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品尝300颗荔枝,杨万里吃后写七律,惊艳全场

火云上有诗词 2024-05-26 22:04:51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出生于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自幼便展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他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接受启蒙教育,并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中进士及第。他的诗歌作品数量庞大,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民间疾苦和抒发爱国感情。他的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等,都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下面就拿其两首在夏天吃荔枝的七律做一些赏析解读,看看宋朝诗人的日常生活情趣,别有一番风味。

七律.四月八日尝新荔子 南宋 · 杨万里

一点胭脂染蒂旁,忽然红遍绿衣裳。

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暑凉。

掌上冰丸那忍触,樽前风味独难忘。

老饕要啖三百颗,却怕甘寒冻断肠。

这首诗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荔枝的色香味,以及品尝荔枝时的独特感受。

首联“一点胭脂染蒂旁,忽然红遍绿衣裳”,诗人用“胭脂”来形容荔枝的红色,使得荔枝的鲜艳色彩跃然纸上。同时,“绿衣裳”则形象地描绘了荔枝树的绿叶,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更加鲜明。以颜色进行对比,写荔枝的外在,也是一种常用的诗词手法。

颔联“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暑凉”,进一步描绘了荔枝的内外特质。诗人将荔枝的壳比作“紫琼骨骼”,将果肉比作“丁香瘦”,同时以“白雪肌肤”来形容荔枝肉的洁白。而“午暑凉”则表达了荔枝在炎炎夏日里给人带来的清凉感。以拟人的手法生动描绘出荔枝的体貌,读者印象深刻

颈联“掌上冰丸那忍触,樽前风味独难忘”,诗人将荔枝比作“掌上冰丸”,表达了对荔枝的珍爱之情。同时,“樽前风味独难忘”则表达了荔枝的美味令人难以忘怀。这一联主要在触觉与味觉上对荔枝进行刻画,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荔枝的感官印象。

尾联“老饕要啖三百颗,却怕甘寒冻断肠”,以幽默诙谐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诗人自诩为“老饕”,想要品尝三百颗荔枝,但又担心荔枝的甘寒会冻伤自己的肠胃。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七律.走笔谢吉守赵判院分饷三山生荔子 南宋 · 杨万里

吾州五马住闽山,分我三山荔子丹。

甘露落来鸡子大,晓风冻作水晶团。

西川红锦无此色,南海绿罗犹带酸。

不是今年天不暑,玉肤照得野人寒。

这首诗以福建山区的荔枝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荔枝诱人的形象和美味。

首联“吾州五马住闽山,分我三山荔子丹”开门见山,点明了诗人所在的福建山区,以及当地盛产的荔枝。古时称太守为「五马」。汉时以四马载车为常礼,惟太守则增一马,故称为「五马」。这里的“五马”是指当地的官员或贵族,即是题目的谢吉守和赵判院等,他们居住在闽山之间,享受着荔枝的美味。

颔联“甘露落来鸡子大,晓风冻作水晶团”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荔枝的外观和质感。诗人将荔枝比作“鸡子大”的甘露,形象地展现了荔枝的丰满和鲜美。同时,“晓风冻作水晶团”则通过清晨的微风吹拂,将荔枝冻成了水晶般的团状,进一步凸显了荔枝的清新和爽脆。

颈联“西川红锦无此色,南海绿罗犹带酸”通过对比其他地方的荔枝,进一步凸显了福建荔枝的独特美味。西川的红锦绸虽然色彩鲜艳,但却没有福建荔枝这样的颜色;南海的绿罗虽然带着点酸味,但也比不上福建荔枝的甜美。

尾联“不是今年天不暑,玉肤照得野人寒”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荔枝的诱人形象和美味。诗人说,不是今年的天气不热,而是这荔枝的美丽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在野外,受着寒气的侵袭,让人觉得凉爽异常。这里的“玉肤”指的是荔枝的果肉,它洁白如玉,鲜美可口,让人陶醉。



0 阅读:1

火云上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