各种想象不到的委屈,即使他在家里从来没有遇到过,他走向社会后也会遇到。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自然就设计了多道“劫难”:小时候要应付同伴的故意欺负,上学后要应对老师的严格要求,做错事要做好挨父母骂的准备,出门在外要小心陌生人的算计,工作后还要天天应付上司的挑剔、同事的挤兑或排斥等。我们不能让社会所有的人都像亲人那般亲切呵护你的孩子。所以,倘若家长不舍得大声呵斥、从不舍得拉下脸来对孩子怒吼的话,最终只能养出一个玻璃心、薄脸皮的孩子,这是心理脆弱、容易夭折的基础。不仅男孩如此,女孩也一样。

对于一个心理不成熟的孩子,他虽然知道什么是死,但他绝不明白死的代价,结果他赌一时之气的行为断送了自己的一生。这说明,孩子已经养成了“说不得”的骄横性格,这才是他做出这一决绝行为的关键。

玻璃心、薄脸皮的人通常也不会有真正的好朋友。人生是需要诤友的:在孩子早年,一般扮演批评角色的大多是父母或长辈;到学校后,好的老师一定会随时指出学生的不当之处;但当他走上工作岗位后,如果出现行为不当的问题,同事之间因为彼此不愿得罪大多不会说出来,领导若没有及时发现,自己又完全没有意识到,那么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所以,我始终提倡这样一种教养理念:养孩子,不能不批评,也不能总是批评,当孩子反复出现同类错误时,就不能再简单地训斥了,而是找出他某次做得好的时候予以充分表扬和肯定。同时,也不能总是表扬——如果某类事情是他应该做的,过度表扬反而多余,以后做同类事情没听到表扬他会感觉若有所失。当他渐渐长大,就要在之前有恩于他的基础上,补充反面的内容,立威于他,训练他的心理承受力。不能娇惯或放纵,不能养成“明明做错了还不能说”的心态,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即使没有做错,在被别人冤枉时,一个人仍然要坚信自己,有以此证明或考验自己的心理勇气,这才是用大智慧养育孩子。

1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